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高雄靜思堂的另一堂課

高雄靜思堂的另一堂課

E-mail 列印
今年高雄地區最後一天的社區歲末祝福,剛好落在元旦假期,這是三民社區第三次在元旦時分舉辦歲末祝福。依循著此一特殊的因緣,任教於屏東教育大學的慈濟志工陳慶瑞,特別利 用辛卯年(二○一一)歲末,以「平安」吊飾和學生結緣的時刻,邀約研究所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一起參與新年(二○一二)元旦,在慈濟高雄靜思堂所舉辦的「二○一一年高雄社 區歲末祝福法會」。

雖然是第一次邀約,但是由於陳慶瑞在講課時,有時會以慈濟志業或靜思語為例說明,因此學生對慈濟並不陌生。只是因為學期即將結束作業繁重,復以學生分散於屏東、高雄、臺 南,甚至有遠自臺北、臺中和臺東地區者,因此今天只有四位來自屏東教育大學的研究生,和一位博士生的表妹等五位參加。

林立生家住臺北,任職於國家教育研究院,是研究所博士生,也是五位研究生中唯一的男生。他這次特別提早一天搭乘高鐵南下(因為隔天週一下午博士班有課)。第一次參加慈濟的 歲末祝福活動,他就被高雄靜思堂的建築以及所呈現出來的道氣所震懾。他認為,證嚴上人「知福、惜福、再造福」的訓示,讓他感受深刻;也透過法會中的〈慈濟大藏經〉,讓他看 到世界天災頻仍、苦難偏多的畫面。身材還算魁梧的他,表示將力行「八分飽」的飲食模式,留兩分糧食給那些苦難世界的人們。

劉又菁是林立生的表妹,目前就讀研究所碩士班,這次她特別接受表哥的邀約,一起前來高雄靜思堂參加歲末祝福。她說,她是高雄人,時常機車經過靜思堂,但是就是沒有那份因緣 進入,今天是她第一次進到高雄靜思堂。她表示,德勱師父開示的「非素不可」,讓她感同身受。其實她就讀的大學每月也有「無肉日」,她期許自己能有更多執行素食的機會。瞧她 在高雄靜思堂外頭,高興地到處捕捉鏡頭的畫面,年輕的感覺不知不覺又湧上心頭。

與林立生同班的李瑞梅,是日語教師,曾在文藻技術學院教授日語課,因此雖然她家住屏東,但是對於高雄靜思堂周遭的地理環境,其實並不陌生,只是她也是第一次進入高雄靜思 堂。她表示,由〈慈濟大藏經〉影片中,讓她感受到慈濟的大愛與用心,心靈有著很大的觸悸動。事實上,當天她回到屏東之後,便立即與先生分享今天的所見所聞和內心感受,也希 望在家中能夠儘量推動茹素。

陳瑞庭和王淑玉,是碩士班二年級的同班同學。陳瑞庭是鳳山區的國小老師,也是班上的「大姊」,頗有俠義之風。她表示,當她聽到《爐香讚》和《開經偈》時,內心有著一股無名 的感動。而透過〈慈濟大藏經〉紀錄片,更讓她看到世界災難偏多,也了解到慈濟在國內外真的做了很多事。

王淑玉家住旗山區,母親是慈濟委員,目前任職於實踐大學。修習服裝設計的她,有著一顆溫柔細膩的心。身為班長,她表示,希望透過和班上的分享,期盼大家能夠一起茹素。也希 望能夠號召同學,將每年慈濟的社區歲末祝福,訂為同學聚會的時間點,當然她希望以陳老師所負責的場次為依據。

在這五位研究生中,只有李瑞梅是陳慶瑞指導的研究生,其他都只是一般授課的師生因緣而已。但是透過此種「傳道、授業、解惑」所凝聚的緣分,一份淡淡的師生情緣,卻也在不知 不覺中逐漸成為彼此共同的記憶。終究,教育之道無他,愛與榜樣而已。

一個開始,在高雄靜思堂輕啟心扉;一份善念,在師生之間潑墨揮灑。點點漣漪,片片記憶,期待因緣共聚,菩提成林!

圖左 : 李瑞梅老師是陳慶瑞師兄指導的學生,她表示今天參加歲末祝福後,想在家中推動茹素。[攝影者:張明聰]
圖右 : 點亮心燈,虔誠祈禱,陳瑞庭〈左一〉與王淑玉〈左二〉心中備感溫馨。[攝影者:張明聰]

圖左 : 身材魁梧的林立生表示「八分飽」的飲食模式很好。[攝影者:莊建銘]
圖右 : 劉又菁表示,德勱師父開示的「非素不可」,讓她感同身受,期許自己能有更多執行的機會。[攝影者:莊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