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時代青年 歡喜付出志工行

時代青年 歡喜付出志工行

E-mail 列印
2015年2月6日,天空還未濛亮,高雄靜思堂裡面,就有一群高中及大專青年,已經起床準備迎接全新的一天了。他(她)們昨天才剛剛報到,也才在靜思堂寮房度過一晚,這些 嶄新的經驗,一定會讓他們印象深刻,尤其是那些高中生學員。

這次的「2015年高屏區慈青寒假青年志工體驗營」,參與者總共有一百六十人,其中學員七十九人、慈青和慈濟志工八十一人,這種一比一的營隊服務模式,相信一定會讓所有的 學員倍感溫馨。

在清晨微寒的氣候裡,課務組充滿朝氣地帶著學員一同做早操,揭開了第二天課程的序幕……

◎竹筒歲月 一念善心造福業

「咚!」「咚!」銅板與竹筒合奏出了清脆的樂音。這個投下銅板的小動作,代表著一個善念的啟發、一分純真的祈願,更多的是對全世界遭受苦難人的一種憐惜。竹筒歲月,來自證 嚴上人的一念悲憫心,開啟了慈濟宗門人間路。期望人人都能日日發好念,心存感恩,發揮生命的良能,成為手心向下能夠付出的人。

「心蓮萬蕊朵朵綻放,那是生生世世是唯一的方向……」,〈方向〉這首歌,唱出了證嚴上人一生所秉持的「為佛教,為眾生」的理念,帶著「捨我其誰──我不做,誰來做」的毅 力,堅持到現在,終於創建出慈濟這條浩蕩長的隊伍。

聽完慈青學長謝東憲的「細說竹筒歲月」,讓大家對慈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更加了解其中的意義。親手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竹筒、以及為明日到安養院陪伴爺爺奶奶完成的愛心 御守後,第九小隊曾筱晴學員分享,「製作御守,除了是給老人家的一點心意外,更希望爺爺奶奶能像御守上的文字一樣,永保安康。」

學員王家騏也說道,「因為不常和那麼多人一起DIY做東西,因此感到很歡喜,覺得做好東西和他人分享的感覺真好。但因為沒有去過安養院,所以想去看看長輩們過得如何,並希 望能像長輩們的孫子一樣讓他們開心。」

製作御守時,學員間彼此互相教導、互相幫忙,多了一份包容與感恩的心,讓人不禁感覺,在付出的當下,同時自己也真的有所收穫。

◎善永不停止 走入人群無量義

一粒種子,只要有土、有水、有空氣、有熱度,種子就會萌芽,變成小樹最後長成大樹。慈濟志業從慈善到醫療,從教育到人文,一步一腳印打造出了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為了讓學員 了解慈濟志業創設的宗旨、目的,課務組特地利用分站跑關的方式,期盼藉由有趣的遊戲帶動,深植學員的內心之中。

「加油!加油!」「一、二、一、二」……不只在一旁的學員賣,力地為遊戲中的夥伴加油,正在遊戲中的學員,也互相打著節拍。一聲又一聲的加油,不僅激勵小隊間團結的力量, 更看到彼此互助合作完成共同目標。

「『國際賑災』這關,是自己演災民,只能透過比手畫腳的方式,表達自己所需要的物資,幸好自己與夥伴間已有很好的默契,也發揮了團隊精神,雖然花了點時間,但也了解到賑災 其實是要經過很多人的努力,才能完成一件偉大的事。」鄧評允學員分享在遊戲互動中所獲得的啟發。

很多時候,不是靠自己一己之力去完成,而是靠大家幫忙,走入人群,用真心與誠意去感動每一個人。四大八法中,每個志業體都能看到證嚴上人的智慧,以及那份人人平等的無私大 愛,只要自己願意,投入志工並不難,實際把上人的法帶入生活中,拉長情、擴大愛。

◎彎腰做環保 靜觀自得樂付出

清淨在源頭,是證嚴上人對環保志工的心疼與不捨,希望帶給大家的是正確的環保觀念──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使彎腰做環保的志工,不再只是給人 撿垃圾的印象,而是一件「福從做中得歡喜」的好事。

學員恭敬虔誠的從大隊輔手中接過志工背心,「慈濟志工背心」是一件迷你袈裟,證嚴上人期許穿上這件背心的每個人,能擔負起調和聲色、美化人生、淨化人心的使命。願大家同心 同道同志願,往前直向長遠,開闢菩薩道,永不後悔。

「有分喔!」「當然有喔!」學員驚訝地對著環保志工說。塑膠袋看似都一樣,但事實上塑膠袋還是有所不同的。從分類塑膠袋中,讓學員了解到,原來事情不只有表面,其實內部還 有很多細節要注意,從小地方亦能體會大智慧。

生活中,不管大小事,都有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像是處理回收時,可以發現環保志工的智慧,很有技巧在處理每件回收物上,讓速度可以更快、更輕鬆。

身體力行做志工外,更看到學員間的團結合作、樂於配合,「換這一個,上!」身型壯碩,皮膚微黑,手中拿著麻布袋對著其他同隊學員呼喊著。大家齊心把整理好的塑膠袋,裝成一 袋又一袋。每件小事都不要去小看它,只要用心去做,就會發現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彎腰做資源回收、掃地拖地,都能從中學到謙卑與感恩的心,體會環保菩薩與福田菩薩「做中學,學中覺」的精神。第八小隊的張曼琳說,「在環保中,發現原來塑膠袋要分那麼多。 在學校裡,老師也常說要把乾淨和骯髒的分開,不要全部都丟掉,可以回收再利用。」

◎災難見大愛 大愛見智慧

「愛,是什麼?」「愛,是不分你我無私的付出」隊輔雷昕縈分享著。賴郁文學長談起他與四川的因緣,因為當年看到當「汶川大地震」的新聞,啟發心中的那一念悲憫心,而在 2011年有機會到四川進行人文交流,去當地服務。

「孩子,來生我們還要一起走!」影片裡的這句話,讓大家看到在災難發生時,災民面對人生無常和親人驟逝的悲痛心境。

臺下許多學員在看到這一幕時,都不禁紅了眼眶,掉下淚來。雖然汶川大地震發生已經六年了,但慈濟人秉持著「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的精神,至今仍不斷地在當地繼續陪伴。

賴郁文學長分享說,「做志工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是心在不在此。」當志工,不僅是服務他人,更是要看到災民的需求,才不會造成困擾,達到真正膚慰的目的。把握青春,學習付 出,找尋真正的價值與順位,打破框架,接受挑戰,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

證嚴上人對時間的解釋,一直只有「來不及」這三個字。時間不曾停歇,災難也不斷發生,每一天都要和時間競爭,分分秒秒都要把握當下。所以,證嚴上人帶領著全球慈濟人,不斷 地邁步向前,從不懈怠……

圖左 : 學員曾筱晴用心製作御守,即便勞作不是自己的強項,還是希望帶給爺爺奶奶滿滿的祝福,也希望能為他們祈福,可以永保安康。[攝影者:蔡和橙]
圖右 : 沒有言語當作溝通的橋樑,只有用心觀察,才能知道對方的需求。讓學員體會在國際賑災中,如何克服語言上的障礙,正確傳遞災民的需要。[攝影者:陳亮璇]

圖左 : 學員們把數量眾多的塑膠袋裝進麻布袋裡,以接力的方式將麻布袋排放整齊,方便環保志工搬運上貨車。[攝影者:陳亮璇]
圖右 : 學員專注在當下,細心地將塑袋上的黏貼處剪下,並予以分類。用心學習,把握每一個愛護地球的機會。[攝影者:陳亮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