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走出藍色憂鬱 看見綠色幸福-岡山志業園區環保教育站週年慶感恩茶會

走出藍色憂鬱 看見綠色幸福-岡山志業園區環保教育站週年慶感恩茶會

E-mail 列印
慈濟岡山志業園區於2012年11月30成立環保教育站,至今已一週年,雖是一個新設立的環保站,經大家同心協力邀約社區社工、廠商,一起配合響應資源回收分類,現在環保 站付出的志工,有公務員、腦性麻痺患者、憂鬱症患者等,他們都了解要惜福愛物,只要人人一個小小的改變,將愛地球的理念化為行動,就可救地球。

◎望鐘發慌 時間怎麼還沒到

書法老師柯俊哲,個性內向,平時很少與人互動、交談,因年紀已大,所以身體時有病痛,還患有心臟病,攝護腺腫大,高血壓等疾病,且照顧長期臥病的父親達十餘年。直到父親過 世,頓時失去親人的他不能接受,致使平時沈默寡言的他,生活失去重心,個性更加封閉,因而得了憂鬱症。

2012年參加慈濟岡山志業園區的歲末祝福,有參觀過園區的環保教育站。 2013年七、八月間,經妹妹的邀約而來做環保,柯俊哲說:「剛開始做環保時,我常常會一直看牆 上的鐘發慌,想說時間怎麼還沒到?」因他的憂鬱症,讓他對一切事物都沒有安全感,加上對周遭環境不熟,也沒有做過環保及環保概念,怕做不好,所以就很緊張,加上因長期照顧 臥病的父親,隨時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過的是沒有時間觀念的生活,現在要過規律的生活,有些不習慣。

而現在他每天早上,在家做一些自己的事,及整理一些要帶來環保站回收物,中午小睡一下,約下午一點半,會準時騎車到環保站來,他因到環保站做環保,及經慈濟志工的陪伴關 懷,生命有了色彩。柯俊哲歡喜的說:「我現在做環保不再一直盯著鐘發慌,且心情變輕鬆,也願意和人互動了。」因為他現在過的生活是有重心的,時間是固定有規律的。

◎腦麻做環保 身心不麻

2013年12月1日是慈濟岡山志業園區環保教育站壹週年慶,環保志工林正輝帶著一家人上台分享做環保的喜悅。看著兒子林順吉高興的說:「我感覺,順吉來這裡做環保後,有 比較聰明。」為什麼他會這麼說呢?因林順吉在生產時缺氧,致使他腦部受到傷害,反應較遲緩,也就是所謂的「腦性麻痺症」當林順吉聽到父親對他的稱讚時,他靦腆的瞪大眼睛、 嘴巴微張的看著父親笑。林正輝說;因為來到環保站,慈濟的師兄、師姊都只會教好的,不會教壞的,且都很疼愛他。爸爸再次大聲問:「順吉,你有沒有變的較聰明啊!」林順吉也 大聲的回答:「有」讓來賓笑得合不嚨嘴,並給予熱烈的掌聲祝福他。

剛開始林順吉是由媽媽杜清秀帶他來做環保,雖然林順吉患有「腦性麻痺症」但是他的身、心皆不麻痺,因他非常喜歡做環保,知道做環保是為了愛地球。所以有時候如媽媽有事不能 去做環保,他不會因此也沒去做環保,還會安慰媽媽說:「我去就好,你去忙你的事。」做完環保回到家媽媽會問林順吉:「阿吉,今天去做環保有沒有很高興啊?」林順吉:「有, 很高興」讓媽媽感到很安慰,因她覺得做環保讓林順吉每天都很開心,且變得更貼心懂事了。

◎不計經濟效益 以惜福觀做環保

2011年蘇琪明從澳洲回台,為的是要將台灣的飼料工廠做結束,因他覺得這是不好的行業,算是間接助長殺業。那時岡山志業園區要成立環保教育站,邀請他來承擔窗口,因感於 這是必須要做的事,雖知道開始什麼都沒有,也不知東西在那裡、人在那裡,但想到上人說「對的事 做就對了」所以就承擔下來,很快的環保站成立已一週年了,所以今天辦茶 會,感恩今天到來的一六八位志工及來賓的支持。

一開始大家對環保都不是很清楚,還是一頭就栽進來,並到處去取經學習,他們到過鳳山五甲環保站、八卦寮環保站、正義社區環保站。環保教育站從一開始的一片荒蕪,經過大家同 心協力,邀約社區社工、廠商配合,一起響應資源回收,到現在站內有視聽教室、大愛農場及乾淨整齊的環境。

蘇琪明笑著分享說:「一開始五個人,兩天分類了很多塑膠袋,就非常的高興,但是經秤重後五個人都洩氣了。」因為那一大堆塑膠袋只有六公斤,以每公斤十二元換算下來,五個人 做兩天只有七十二元,但我們做環保,不是以經濟效益的多少來衡量,而是因為要惜福愛物,到現在一個月可分類約2噸的塑膠袋。蘇琪明回憶說;記得小時候,只要到中秋節後就沒 有颱風,但現在因氣候四大不調,都已是十二月了還有颱風,像十一月這次超級強颱「海燕」重創菲律賓,更顯示節能減碳、資源回收的重要性,所以大家只要將愛地球、救地球的理 念,化為俱體的行動,就可救地球。

圖左 : 林順吉(左一)患有「腦性麻痺症」但是他的身、心皆不麻痺,他非常喜歡做環保,知道要將愛地球的理念化為行動,就可救地球。[攝影者:張秋惠 ]
圖右 : 林正輝(左一)問:「順吉,你有沒有變的較聰明啊!」林順吉大聲的回答:「有」讓來賓笑得合不嚨嘴,並給予熱烈的掌聲祝福他。[攝影者:周幸弘]

圖左 : 蘇琪明(左三)說,做環保不是以經濟效益的多少來衡量,而是因為要惜福愛物,響應資源回收救地球。[攝影者:張秋惠 ]
圖右 : 感恩會上,準備了午餐感謝環保志工的付出及蒞臨的來賓。[攝影者:張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