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中秋節前 關懷杉林長者

中秋節前 關懷杉林長者

E-mail 列印
活動前,志工們雙手合十,虔誠唱誦「愛與關懷」,虔誠祈願今天的活動能圓滿順利。而後志工們分站二排,人人面帶笑容、唱著「歡迎歌」,歡迎鄉親來參加今天的耆老關懷活 動。

平日與長者們互動良好的「大愛生態關懷協會」的四位社區關懷員,今天也來幫忙量血壓,遠遠地看到阿公阿嬤,就能馬上說出名字,連住在哪裡都清清楚楚,一點都不含糊喔!

八點多,鄉親們已陸續進入活動中心,現場的氛圍慢慢地熱絡起來,「大愛生態關懷協會」理事長白麗娜,以「健康操」和「練武功」,二段輕鬆活潑、充滿活力的律動,讓阿公、阿 嬤的筋骨都活絡起來,笑聲不斷,整個活動中心熱鬧滾滾。

◎去貪念 聚善緣 傳統歌仔戲所演的戲碼大都是忠孝節義動人的故事,慈濟志工于秀英告訴阿公、阿嬤們,現在第九台大愛電視台也有在演歌仔戲喔!叫做「菩提禪心」。今天也要播放「菩提禪心—法 味潤德」的歌仔戲給大家看,說的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故事。人若貪念心起,就會失去理智,也會不斷地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來。

只見人人聚精會神地看著既熟悉又親近的歌仔戲,看完後,秀英師姊問阿公、阿嬤:「影片中有說:知足的人有福、不知足的人怎樣呢?」八十七歲的阿公楊陽宗馬上舉手回答:「有 禍。」接著又問:「吃葷是殺生,吃素是怎樣呢?」現場馬上回答:「環保。」最後一個問題,大愛台每天首播「菩提禪心」是什麼時候呢?此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眼神交會,卻 說不出答案,最後在秀英師姊的提示下,有二位鄉親同時舉手說出答案:「下午二點。」

◎竹筒聚福緣 志工柯周秀娟拿著一個竹筒,以親切的口吻對著鄉親說:「若是五十元就可以吃飽,就不用花到一百元,多出來的錢投入竹筒,希望大家『功德做乎春,代代出好子孫。』(台 語)」

志工們巧思設計「竹筒創意 DIY」彩繪竹筒的活動,除了讓鄉親們知道慈濟的慈善助人,是由三十位歐巴桑每天要出門買菜前先投五毛錢到竹筒內,累積的錢去幫助別人開始。最 重要最期待的是大家能每天投一元到竹筒,每天發一個好願,除了助人當別人的貴人,也能替自己植福田。

活動中心裡播放著「竹筒歲月」的樂音,阿公、阿嬤們大家拿起蠟筆,個個神情專注,畫著自製獨一無二的竹筒,有人畫花、太陽、水果,有人畫自己的家、太太和鴨子。

將月亮畫上漸層且還被烏雲遮住的鄉親陳英明,問他為什麼這樣畫?他幽默地說:「因為他的眼睛老花,所以看月亮會有漸層,因為有颱風,所以月亮被烏雲遮住。」接著又說:「人 四十歲的時候要為自己的臉負責;五十歲,要為身自己的身體負責;六十歲,要為自己的心肝負責;人生七十古來稀;八十、九十歲,要存一百萬準備進養老院。」說完後,又笑笑地 說:「其實放下的人生最輕鬆快樂。」

八八水災之前他住六龜,擁有自己的財產與房子,短短的一個半小時一切都化為烏有,這場無情的水災讓他深深體會到要歡喜過日子。除了歡喜過日子,也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因此 他會每天投零錢到竹筒裡,將來拿來幫助別人。

鄉親林曉昀從甲仙來幫忙照顧因車禍受傷的孫子,第一次有因緣來參與這樣的活動,來到這裡看到師兄、師姊們態度很親切,讓她感到很高興,拿著竹筒,笑笑的說:「她會將零錢投 進去、將來要拿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己茹素三十多年,今年八十歲的陳清黨,感恩慈濟、當初他只一身輕便,甚麼都不用準備,就直接入住杉林大愛園區,所以只要慈濟有辦活動他一定會參加,即使今天這個活動他是早 上才聽慈濟志工簡文興說,一樣是抱著感恩歡喜心來。

拿著竹筒他高興地說:「人生要歡喜過日子,三餐不用吃太飽,一天二元、三元存入竹筒,不論國內、國外都可以救」。

鄉親們人人手上拿著竹筒和一個「綠豆椪」月餅,歡喜地步出活動中心;竹筒匯聚大家的善念,小小的月餅涵蘊著溫暖的關懷;中秋節前,志工們和阿公阿嬤共同度過了一段歡樂愉快 的時光!



圖左 : 每次的杉林大愛園區耆老活動,杉林大愛生態關懷協會的志工,先為鄉親們量血壓。[攝影者:林文豪]
圖右 : 杉林大愛園區耆老活動,慈濟志工扶持鄉親進入活動中心參加。[攝影者:林文豪]

圖左 : 杉林大愛園區耆老活動,鄉親親自製作竹筒,個個神情專注,畫著自製獨一無二的竹筒,有人畫花、太陽、水果,有人畫自己的家、太太和鴨子。[攝影者:林文豪]
圖右 : 杉林大愛園區耆老活動,慈濟志工帶動幸福美滿呼拉拉,活絡鄉親筋骨。。[攝影者:林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