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親子共同學習 減物慾去貪念

親子共同學習 減物慾去貪念

E-mail 列印
「太貪心了。」參加今天(11/11)旗山親子成長班的家長楊麗美說。 她背著11瓶的水,跳格子及跳十下的跳繩,這是今日靜思語分站教學課程的體驗遊戲,完成後,楊麗美氣喘吁吁地表示:「從遊戲中學到什麼東西是需要的,什麼東西是不需要的, 不需要什麼東西都買,就會太浪費及貪心。」

◎學習不貪 心安自在

秋高氣爽的早晨,三十位旗山親子成長班的工作人員,七點半不到,就準備參加今天(11/11)課程前的會前會;此時,十五位參加親子班的爸爸、媽媽們,也陸續帶著二十六位 孩子前來,有家長表示:「平常孩子星期天大多睡到自然醒,參加親子班的時刻,都六、七點就自動爬起來準備,因為他們都覺得參加親子班很好玩。」

本月親子班課程的主題是去貪念,不論是靜思語教學,或者是分站教學體驗,都非常的生動與活潑。「做體操,早上起來做體操!」慈濟志工彭子芳先以左右手手指的變換運動,輕鬆 開啟靜思語教學的序幕。子芳老師發給每位學員一張紙,請學員在上面寫上自己珍愛的物品,知足隊的學員黃士恩寫上新遊戲機,其他隊員有的寫平板電腦、有的寫手機、電腦等,然 後將紙張貼在一塊板子上,感恩隊的學員也是一樣將珍愛的東西寫在紙上,並貼於板子上;然後知足隊與感恩隊各派出一位學員玩猜拳遊戲,「剪刀、石頭、布」,贏的一方可以任意 取走輸的一隊板子上的紙張物品,感恩隊連輸二次,有學員就很不捨地說:「我們的電腦被拿走了。」

「擁有很多,有沒有很快樂?」子芳老師問著贏的一方的學員鍾家文。 「不快樂,拿別人的東西是不行的。」家文回答。 子芳老師再問學員:「當你取得別人珍愛的物品時,你有什麼感覺?」 學員士恩答說:「有時反而帶來更多的煩惱,讓自己不快樂。」 「小朋友你們的回答都很棒。」子芳老師鼓勵學員及接著說:「小朋友,並非擁有越多物質就越快樂,貪求物欲的結果往往會失去更多,而且一味的追求物質欲望,有時反而帶來更多 的煩惱,讓自己不快樂。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守分知足,才能心安自在,讓人格品德向上提升,會讓人生更幸福哦!」

◎物品換水身上背 身背慾望變壓力

靜思語分站活動,是今日課程最熱鬧的時刻,教學課程的設計,是假設學員們來到百貨公司,每人手上都有一份消費清單,要購買的物品,就在清單上勾選,包括九項需要與想要的物 品,如名牌運動鞋、鋼珠筆、平板電腦、變速腳踏車、漫畫書、遙控玩具、手機、巧克力、簽名棒球手套等,勾選後,隊輔媽媽將物品換算成當量瓶裝水的重量,裝入背包,學員背著 背包玩跳格子及跳繩的遊戲,勾選越多,背包越重,玩起來越吃力。除了孩子體驗外,出錢購買物品的家長也要和孩子背同樣重量一起體驗。

設計課程的慈濟志工蔡秀霞表示:「透過遊戲讓小朋友體悟,慾望越重,負擔越大。像運動鞋每個人都已經有,特別強調一個品牌,忍不住勾選,自己已經有了,變成多餘,將成為負 擔。」

學員黃威中九項全部勾選都想買,小小背包中,塞滿了大大小小共十一瓶的瓶裝水,跳完格子後,還要再跳十下的跳繩,很多學員,甚至家長跳起來都很吃力。一樣是全都勾選的學員 黃士恩,身材胖胖的他,跳完跳繩後,滿臉通紅,他表示:「跳起來很喘。」威中的媽媽楊麗美跳到第六下,就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休息一下才跳完跳繩;完成後,楊麗美一面拿 出背包中的瓶裝水,一面向威中說:「太貪心了!買這麼多東西,背起來很重,跳繩時,覺得怎麼那麼重,其實有的東西是有需要的,有的東西是不需要的,平常小朋友要求我要我 要,父母親就買給他買給他,但一下子買太多東西,真的太浪費了。像腳踏車現在就有,平板電腦、手機現在還小,用不到,看到了就想要買,慾望造成的。」

學員楊尚軒全部物品都勾選,問起他玩遊戲時會不會累,一副沒什麼關係的表情,等到上台分享時,他就表示:「今天讓他最難忘的是買東西,還有跳格子,要先看清楚是想要還是需 要的東西,再來買,不然像今天害他包包裝滿買的東西,跳格子壓力很大。」

◎去貪就簡 感恩惜福

第一次陪孩子來上課的家長彭貴國,上完課後,有著很深的感受:「從活動中學習到很多,平常生活中,需求的東西太多,用不到那麼多,就不要去買那麼多,而造成物資的浪費,用 的到的才買,多出的,送給別人或捐出去。就像今天所學到的靜思語『物質生活要往下比,人格品德向上提升。』貼切又最實用。」

生長在六十年代的家長陳瑞美,憶起小時候,家中的經濟,並不是想要東西就會有,等有孩子的時候,就會想彌補她以前沒有的遺憾,今天上完課後,她表示:「不要讓以前她沒有 的,去滿足孩子,這樣孩子才會有感恩、惜福的態度、想法跟觀念。今天上完課,回去要付諸於行動,在生活當中。」

圖左 : 旗山親子成長班彭子芳老師靜思語教學,以需求單及遊戲來教學員如何去貪念。[攝影者:李黎鐘]
圖右 : 旗山親子成長甜甜圈時刻,隊輔及課務組等工作人員陪同學員分享今日的心得。[攝影者:李黎鐘]
圖 : 旗山親子成長班的家長們,專心聆聽慈濟志工陳素珍的分享加入慈濟的心路歷程。[攝影者:李黎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