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大愛引航 合力再啟程

大愛引航 合力再啟程

E-mail 列印
「感謝溫柔媽咪,用心準備課程,讓孩子透過演戲,深刻體會到出門時,雙手空空,享受方便之餘,卻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並讓孩子實際去操作、學習分類,在遊戲中學習。」新 莊國小一年二班導師楊麗燕老師,對於今日大愛媽媽入班實驗教學如此分享著。

6月26日剛擺脫期末考的束縛不久,孩童們歡愉的笑臉猶如校園裡盛開的鳳凰花,燦爛且充滿熱情。看著慈濟志工「溫柔媽咪」溫清雲與一群平日在校園穿梭的大愛媽媽們來到班 上,將實施兩堂課的靜思語教學「環保教育-資源再生」,一年二班的孩子們各個睜亮了眼睛,笑臉迎接這群志工到來,滿心期待著這堂很不一樣的環保教學課程。

◎影片生動 環保理念入童心

溫清雲擔任高雄左楠區大愛媽媽成長班區幹事,也擔當「大愛引航」小學一年級的課程編纂成員,籌畫一年多的環保課程,書面作業設計已通過編審群們初審,但仍欠缺實際上課演 示。新莊國小楊麗燕老師,大力支持清雲,特地安排學期末由大愛媽媽們來到自己班上進行兩堂課程演示。

螢幕上出現了海龜痛苦的情景,因人類亂丟垃圾流入海洋,一隻被垃圾纏住的烏龜,長成畸形,牠痛苦的眼神,讓人看了心生不忍。

另一個驚悚的畫面,一隻海鳥死後身體腐爛,整個肚子裡裝的竟是塑膠類的垃圾,人類製造大量的塑膠製品,未妥善處理,任意丟棄漂流入海,造成海鳥誤食無法消化而死亡的慘劇; 小孩到河裡游泳消暑,只見河面到處漂浮著垃圾,令人作嘔之餘也不捨孩童的處境。

講師溫清雲說:「地球媽媽生病、發高燒了,怎麼辦?」小朋友異口同聲的說:「要當『醫師』幫地球媽媽治病。」要如何治病呢?稚嫩的童音齊聲回答:「要少用塑膠袋,讓垃圾減 量。」

◎體驗活動 兩相對照

如何讓垃圾減量?靜思語五段教學法的「體驗活動」單元,首先將孩子分成兩組。每組五個人,用二條繩子在地上圈成二個大圓圈,象徵二個家園。第一組到餐飲店買了很多東西,也 拿了很多一次性餐具(紙杯、餐盒、吸管、竹筷……),回到家裡用完餐後,隨意丟棄,整個家園幾乎要被垃圾掩蓋,寸步難移。第二組提著購物袋回到家,用餐後,將環保碗、筷、 杯子洗乾淨收好,整個家還是一樣乾淨無垃圾又零廚餘。

經過這樣比照後,小朋友們體會到,減少垃圾量的方法就是不用塑膠袋,自備環保碗筷杯、購物袋。

第二堂課講師播放著小小環保小尖兵-哈菲士的故事。年僅六歲的哈菲士與一年級的孩童年紀相仿,因此影片播出,特別能引起共鳴。

楊麗燕老師請學生來分享,趙瑾妏說:「哈菲士才六歲,他就可以做到環保小尖兵,那麼我也可以啊!我也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環保,就可以保護地球喔! 」其他人也紛紛說: 「要主動彎腰撿起垃圾,共同維護校園的整潔。」「以後老師請我將地上的垃圾撿起來的時候,我不會再說:『那不是我丟的!』就不管了。」

◎說做 想做 不如動手做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環保課程教育,透過照片、影片、實做體驗……讓小朋友親歷一趟知識感性之旅,再經由慈濟志工陳君玫掛於腰際的實物「瓶、瓶、罐、罐、紙、電、一(衣)、三 (3C產品)、五(五金)、七(其它)」─環保十字口訣,孩子們一下子均能朗朗上口牢記於心,令老師驚呼孩子的領悟力很強。誠如李巧寧同學套用今天的靜思語:「說做、想 做、不如動手做。」她表示,回到家後會提醒家人出門要自己準備購物袋購物,去餐廳吃飯的時候,要帶環保碗筷及水杯,在家裡做好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

透過實際的課程演示及課後師生的「心得分享單」中,志工溫清雲說:「光是紙上談兵是不夠的,經過這堂課的流程,發現孩子的領悟力是超乎自己所想像的,以『同理心』,站在孩 子的角度上來思考課程編纂,相信能帶來更多的助益。」

藉由編輯「大愛引航-慈濟人文教材」之因緣,啟發大愛媽媽們能在「做」中歷練自己,在教育福田上,付出大愛,永不止息,是所有參與編輯者最大的收穫。

圖左 : 溫清雲向小朋友說明,出門買便當未自備餐盒,一家人累積起來,就會產生許多需回收之物,未回收時甚至成為垃圾。[攝影者:梁秋蘭]
圖右 : 溫清雲與陳君玫志工教導小朋友「環保十字口訣」,以及如何從硬度判別鐵罐或鋁罐。[攝影者:梁秋蘭]

圖左 : 楊麗燕老師從十五年前來新莊國小教書,就與溫清雲志工結識,深深體會靜思語教學對班級經營的助益。[攝影者:梁秋蘭]
圖右 : 李巧寧小朋友分享今日所教的靜思語,並說要將所學落實於生活中。[攝影者:梁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