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歡迎 我的越南女孩

歡迎 我的越南女孩

E-mail 列印
離讀書會開始還有半個小時,楊順合就像平常一樣,將九十多張的椅子早早排好,他悠閒地調整椅子的位置,因為這個讀書會的會場就是他家的一樓,而「排椅子」是他自告奮勇承擔 的工作,他站在門口一邊安適地看著提早抵達的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名單和簽到表;一邊和陸續報到的人打招呼、話家常。

◎倚門望 「我的越南女孩來了嗎?」

七點半讀書會就將開始,楊順合轉身準備調整燈光,卻嚇了一大跳,滿室的座位已經坐滿,還有許多人正左顧右盼地「找椅子」,他趕緊走到倉庫搬出更多張高腳椅,耳旁聽到蔡秀霞 師姊小聲地嚷嚷:「唉喲!今天人數已經破百了……」人們一群一群湧進來,她正手忙腳亂地登錄大家的資料、統計人數,而一旁滿頭白髮的楊順合的母親楊吳招師姊正翹首望著門 口,她問蔡秀霞:「我那兩個『越南女孩』有沒有再來啊?」 「有,有來,他們入坐了。」蔡秀霞忙不迭地說。

來自越南的黎氏征和林秀貞正安靜地坐著,他們是第二次參加讀書會,神情裡有著一絲絲的害羞,楊吳招走過去輕輕摟著他們的肩,兩個女孩露出放心的笑容,那笑容和一個星期前, 楊吳招在高雄靜思堂第一眼看到的笑容一模一樣。

那天楊吳招正在靜思堂當志工,看到兩個脂粉未施的年輕女孩正和其他志工交談,「我們很喜歡這裡,想來靜思堂當志工,但是我們要早上十點以後才有空,可以嗎?」黎氏征問,她 從越南嫁來臺灣已經十幾年了,臺語說得比國語還好,而林秀貞才剛嫁過來一年多,國語還不太流利,靜靜地站在一旁。

「十點以後?可是靜思堂通常十點以後就比較沒有工作了耶!」志工老實地回答。 「哦!那怎麼辦?」看到兩人失望的樣子,志工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看到身旁的楊吳招,突然靈光一閃,志工說:「你們住鼓山,那剛好可以參加鼓山區的讀書會喔!」楊吳招握 著他們的手,看到甜甜的笑容。

◎眾裡尋 「cam on!感恩喔!」

讀書會中導讀人對於《水懺》偈文的法繹講述,有時難免會夾雜著國、臺語,林秀貞聽得似懂非懂,但她看得懂國字,圓圓的大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螢幕播出的影片,但是到了練習偈 文的手語時,她就跟不上大家的速度,纖細的手指拘謹地比了幾下,就悄悄地放在膝蓋上……手語助教王金鳳看在眼裡,趕緊上前全程陪伴及教導,林秀貞跟著學,表情依舊是一貫地 認真,偶爾害羞地笑了,她告訴志工:「我的國語不太會講,但是我每次都會用越南話和朋友說我在慈濟喔!我在越南也信仰佛教,和慈濟一樣的。」

「曾經,先生問我『妳到底在尋找什麼?』」黎氏征參加過基督教的聚會;天主教的禮拜,但一顆心卻找不到依歸,她說:「我在臺灣做什麼都失敗。」嫁來臺灣的日子,她過得並不 快樂,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大愛」電視臺的節目,被深深地吸引住,她在心裡想著:「這就是我在尋找的。」但是好長的時間,黎氏征的身旁竟然都不曾出現過慈濟人……那天,她和 林秀貞來到靜思堂,兩個人都有同樣的感受──「終於找到了,好喜歡這個地方。」而楊吳招的出現,串起了這兩顆珍珠。

生活化且帶點幽默的《水懺》「法繹分享」;優美且需專注力的「妙音手語」,破百人數的讀書會裡毫無冷場,熱鬧的笑聲、溫馨的氛圍讓「越南女孩」黎氏征和林秀貞笑得開懷,兩 人纖纖雙手比起手語,特別好看。

「回家路上要小心喔!下個星期二的讀書會歡迎你們再來,感恩喔!」志工們和大家道再見,這時走到門口的林秀貞突然站定回頭說:「我們越南話的『謝謝』(cam on),跟 慈濟的『感恩』一樣喔!」志工不可思議地睜大了眼,兩個人都笑了起來。

圖左 : 來自越南的黎氏征(左)和林秀貞(右)因為主動找尋慈濟,而加入了鼓山區的讀書會。[攝影者:陳裕炎]
圖右 : 不管是不是彼此相識;不論是不是第一次參加,讀書會中總能讓人心情沈澱、溫暖。[攝影者:陳裕炎]

圖左 : 讀書會的人數愈來愈多,這天更是突破百人,許多社區居民及會眾在每週的讀書會中更貼近慈濟、貼近佛法。[攝影者:陳裕炎]
圖右 : 認真地聽《水懺》偈文的法繹;專注地學《水懺》偈文的手語,當下清涼心地即是淨土。[攝影者:陳裕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