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孩子,你在想什麼?

孩子,你在想什麼?

E-mail 列印
孩子,你在想什麼? 為了讓父母親了解現在青少年究竟在想些什麼,高雄區第二十二期「慈濟青少年服務隊」第四次的出隊,透過「爸媽“愛”很大」等課程,特別邀請台南慈濟中 學方健民老師與父母分享、引導並與父母互動。同時讓家長分享自己與孩子間的互動關係,進而討論,希望讓爸媽能更加了解孩子。

今天(12/16)一大清早,溫暖的陽光灑落大地,一群慈濟大專青年列隊在高雄靜思堂的大愛廣場兩側,神采奕奕、熱情地歡迎學員們到來。學員是從高一到大專院校的學生,共 有二百三十六位學員、一百一十五位家長及一百三十一位工作人員參與陪伴。

◎孩子是獨立個體 多讚美多看亮點

今天的課程,針對孩子你在想什麼,認識孩子的先天氣質、自我意識的想法,期望在場的父母能以同理心,學習如何抽絲剝繭,逐步檢視親子互動的關鍵點。

「每位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屬於家長,他們有自己的空間、思維。」方健民老師以自己為例,他常常為了解兒子的想法,總是要求兒子做決定前要思考,做決定後要負責。每 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但常常只是命令孩子這麼做、那麼做,而缺少鼓勵。這種命令的方式,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們愈來愈不理會,就會產生所謂的「叛 逆」。

孩子不是反對父母的教誨,也不是不要父母的指導,而是父母教育孩子要用對方法,讓他們能依自己的想法,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同世代的思想也會不同,沒有誰對誰錯,方老師比喻 現階段青少年的想法就像是一顆種子、小苗、小樹,盆栽有各式各樣的發展,就靠平常如何照料,如何去塑型,最後都會有所不同。但重要的是,每個盆栽的形成都有它價值的所在, 是無可取代的。

其實每位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平時要多讚美孩子,不要用負面的話來批判他。父母平時要多和孩子聊天互動,教導孩子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多看孩子的亮點,幫 孩子找到自己要走的路,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設立未來的人生目標。

◎要求孩子先己做 改變態度溝通暢

全神貫注聆聽講座的郭淑惠媽媽,把握因緣參加慈濟的的活動,更不會遺漏陪伴小孩一同成長,「每次的講座內容,讓我很感動,收穫也很多。」今天她帶著一顆精進的心前來學習, 期許自己從課程中,學到更多與孩子互動的技巧。

在家裡,郭淑惠與孩子都是直話直說。當她聽完方健民老師的分享後,她發現自己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但最好的並不是孩子最需要的,無形中給孩子的壓力愈來愈多。當與小孩碰 到問題,溝通時,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想法,觀念和自己有時候會不一樣。郭淑惠免不了對他嘮叨幾句,孩子有時就表現不悅的表情,「就如方老師說的,原來孩子也會透過肢體語言透 露訊息。」

後來,孩子參加加入青服隊後,他知道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反而現在郭淑惠自己就會反省,因為她知道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來。「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否則 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

父母親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嗎?或者孩子知道父母在想什麼嗎?透過這樣的課程,讓親子之間的關係更和協。「很感恩,慈濟有這樣的課程,讓我成長。」郭淑惠說。

「我想扮白臉,到最後都是扮黑臉。」楊惠如媽媽說。 當孩子慢慢的長大,楊惠如也想知道他的想法,但是楊惠如希望孩子做到父母的要求。「我怎麼說你怎麼做,但得到的結果, 就像皮球一樣的被反彈回來。」她仔細想想,對孩子用心栽培,是單純為了他,還是想圓自己的期望?

楊惠如和孩子其實也有不少的爭吵及抗議,後來楊惠如參加慈濟活動後,她開始會反省及改變對孩子的態度,「小孩子原本不會跟我交談,但現在有點不一樣了。」

聽了方健民老師的分享,楊惠如再次省思,對孩子的教養態度,雖然要有愛心、耐心,但不知不覺父母的權威感又表露無遺。她期望自己往後對孩子做到信任不放任、管教不比較、用 心不擔心。同時本身也要不斷地學習成長、提升觀念,引導孩子正確的方向。

坐在太太楊惠如旁邊的巫繼超,看到成長中蛻變的兒子,其實他有些觀念在改變。「我們要聽孩子講、用心去傾聽,溝通不是偶爾,是一次一次的累積。」巫繼超相信給孩子機會、時 間,他會跟父母溝通的,以前雖然他是不會講,現在慢慢的開始會分享。「很認同方老師說的,孩子要多鼓勵,不要常訓斥孩子,他不笨,只是還沒有學會而已。」

◎學會放手任敖翔 培養正確人生觀   莊淑惠媽媽很感恩慈濟教育理念,讓二個小孩可以從高雄大樹親子成長班,到國中上慈少、青服隊。她感受到如此幸運,也更加的珍惜此緣份。同時莊淑惠也感嘆孩子慢慢的成長,陪 伴他們的時間也慢慢的變少,所以她很珍惜現在與他們可以相處的時間。莊淑惠陪著孩子成長,她體認到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是父母未完成夢想的接力者。縱使成長過程中, 父母可能有所擔心或質疑,還是要學著放手讓他們飛翔。

「聽了這堂課,開始思考教養觀念有哪些地方需要調整。」鄭義鎧爸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並且必然成為一棵大樹。而在長成大樹的過程中,家長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培養孩子 的自理能力、性格與好習慣、也要給予孩子鼓勵。遇觀念不一樣時,也會以孩子的想法做溝通,清楚了解孩子心底的聲音,站在相同的角度、想法,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一顆種子的萌芽,需要有土、水、陽光及空氣等因素;同樣的,孩子自幼教開始,就需要給予他一個很好的溝通環境。」透過證嚴上人的開示影片,所有家長再次了解教育始於家 庭,父母就是孩子的模。如果孩子從小到大,都有好的模範效習,就能培養出正確的人生價值、理想和觀念。

傍晚時分,青少年服務隊一整天的課程到了尾聲,家長雖然陪伴孩子來上課,但這次獲益良多,因為他們已知道自己的愛很大,但還是要貼近孩子的心,親子間要一起成長。

圖左 : 邀請台南慈中方健民老師與父母分享,引導並與父母互動,讓家長拋出自己與孩子間的互動關係,進而分享討論,希望讓爸媽能更加了解孩子。[攝影者:蘇慧珠 ]
圖右 : 透過話劇演出願人人慈悲茹素[攝影者:蘇慧珠 ]
圖 : 戴著眼罩,我們要尋找自己的親人,看那一組最有默契喔![攝影者:蘇慧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