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垃圾細分類 清淨在源頭

垃圾細分類 清淨在源頭

E-mail 列印
「吸入心寧靜,呼出口微笑,安注於現在,此刻最美妙。」慈濟志工蔡順枝一句一句帶領小朋友,一面唸口訣一面深呼吸,小朋友們浮動的心氣漸漸平順了下來,準備接受今天的環保 教育課程。

◎不畏艷陽求善法 師生同行樂趣多

2013年6月4日,離岡山環保教育站最近的一所國小-岡山國小灣裡分校,一至四年級三十六位學生,在主任及五位老師的帶領下不畏艷陽,一路從學校走過來,雖說距離最近, 也走了將近二十分鐘,孩子們健康的臉上滿是汗水和歡喜,慈濟志工早已準備了清涼解熱的紅糖水,歡迎小朋友們到來。

進到環保教室,孩子們還興奮的東張西望,好奇的看著教室裡張貼的照片和標語。 資深慈濟志工蔡順枝,擔任國小教師近五十年,以四句口訣立刻安定了小朋友的身心。

◎地球媽媽生病了 環保減碳救地球

今天的主題是「環保減碳救地球」,蔡老師以一日五善 (省水、省電、帶環保三寶、改變交通方式、素食) 為內容,和小朋友一起討論如何救救地球媽媽。 蔡老師生動的引領,配合精采的影片,詳細的解說,孩子們一面聽一面回答問題,互動熱烈,灣裡分校的學生人數雖不多,對如何環保減碳,如何愛地球都相當有見解,蔡老師不禁連 連稱讚。

講到資源分類時,蔡老師發問:「吃完便當、喝完飲料後,飲料瓶、便當盒就直接丟進回收桶,對嗎?」 「對」,「不對」兩種答案此起彼落。 「飲料瓶、便當盒都可以回收啊,所以要丟進回收桶。」,說「對」的孩子如此說明,那說「不對」的呢?「不能直接丟,要先清洗乾淨再丟。」 「為什麼要先清洗呢?」 「因為會臭臭的」「因為會引來蟑螂、螞蟻、老鼠。」「還會長蛆。」兩種答案哪個比較正確,學生馬上就明白了。

在環保教室右邊的牆面上貼了幾幅有關如何回收飲料瓶、便當盒的示意圖,大大的標語寫著「保持資源乾淨 減少回收清洗」,提醒大家食器回收品的回收流程。 例如:喝完飲料--開水回沖--一口飲盡--清淨回收--珍愛地球 簡單明瞭的圖示和說明讓小朋友們印象深刻。

◎舉手仔細做分類 用心造福全人類

接著是分站體驗,分兩組同時進行,一組是認識塑膠分類,慈濟志工許瓊珠教小朋友分辨塑膠袋的回收種類,計有PE、PP、E2,這些都可做回收處理,另外包裝袋內面有一層用 來隔絕濕氣的鋁箔,例如:茶葉袋、餅乾袋,因目前尚無工廠可做回收處理,所以不能回收再利用。另外一組是一般資源分類,慈濟志工邱阿淑將所有資源回收物全部置放在一條長桌 上,說明如何以慈濟志工陳澤霖所倡導的分類十指口訣「瓶(玻璃)、瓶(寶特瓶)、罐(鐵)、罐(鋁)、紙、電、一(衣服)、三(3C製品)、五(五金)、七(其他)」來做 分類,透過此一口訣,分類就變得比較簡單了。

灣裡分校主任吳麗玲感嘆:「學校的回收比較籠統,來到環保教育站不僅教育了孩子,也同時教育了老師們,原來塑膠袋和資源回收品還能分得這麼仔細。」

◎源頭清淨臭味少 回收體驗感想多

慈濟志工發給小朋友每人一雙棉質手套和口罩,開始動手將長桌上的回收品做分類,只見小朋友們雖然戴著口罩,仍掩著鼻說好臭,站主邱阿淑趁機機會教育:「所以你們就知道,清 淨在源頭的道理了吧!」

在課堂上回答問題非常踴躍的三年級學生林姿吟就很有感慨的說:「雖然平時都知道環保回收的重要,但是來到這裡實際做分類體驗時,才真正了解回收人員的辛苦,以後一定要確實 做到先清洗,再回收,才會比較衛生。」個子小小的賴俊諺也說:「今天的課程真有趣,我以後和阿嬤去廟邊的回收站做回收時,比較會分類了!」陳奕臻在被問到今天有什麼收穫 時,她最大的感想是「要多吃蔬菜,少吃肉。」

在環保DIY課程中,慈濟志工林素娟教小朋友將免洗筷穿過環保志工已經打好洞的廢棄瓶蓋和CD片,再由慈濟志工林享仁用熱融膠黏住,做成陀螺。完成後,小朋友們紛紛將陀螺 在桌面上旋轉起來,直說今天的環保教育課程收穫真豐富。林素娟強調,很多回收品都是可以再利用的好資源,要好好珍惜使用,只要用點心思,就可以延續每一樣物品的利用價值。

◎求法菩薩喜獲益 環保志工深期許

短短九十分鐘的參訪活動在緊湊中結束,三十六位小菩薩們整隊向慈濟志工道謝,分校主任吳麗玲直誇慈濟志工對課程的安排和場地環境的建置都非常用心,學校的環保教育遠不如慈 濟的環保教育站來得生動有趣。

這些孜孜不倦從事環保教育的慈濟志工們,看著師生們遠去的身影,也期許這些小菩薩們能將所學到的觀念和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帶動家庭和社區,大家一起來為救地球盡一分心 力。

圖左 : 灣裡國小教師帶著高高興興的小朋友,從學校徒步到慈濟岡山園區,準備來趟環保心靈之旅。[攝影者:朱立葦 ]
圖右 : 灣里國小學生,認真聆聽慈濟志工蔡順枝說明環保減碳救地球,並且踴躍舉手回答問題。[攝影者:朱立葦 ]

圖左 : 學生賴俊諺在慈濟志工陳乃榕(右一)的指導下,做資源回收的分類。賴俊諺也說:「今天的課程真有趣,我以後和阿嬤去廟邊的回收站做回收時,比較會分類了!」[攝影者:朱立葦 ]
圖右 : 慈濟志工林享仁(右一),示範製作環保陀螺,將回收的塑膠瓶蓋,中間穿洞後,以竹筷子穿過,再將回收的光碟片套在筷子上,再套上塑膠瓶蓋,小朋友認真親自動手做。[攝影者:朱立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