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香港小學生 環保之旅在慈濟

香港小學生 環保之旅在慈濟

E-mail 列印
香港將軍澳天主教小學生,穿上圍裙,戴上手套親自體驗學習做環保分類,他們一開始很靦腆的學習,於是慈濟志工很努力的告訴他們:「鋁罐和鐵罐不一樣,摸摸看,鋁罐比較軟, 鐵罐比較硬,用磁鐵可以把鐵罐吸起來。」在一次又一次的複誦與練習之後,很快的學童就開始毫無遲疑的分類眼前的瓶、瓶、罐、罐。

「甚麼是PE塑膠袋呢?所有手提塑膠袋都是PE」、「買衣服時裝新衣的塑膠袋是PP」、「內層有鋁箔紙是不能回收的」聽完塑膠袋站主史集蕙的解說後,孩子們有模有樣的分類 起來。

「今天在這裡很好玩,因為可以學到分類回收的知識。」「環保是很有保護地球的方法、垃圾分類可以幫助地球,地球就不會生病;我最喜歡膠袋(塑膠袋)分類,清脆沙沙聲音是 PP膠袋。PE是只有很小的聲音的。」這是香港將軍澳天主教小學四年級劉穎霖,學習的初衷與融入的反應。

◎環保生態之旅 清淨在源頭

剛成立沒多久的岡山志業園區的環保教育站,在4月6日這天迎接一群來自香港將軍澳天主教小學師生,他們來臺灣做一趟環保生態之旅;這分跨海而來的機緣真的很令慈濟志工期 待,前一晚還下了一場大雨屋頂有些漏水,環保站的慈濟志工們一大早就趕來整理場地內外,把地上積水擦乾以免滑倒。

早在今年1月6日,慈濟志工柯慮顏師姊就接到香港來電,告知想拜訪慈濟參觀環保回收站作為校外教學,柯師姊當時認為兩個小時的時間很長,社教班這裡有茶道,也可以讓小學生 參訪,接觸慈濟人文,而他們卻指定要全程參觀環保回收站,於是在二月份時就確定會有三十八位師生來參觀,今天總算盼到了這群嬌客。

慈濟志工林享仁告訴大家:「當志工的意思就是付出無所求。」還有,「為什麼要做環保?」「不要的東西叫什麼?」「所有的東西都丟掉,那該怎們辦?」每位小朋友都神采奕奕充 滿好奇心的樣子,並且也能很大方的回答:「因為地球生病了」、「要做垃圾分類」與林享仁即時互動互答的相當好。當林享仁解釋資源回收要清淨在源頭及分類口訣:「瓶、瓶、 罐、罐、紙、電、一、三、五、七 」,劉穎霖、陳冠毅及洪朗耀三位小朋友,很快的就可以記起來,用很標準的中文、一字不漏的複誦一遍。在場的志工們相當感動也特別感恩小朋 友的用心聆聽。

◎大愛交流無國界

分類現場梁立茵老師說:「其實一開始小朋友有一點嚇到,也有點擔心小朋友會害怕。」因為在香港他們沒有做過這樣的分類,這裡分類比較仔細,在這裡他們學到很多,也很用心, 老師們都很欣慰,回去香港他們會與其他在校同學分享這次的回收分類,並把經驗帶到學校去。梁老師說:「其實這次的校外教學主題特別定為環保生態之旅是因為環保生態的保護是 學生們比較少接觸的也最需要的,經過老師們決定後請香港青少年海外交流中心的人幫忙找這方面的單位,於是連絡上了慈濟岡山志業園區。」

香港青少年海外交流中心的導遊方敬聰先生說:「這樣的行程讓小朋友動手去做很好,對於垃圾分類這方面認識了很多東西,香港這方面做的少。」他們的機構是專門尋找一些有意義 的活動讓學生們交流,知道慈濟在關渡也有回收站,慈濟志工也有建議他們去關渡參觀慈濟的大愛電視台,而這次很恰巧行程安排都在南部,所以就來到訪岡山志業園區剛成立的回收 站。 最後,師生們和慈濟志工在回收站前一起拍照合影後,踏上另一個生態之旅。

圖左 : 岡山志業園區的環保教育站,迎接一群來自香港將軍澳天主教小學師生,他 們來臺灣做一趟環保生態之旅。[攝影者:林耀坤]
圖右 : 梁立茵老師說:「其實一開始小朋友有一點嚇到,也有點擔心小朋友會害怕。」[攝影者:林耀坤]

圖左 : 「我最喜歡膠袋(塑膠袋)分類,清脃沙沙聲音是PP膠袋。PE是只有很小的聲音的。」這是香港將軍澳天主教小學四年級劉穎霖(右),學習的初衷與融入的反應。[攝影者:林耀坤]
圖右 : 結束環保生態之旅,香港將軍澳天主教小學師生,離情依依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攝影者:林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