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認識環保 同心協力護地球

認識環保 同心協力護地球

E-mail 列印
高雄市鳥松環保教育站啟用後,志工們齊力宣導「清淨在源頭」的理念,舉辦第一場社區「親子環保教育日」活動,鳥松區慈濟志工四十二人共同參與。

4月26日上午九點,艷陽高照,來自大灣、左營、鳥松等國中以及仁美、大華等國小的二十四位學員,在十八位家長陪伴下,依序進入鳥松環保教育站的佛堂裡,參與環保人文課 程,了解如何「清淨在源頭」,並身體力行到回收區一起實做,認識寶特瓶分類。

◎ 知道很容易 做到才有效

志工李明潃充滿活力大聲地說:「看到你真歡喜,真歡喜看到你,大家早!大家都是第一次來,互相認識一下,來!大家都站起來。」

「眨眨眼睛、飛飛翅膀、扭扭腰部、拍拍手、來自我介紹……紮紮眼睛、飛飛翅膀、扭扭腰部、拍拍手、來認識你真好。」活潑生動鴨子舞帶動中,學生家長熱情參與;在聲聲「感恩 你」、「祝福你」輕鬆歡樂的氛圍中,揭開了序幕。

教聯會志工馮麗雲老師透過影片,告訴大家環保人文清淨在源頭,首先要改變的是我們的行為,飲料罐喝完用開水沖一沖、搖搖再喝進去;吸管是可以回收,但要先洗一洗才不會有臭 味;寶特瓶、便當盒吃完也要洗一洗再回收;最好我們出門要自己帶環保碗筷、環保杯,接著問大家:「尿布可不可回收?」學員們相互看來看去的,麗雲老師說:「尿布算是垃圾, 不可以回收,這就是環保人文清淨在源頭。」

「寶特瓶分不同顏色,有白色、綠色,洗乾淨回收後,是可以抽絲做成毛毯、衣服、花瓶,惜物命可以再利用,今天大家一起來親身實做體驗。」麗雲老師用心教大家認識寶特瓶的分 類。

「因為我們都是很有福的人,」麗雲老師再次呼籲:「知道很重要,做到才有效。舉手之勞很簡單,珍惜資源,愛地球人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才能更幸福。」

◎ 環保來實做 全家同體驗

慈濟志工蘇俊雄一家人,老、中、青三代共九人,早上六點參加公益晨跑後,也特地趕來参加親子環保教育課程,兒子蘇偉碩醫師一邊打開寶特瓶蓋一邊說:「很高興!很高興!環保 是敬天地惜萬物,應該從家庭裡做起,落實在生活當中,透過課程更了解寶特瓶最好不要用,可減少回收,又寶特瓶裡有水,要倒乾淨再回收,回收可以抽紗做毛毯、衣服,還能做花 器,讓小朋友有這樣的概念,真的很實用。」

蘇俊雄的媳婦王文心說:「愛護地球,是從自己做起,在醫院我們更該積極落實資源回收,不要增加地球的負擔,也是愛護地球的表現,這些都是舉手之勞。」

王湘珍帶著就讀鳥松國小的兒子鄭凱云也一同來學習,王湘珍說:「宣導環保向下扎根,喜多於憂,環境汙染,實在很可怕,這次能跟小朋友一起來體驗印象深刻。」接著轉頭對著凱 云說:「要少用寶特瓶,出門時一定要攜帶環保杯、碗、筷!」

大灣國中一年級的尤威德在寶特瓶區裡學習分類,滿頭大汗,他說:「雖然很辛苦,但很歡喜能來做環保體驗,原來寶特瓶要先洗乾淨、壓扁,會從家裡做起,到學校請同學幫忙回 收。」

◎ 信心很堅定 美善共傳承

最後馮麗雲老師朗聲說:「信心要堅定,召集學校家長、國中生,由大哥哥、姊姊,帶弟弟、妹妹一起來做,環保是愛地球,為地球付出一點力量。用感恩的心,遵循上人的理念,付 出越多,法喜就越多,共同將這精神帶給更多人。」

「好的開始,善的傳承,清淨在源頭;課務團隊同心協力,第一次成立親子環保教育班,祈願淨化人心,願天下無災無難,社會祥和。」志工陳明福感恩地說。

環保人文、環保實做宣導,社區親子環保教育日活動圓滿;中午十一點,參加活動的親子們,頂著烈日收穫滿滿地歡喜賦歸。





圖左 : 了解環保人文進入環保實做,志工陳怡芳教導寶特瓶要先洗乾淨、壓扁,「環保實做」課程,小朋友親身體驗用腳將「寶特瓶」壓扁,在分類回收。[攝影者:翁全成 ]
圖右 : 鳥松社區親子環保教育日活動,來自大灣、左營、鳥松國中、仁美、大華國小,學員與家長排列等候報到。[攝影者:翁全成 ]

圖左 : 慈濟志工李麗雪首先於相見歡中,活潑生動鴨子舞帶動中,學生家長熱情參與,「感恩你」、「祝福你」聲中,歡樂展開序幕。[攝影者:翁全成 ]
圖右 : 志工教導寶特瓶要先洗乾淨、壓扁,「環保實作」課程,小朋友親身體驗用腳將「寶特瓶」壓扁,再分類回收。[攝影者:翁全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