全球社區網

06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聽完蓋永久屋心路 住民淚擁道感恩

聽完蓋永久屋心路 住民淚擁道感恩

E-mail 列印
八八水災發生後,山上發生了土石流,證嚴上人憂慮居住安全,想替鄉親建造堅固的房子時,慈濟基金會的林碧玉副總執行長就開始策劃,居中協調;今天(4月11日)她特地到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住民鄉親人文營隊,分享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唐玉英女士(右)聽完林碧玉副總的分享,看到林副總走過她的身旁時,再度落淚並上前擁抱,表達她對慈濟的感恩。[攝影者:黃春庭]
配合杉林大愛園區鄉親作禮拜的時間,慈濟基金會利用4月10、11日連續二天,相同課程,每天動員二百位志工,用心辦理二梯次的住民鄉親人文營。

八八水災發生後,山上發生了土石流,證嚴上人憂慮居住安全,想替鄉親建造堅固的房子時,慈濟基金會的林碧玉副總執行長就開始策劃,居中協調;今天(4月11日)她特地到高 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住民鄉親人文營隊,分享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預計教堂會鄉親,先詢長老意見

林副總一上台分享,就扣緊這次營隊的默契─「感恩、尊重、愛」。她告訴鄉親,為了一天的課程,許多人事先規劃和跑流程,還會準備熱騰騰的午餐,這一切都值得心懷感恩。於 是,她誠心邀請:「請大家先站起來,向所有的師兄師姊道一聲感恩,那麼大家的心中,彼此將種下一顆善因好緣。」當學員聽到林副總的話語後,全體起立,向在場的師兄師姊說出 心中深深的「感恩」。

接著,林副總提到「彼此尊重」,她分享上人的一個小故事。在今年1月底時,上人預定到園區的大愛布農教堂和鄉親會面,就事先交待她,務必要先詢問長老、牧師的意見。林副總 特地針對此事,詢問長老。長老很訝異地說:「上人怎麼如此客氣?這教堂是慈濟蓋的,你們要如何使用都可以,我們沒有意見。」

以上人縮小自己,尊重別人的態度為例,林副總也希望人人學習從「尊重自己、愛自己」開始,讓自己的生活有規律,進而尊重家人、愛家人;家庭和樂了,更進一步推廣到鄰里,將 能營造出一個祥和的社區。

◎歡喜心迎接任務,只為使命必達

「當上人決定要幫大家蓋永久屋,不是中繼屋時,這個興建過程是非常困難的。」林副總對著學員說,這包括要如何配合政府政策及如何取得土地,因為政府來台五、六十年,從沒有 做過這樣的事。

接著要讓鄉親安心,讓大家了解慈濟要蓋永久屋的信念,然後更大的艱鉅挑戰是永久屋要如何蓋?上人希望這個房子能防颱、防震、安全、典雅,而且是未來世紀的國際典範村。

「雖然這是高難度挑戰,但每個人用一顆歡喜心來迎接任務,因為我們有一個使命感,要把上人的慈悲,化為行動,具體的落實在鄉親身上。」

◎夜黑微光勤趕工,因受志工感動

興建過程中,不只全台慈濟志工總動員,營造廠商也傾全力配合。林副總分享說,有時已是深夜,廠商還特地開一個多小時的車,來和他們開會,往往會議結束時,已是凌晨。

還有為了讓鄉親能在過年前入住,大家都是盡全力趕工,有時已是深夜,但工地仍然熱鬧滾滾。有次已是半夜,那天晚上沒有月亮,林副總看到營造人員,靠著很微薄的燈光,爬到樓 上在鋪設鋼瓦、洗石子。

當她抬頭時,看到一位師傅爬在鋼構上,人是被懸吊在那裏,林副總不自主流下淚來。她馬上打電話給廠商蔡老闆,「夜這麼黑,工人吊在支柱上很危險,是否可等明天早上再做?」

蔡老闆在電話那端用哽咽地聲音說:「副總,我剛剛才跟他們說,你們不能說辛苦啊!你們看剛才師兄師姊,在這種黑夜中,靠著遊覽車的大燈照射地面,然後舖設連鎖磚,他們是沒 有薪水的,我們還有領薪水!所以無論如何,要把這個工作完成。」

林副總說當蔡老闆說完後,乾脆就哭出來,因為他太感動了!他覺得他所做的,只是一點點而已。

「這樣的興建過程,讓我們永世難忘!大家共同為了一個責任和使命,而往前走。」林副總說。

◎凡事都先設想到,住民感恩淚擁

目前鄉親已入住大愛園區,林碧玉副總仍然每個星期到園區來,關心住民生活。當發現目前住民有求職上的問題時,林副總說:「我們就邀請全世界做麵包冠軍的師傅,來教大家如何 做麵包。」

林副總表示,園區不只可以販售獨特的部落麵包,也可以生產有機蔬菜、有機香草,自己種植瓊蔴,然後抽紗,做成布然後裁縫。還有這裏是一個典範村,常有人到此參觀,也可以規 劃「杉林一日遊」,訓練住民當導覽,將來可販售各地特色的簡餐及名產,再加上目前的編織及雕刻作品,完成一個文化創意鏈。同時現在也在著手設立部落格網站,來增加原民的銷 售。

「我沒有做過生意,現在也不會做生意,但同樣是一個使命感,怎樣讓大家有一條很開闊的道路往前走。」

原住在梅山,現已成為園區住民,且已在家中開設早餐店的唐玉英女士,聽完林碧玉副總的分享,看到林副總走過她的身旁時,再度落淚,並用擁抱來表達她對慈濟的感恩。

「以前住在山上,交通很不方便,我的先生又中風,要看醫求診真的很辛苦。」唐女士表示,自從直昇機載他們到營區後,慈濟人開始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不管什麼事,都幫他們想 到。

「我要代表我的家人,向大家感恩再感恩。我們是世界上,我要用五個最,『最最最最最』幸福的災民,現在要用行動來報答,好好做人。」唐玉英語帶哽咽,淚眼婆娑,雙手合十, 說出心中滿滿的感恩。

◎仁醫願來護健康,鄉親鼓掌道好

「我到園區來照顧大家的健康,好不好?」正在台上分享的是美國人醫會林元清師兄,當學員聽到他的心願時,報以熱烈的掌聲。

今年1月,他把美國的醫療事業,交給他的孩子管理,因為他想要回台定居,為自己的家鄉盡一份力量。八八水災發生後,他就回來台灣,到災區義診。當杉林大愛園區的永久住宅在 興建時,他也曾經隨師到園區。「每次來感覺都不同,園區好漂亮,真想有一棟這樣的房子,但林副總說,我不夠資格。」林師兄一說完,全場哄堂大笑。

曾經帶著美國人醫會,到世界各地災區義診的林元清,透過照片,向在場的學員表示,台灣的災民真是有福。當他到海地,看到海地的災民,僅僅只能用一塊塑膠布,遮住上方,這就 是全家的棲息之地。若碰到下雨天,地上都是泥濘,他們也無選擇,只能躺在地上。林元清師兄接著分享,台灣真的是有福,當全美慈濟人為八八水災上街頭募款時,沒有多少時間, 就募到很多善款,但為海地募款時,情況就不是如此。

上完林清元師兄這堂「看見希望」的課後,學員陳玉環女士雖聽不懂國語,但從林元清所提供的照片中,感到自己真的是有福的災民,真的要好好珍惜,現在她不只想要當環保志工, 也要當醫療志工。而學員簡淑珍表示,聽到林師兄要照顧他們的健康,真是太好了。

夕陽西下,今天的營隊就在大家的笑聲和淚水中結束,而且彼此相約下次營隊時再相見。

圖左 : 「每次來感覺都不同,園區好漂亮,真想有一棟這樣的房子,但林副總說,我不夠資格。」林元清師兄(站立者)一說完,全場哄堂大笑。[攝影者:黃春庭]
圖右 : 住民徐友丁先生(右)對林碧玉副總說:「我已戒煙戒酒戒檳榔,且現在要當環保志工,及報名參加醫療志工」。[攝影者:黃春庭]

圖左 : 林碧玉副總說:「雖然在短時間要興建永久屋,是件高難度的挑戰,但每個人用一顆歡喜心來迎接任務,因為我們有一個使命感,包括我不會做生意,但現在要幫住民規劃生計,也是因為一份使命感。」[攝影者:黃春庭]
圖右 : 為了配合杉林大愛園區住民的作禮拜時間,利用4/10,11,辦理二梯次的住民鄉親人文營。[攝影者:黃春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