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環保新種子 園區新希望──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環保體驗人文營」

環保新種子 園區新希望──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環保體驗人文營」

E-mail 列印
為落實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住民的環保概念,慈濟特別舉辦「大愛園區環保體驗人文營」,由學員長林俊雄、卓素霞夫婦及慈濟志工帶領學員分乘三部遊覽車,到高雄「喜捨環保教育站」做環保體驗;第二站則會到「慈濟鳳山聯絡處」參觀有機菜園,認識塑膠袋回收方式,學習廚餘製作,這次的課程內容吸引了很多人參加,原先預估約六十人,最後報名參加的人數就有一百二十三人。

杉林大愛園區鄉親曾喜秀(右)、曾王嬌(左)拿著剪刀鉗,練習著拆開手電筒,並將分解開之零件予以分類。[攝影者:卓仁靖]
◎阿公阿嬤 逗陣學習

星期日(6/27)早上七點杉林慈濟大愛園區的廣場上,聚集了許多入住的鄉親,其中一位頭髮斑白約七十幾歲的阿伯開口問旁邊的另一位阿伯說:「你也來參加人文營喔?」 對方笑瞇瞇地回答說:「是啊!『加減學』不錯啦!」不久又來了幾位阿伯,他們圍在一起聊著人文營的種種,愈來愈多人來報到參加人文營,也加入了他們的話題;大家對即將搭遊 覽車到環保站上課,有著期待和興奮的心情。

十二隊的曾喜秀比較晚到,她身旁還帶著分別讀小學五年級及一年級的女兒李品萱、李竹珈。清秀的李竹珈,雙手放在媽媽的腰間,語氣撒嬌地對媽媽說:「還要等多久呢?」曾喜秀 溫柔地摸摸竹珈的頭說:「快了吧!時間差不多了!」 綁著馬尾巴髮束的大女兒品萱俏皮地用手拉拉妹妹的頭髮說:「不用急啦!」慈濟志工正在發環保提袋,她順手接過提袋有禮貌地說:「謝謝師姑。」

◎大愛園區 環保新種子

為落實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住民的環保概念,慈濟特別舉辦「大愛園區環保體驗人文營」,由學員長林俊雄、卓素霞夫婦及慈濟志工帶領學員分乘三部遊覽車,到高雄「喜捨環保教 育站」做環保體驗;第二站則會到「慈濟鳳山聯絡處」參觀有機菜園,認識塑膠袋回收方式,學習廚餘製作,這次的課程內容吸引了很多人參加,原先預估約六十人,最後報名參加的 人數就有一百二十三人。

曾喜秀一家人住在大愛園區和氣街,先生是布農族人,夫妻都是公務員,生活穩定,兩個女兒已經上小學,平常早上她五點多就起床,吃早餐前她習慣到附近兩條街去做資源回收,回 來再做早餐給家人吃,七點送小孩坐公車上學後,她才去上班。去年一場八八水災讓他們無家可歸,她很慶幸能申請入住慈濟永久屋,日子才得以定居下來;自從來到園區,她只要有 時間就會參加慈濟舉辦的活動,尤其喜歡做環保,她說:「我很肯定做環保是在愛地球。」

品萱的後面排著一位約六十幾歲皮膚黝黑、身材高瘦表情靦腆的女士,她是曾王嬌,也住在園區裡,曾喜秀邀她一起來的,曾王嬌是曾喜秀在公所上班辦理社區老人關懷業務而認識的 個案,兩人有機會常接觸,她才鼓勵曾王嬌做環保,只要慈濟有活動他們都一起報名同進同出,曾王嬌和她一家人有說有笑,就像是一家人呢!

◎環保親手做 果皮菜渣都是寶

「真正高興地見到你,滿心歡喜地歡迎你……」喜捨環保教育站的慈濟志工們,分成兩列,熱情地又是唱歌;又是拍手,迎接由三部遊覽車下來的鄉親學員,學員們也自然地雙手合十 說:「感恩!」。學員被帶到大教室裡,台上熱鬧的迎賓活動之後,由慈濟志工蔡美玲師姊講解資源回收分類,學員也分成「藍天」、「青山」、「綠水」三隊,大家親自到回收分類 區實際體驗分類工作。

南台灣的夏天,非常悶熱,但是大家熱烈學習的興致絲毫不減,學員戴著手套,親自碰觸寶特瓶、塑膠罐、鐵罐、玻璃瓶…..等等;拆解區還有人敲敲打打地,大人小孩都玩得很開 心。曾喜秀和曾王嬌還有兩個女兒,將寶特瓶和塑膠罐分開,兩個女兒常把寶特瓶和塑膠罐搞混而丟錯位置,曾喜秀耐心地把丟錯的寶特瓶歸位,她說:「實際操作和聽課就是不一 樣,做分類實在不容易,但是當都分辨清楚後,感覺非常有成就感。」

課程安排非常緊湊,一行人緊接著到鳳山聯絡處參觀有機菜園,也分站學習塑膠袋回收和廚餘製作有機肥。學員長林俊雄對這項課程充滿期待,他希望未來大愛園區會是個美麗、自然 的觀光地區,更希望鄉親今天學習到的,不論是環保或是有機肥,經過大家腦力激盪後,能夠成為園區住民的經濟來源,讓遷居下山的鄉親能早日安居樂業。

◎邁開腳步 嶄新生活

回到家後,曾喜秀隨即走到家的後門外,整理堆著一袋袋的回收物,上完今天的課程,她不由得感慨地想起──起初在園區做環保做得很是辛苦,鄰居有的人會笑她,她都只好編個藉 口說她缺錢用,日子久了,鄰居才知道她是在做環保,現在的她,不但不用再編藉口解釋,鄰居們也都會主動拿回收的資源過來給她。

她嘴角微揚開心地說:「今天學到很多,看到垃圾袋真的很嚇人,以前根本不曉得垃圾袋是可以回收的,現在知道了回來就知道怎麼做。」曾喜秀以往都會做一些塑膠繩手工,她現在 才知這種手工材料不環保,心裡有點愧疚。

曾喜秀今天上課時,聽到志工說到證嚴上人年紀大了,常常擔心來不及「淨化人心」,她暗暗地對自己許了一個心願──「做慈濟的腳步要再快一點,希望能來得及讓證嚴上人授證成 為慈濟委員。」

圖左 : 杉林大愛源區鄉親抵達喜捨環保站後,分組至寶特瓶塑膠區,學習寶特瓶分類要領並實作。[攝影者:卓仁靖]
圖右 : 喜捨環保站以一首「內山的姑娘要出嫁」,愉悅熱鬧的音樂加上扭腰擺臀的濃妝打扮,歡迎杉林大愛園區的鄉親來訪,炒熱整場氣氛。[攝影者:卓仁靖]

圖左 : 杉林大愛園區鄉親曾王嬌(左)、曾喜秀(右)開懷地欣賞喜捨環保站表演的迎賓節目。[攝影者:卓仁靖]
圖右 : 杉林大愛園區鄉親抵達鳳山聯絡處,分組參觀慈濟師姐們以塑膠袋實物說明,日常生活中可回收再利用的物品種類。[攝影者:卓仁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