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親手做早餐 吃出健康吃出愛

親手做早餐 吃出健康吃出愛

E-mail 列印
「先將土司塗抹沙拉,擺滿小黃瓜、放上荷包蛋,再將另一片土司夾起士後,合齊、對切就是一份營養豐富的三明治了。」高雄前鎮社區親子成長班在與上學期約隔兩個月的時間後, 2013年3月10日下學習的第一堂課,李秀雲老師正在瑞祥國小教室內,與八十八位學員及五十二位家長,分享如何做早餐。

◎親手做 幸福堆滿愛

每次上課,負責茶點的慈濟志工會為學員準備小點心,並事前到處評選商家、試吃採買。今日的點心有別於往昔,慈濟志工李秀雲特別與家長們分享親手做簡單又營養的點心,讓家長 平常在家也可以為孩子輕鬆做充滿愛心的餐點。

李秀雲指著播放的影片詢問著臺下的家長:「知道外食的熱量有多少嗎?一天又吃進多少熱量,會對正在發育的孩子造成身體上多大的負擔嗎?」接著又問:「有每天為孩子準備早餐 的請舉手!」結果舉手的人數不到一半。

接著李秀雲將帶來的食材──土司、小黃瓜、荷包蛋、起司、沙拉,一一擺放在長桌上,開始點心製作示範。先將土司塗抹沙拉,擺滿小黃瓜、放上荷包蛋,再將另一片土司夾起士 後,合齊、對切就是一份營養豐富的三明治了。

家長很快的戴起口罩、手套,滿臉開心地你一手、我一手,合力把三明治完成擺好,李秀雲看了笑呵呵的誇讚說:「都可以開早餐店了,每天只要費一點點時間為家人做早餐,營養又 健康。」

這一堂以「明因果」為主題的課程,課務組陳稘澐老師表示,是有鑑於現在的小朋友飲食習慣改變,每天到學校都是帶一些對健康無益的食品;希望透過「明因果」的主題,藉「吃」 的方面,將課程與生活結合在一起,把好的習慣推廣到家庭。鼓勵家長每天在家為孩子準備營養豐富的早餐,並希望孩子不要葷食,影響健康還殺生。有了健康的身體,孩子的未來才 會有希望,也不會變成社會的負擔。

◎去習氣 家庭樂融和

學員林庭宇的媽媽陳蕾雅,每天早上七點就要出門上班,她表示,自從兩個孩子參加慈濟親子成長班,聽證嚴上人開示《法譬如水》加上師姊的解說,不與生靈結惡緣,對於肉類也漸 漸的減少食用,今天看完影片內容,真的很感謝婆婆每日為孩子準備早餐,希望退休後,自己也能每日為家人準備愛心的早餐。

學員林庭宇吃著媽媽做的點心,幸福全寫在臉上,她開心的說:「媽媽來這邊上課後改變很多,以前對我很嚴格,我粗心的時候會駡我、打我,現在就比較好了會用說的。來這邊上課 我也改變了很多,學習如何包容別人,跟同學相處的很好,如果有心事也會跟媽媽分享。」

原來陳蕾雅以前總認為自己是媽媽,所有事情要以她為主,且打小孩打得非常嚴重,因緣際會認識印茉寧師姊,介紹她參加親子成長班,剛開始還對這個團體抱著懷疑,但她跟著大兒 子從三年級參加到現在已經四年,雖然每個月只有上一次課,慢慢地她開始改變自己,打小孩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並試著與孩子做溝通,不再用打罵的方式。她說:「要改變別人不如 先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帶孩子的方法後,心情也變得更開朗。」

有因就有果,生活中無論飲食或做事,不造惡因就不會結下惡果,這次課程教導家長們,如何注重飲食的觀念,儘量以蔬食為餐食,保護身心的健康,家家皆幸福。

圖左 : 慈濟志工負責準備食材,讓家長學做點心,於身心寬暢的時候讓學員享用。[攝影者:郭瑞錦]
圖右 : 慈濟志工李秀雲為家長們說明做早點的好處。[攝影者:郭瑞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