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快樂醫療志工 行前訓練

快樂醫療志工 行前訓練

E-mail 列印
南部地區籠罩在梅雨鋒面中,大雨未曾稍歇,難得今天(5/25)太陽露臉,陽光普照,早上五點多,高雄靜思堂大愛廣場兩側,已做好讓學員報到的各項準備工作,各地志工陸續 前來,參加102年慈濟醫院新進醫療志工職前訓練的第三次課程,大家已有默契,都趕在六點半之前到達,參加志工早會。

今天的志工早會,有大林慈濟醫院與花蓮慈濟醫院的志工個案分享,由志工分享的故事中,可以深切感受到助人的踏實,能在他人遭遇苦難時,及時給予膚慰與陪伴,正如靜思語「有 能力又有機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人生難得的福氣。」

◎ 嚴謹培訓 兼具熱誠與專業

要當志工,則必須經過學習與訓練,尤其是醫療志工更需謹慎,不能憑藉一己想當然耳的熱誠,橫衝直撞,釀成自己或別人的傷害。

志工須具備諸多條件,所以課程內容也多樣充實,今天上午是「回首來時路」及「無語良師」兩個主題,由花蓮靜思精舍德旻師父與德禪師父來與學員分享。

慈濟四十七周年剛過,正式邁入第四十八年,德旻師父在精舍也已度過二十八個寒暑,漫長歲月的修持,由德旻師父來細數慈濟,一路走來、篳路襤褸的歷史,讓學員了解為何要當慈 濟志工,因為我們跟隨的是一位明師,一位充滿智慧與法喜,篤行慈悲的證嚴上人。

「證嚴上人帶領我們走進真善美的境界,讓我們生活歸於自在簡單,來慈濟學習拱橋精神,是犧牲與奉獻,學習菩薩精神,接引人人由此岸到彼岸,教我們認識來人世間的使命,要珍 惜與把握能付出的機會。」德旻師父說:「上人曾慈示眾人,『醫院是個很好的學習道場』,當醫療志工,對疾病,對本身的健康,不論一般常識或面對生死,都可以學習。而全世界 也只有慈濟的醫院,可以讓我們去做醫療志工。」

德旻師父最後勉勵學員:「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忍別人不能忍的苦,用精神毅力支撐身體的疲憊,要有拱橋的精神,要徹底犧牲奉獻,做人間菩薩」。

◎ 大體捐贈 用心釋疑與解惑

德禪師父講解「無語良師」時,引用證嚴上人所說:「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時間不把握,就來不及,大體捐贈是從死亡的悲傷轉化成生命的希望,無論多有成就多富有,都 不能讓生命延長」。「無語良師是大捨之愛,化無用為大用,更啟發了醫學生的良能。」德禪師父提出幾個問答題,解開大眾心中的疑惑,例如,「聽說大體捐贈已滿?」答案是: 「沒有。」「簽了同意書就一定能捐大體嗎?」答案:「不一定,要經過『評估』才能確定。」

德禪師父說:「希望大家法入心,要舊法新知,將證嚴上人的悲心大願,推行到全球。」

◎ 無常示現 把握分秒不空過

下午的課程是認識感控常識及醫務概念,課程人容都是準備到醫院當志工的人必須具備的,從最基本的洗手開始,確實洗手可避免大部分感染途徑,就更能保護自身與病患的安全,必 須先照顧自己才能幫助別人,還邀請十位學員到台上,示範正確的洗手方法。

學員林鈴珠表示:「今天的研習活動,收穫很多,課堂上提到的正是與自己切身有關,自己也正被生命無常困擾著,父親在加護病房已昏迷兩個多月,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他無任何交 代,我們也無準備,無常來得太快,生命在不覺中殞落,父親何時能放下,不知道,更希望他能恢復健康,生命是無價的,人生平日就要行善,也要思考未來要到哪裡,不要等到無常 來時措手不及。」

潘敬中是一位年輕實業家,三年前回花蓮參加靜思生活營,回高雄後就加入見習培訓,今年參加慈濟委員培訓。當年在花蓮時就對「無語良師」的精神感動最深刻,也看到大醫王對生 命的尊重。他開心地說:「有機會接觸慈濟、走入慈濟真好,希望能邀約太太來參與,也希望帶動全家人走入慈濟以及公司更多人加入行善的行列。」

慈濟志工張簡玉華表示,舉辦醫療志工的初階課程很辛苦,常常在上第一天的課程時有一千多人,到第二次上課剩下八百多人,到課程結束圓滿時留下來的只有五百人,而真正能投入 當醫療志工的只剩幾十人。為了要菩薩大招生,讓社區菩薩踴躍報名來認知學習,年輕人追求新知的欲望很強,在帶領上有得有失,這些都能透過課程而進行調整。

照顧病患就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貼切,張簡玉華說:「要更用心推動醫療志工課程繼續辦下去,接引更多社區志工有機會到醫院見苦拔苦!」

圖左 : 潘敬中說,證嚴上人的精神很偉大,用心令人感動,自己很願意投入要帶動公司更多人加入行善的行列。[攝影者:林志明]
圖右 : 學員林鈴珠表示:今天的研習活動,收穫很多,課堂上提到的正是與自己切身有關,自己也正被生命無常困擾著,父親在加護病房已昏迷兩個多月[攝影者:林志明]

圖左 : 102年慈濟醫院新進醫療志工職前訓練,今天(5/25)是第三堂課[攝影者:林志明]
圖右 : 德旻師父來細數慈濟,一路走來、篳路襤褸的歷史,讓學員了解為何要當慈濟志工,因為我們跟隨的是一位明師,一位充滿智慧與法喜,篤行慈悲的證嚴上人[攝影者:林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