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找心 問心 原來答案在這裡

找心 問心 原來答案在這裡

E-mail 列印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為感恩護持大愛臺、HD高畫質頻道使用者與《經典》雜誌的訂閱戶,由推廣行銷部主辦, 慈濟志工團隊、郭孟雍教授協辦,在全臺舉辦了九場「一生無量 感恩音樂會」。

音樂家郭孟雍,1985年公費赴法國,學習聲樂與合唱指揮;1994年榮獲中華民國第三十二屆十大傑出青年藝術文化類得獎人。同年以證嚴上人贈與《靜思語》及八捲錄音帶而 了解慈濟,證嚴上人開示中,常叮嚀「多用心」三個字,他以此延創第一首慈濟歌曲「用心」,十九年間已譜出三百多首以《靜思語》為題材的慈濟歌選,版權全部回歸慈濟所有。

◎只牽你的手

「一生漂泊嚐盡苦痛,失去的太多……,遠離塵憂,相知相守,你不遺忘我,終身追隨,無怨無尤,只牽你的手,儘管喜樂或是憂愁……慈濟人啊,勝過自己擁有,慈濟人啊,太多感 受,只牽你的手。」

從第一排和最後一排的人,與兩側的第一位全站起來圍成一個大圈圈,大家左右手都牽著身旁人的手,全場在郭教授渾厚嗓音帶動下,人人隨著〈只牽你的手〉優美柔和的旋律,一遍 又一遍地唱著,內心的那分感動油然流露。

1988年與夫婿空手到臺灣創業的楊紅嬪,就在這曲「只牽你的手」勾起了2004年罹患食道癌後的回憶,在慈濟委員郭玉美鼓勵下,2005年開始製作「歲末祝福」用的福慧 袋,隔年上醫療、見習等課程,2007年受證慈濟委員,被引領、陪伴走出坎坷人生路。楊紅嬪聽到坐在右側的郭美玉正唱著那首〈只牽你的手〉,忍不住淚流滿面,回想一路走來 的心路歷程。

◎走出低潮 迎向陽光

郭柏均,因兵變走不出情傷困境,醫生需給常人兩倍的劑量,才能穩定他重症躁鬱的情緒,郭教授與夫人非常擔憂。當孩子要求見證嚴上人時,他腦中閃過一道靈光,鼓勵柏均譜好曲 後再回心靈故鄉,呈現作品請證嚴上人鑑賞。

郭教授憶當年譜曲填詞地啟蒙教材《靜思語》,他從中用心斟酌將智慧法語融入歌詞,交給學音樂的柏均;希望他藉著寫曲不停地去體會,做到法入心,法入行,用佛法融入音樂創 作。

當柏均譜出第一首慈濟歌曲《找心˙問心》及恭聽上人開示後,答應師公上人將交出十全十美(即十首)預約。終於放下對情感執著的柏均今天演唱時,慈青上台表演手語,會眾為他 們打拍子,全場掌聲不斷。

郭教授分享如何陪伴柏均走出低潮,到父子倆精采對談、合唱,觀眾也從先前的感動拭淚,到開懷大笑,溫馨互動中,一切顯得多麼陽光。為《靜思語》譜曲是他們父子之間的傳承。

◎ 找心˙問心

「心靈的慾念,是引發人生最痛苦的因,所謂難過,並非時間漫長難度,而是心念卡住過不去……只要甘願,樂觀,人生沒有過不去的苦,原諒或怨恨,只是一念心,心平,路就平, 心寬,路就寬……找路不如找心,問路不如問心,用心才能明心見性。」

十八年前兒子因血癌往生而悲慟不已的陳麗娟,久久無法走出傷痛,然而,今天在螢幕中出現《找心˙問心》的歌詞,她嘴角不覺往上微翹,原來答案就在這裡。

「用音樂創作陪伴孩子,將他帶出憂鬱症,又用美好的音樂讓每個觀眾洗滌心靈,透過歌聲安撫浮動的心,更啟發人性向善,真好!」陳麗娟向邀她來的同事余秀鑾說出對郭教授的肯 定。

◎聆聽妙音 弘揚妙法

證嚴上人推動的「八分飽、二分助人好」,世界各地還有很多艱苦需要人幫助,杜俊元致感恩詞時說:「在聽郭教授美妙聲音的同時,我們一方面要感覺我們真是有福的人,一方面我 們也要有憐憫心來幫助別人。」

林景猷說,一生無量音樂會活動希望能夠鼓勵大家來護持大愛電視臺,能夠把這麼好的慈濟人文,透過大愛電視臺弘揚上人的法,希望能夠接引更多人一起加入慈濟大愛的行列。

圖左 : 郭教授邀請現場觀眾上台,一起合唱自己創作之慈濟歌曲,並贈送一片CD。[攝影者:陳雪美]
圖右 : 2012大愛展翅 數位翱翔「一生無量感恩音樂會」第七場的心靈饗宴,其內容是郭孟雍教授偕同兒子郭柏均創作之慈濟歌曲,及道出創作背後與證嚴上人互動的故事。[攝影者:陳雪美]

圖左 : 杜俊元志工致感恩詞時說:「在聽郭教授美妙聲音的同時,我們一方面要感覺我們是真有福的人來,一方面我們也要有憐憫心來幫住別人。」[攝影者:陳雪美]
圖右 : 1988年與夫婿空手到臺灣創業的楊紅嬪,就在這曲「只牽你的手」勾起了2004年罹患食道癌後的回憶[攝影者:陳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