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建造生命「希望之庫」 不分您我他

建造生命「希望之庫」 不分您我他

E-mail 列印
4月17日是慈濟「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宣導活動」的日子,清晨六點多在高雄靜思堂,即看到志工們藍天白雲的忙碌身影。一百六十九位工作人員們經過二次的籌備會議、綿密的分 工與規劃,期望今天的年度大事能進行順遂,並透過詳細的解說,讓參與抽血民眾,能夠建立捐贈「造血幹細胞」的正確觀念。

「今天是我們左營聯區共同舉辦活動,我們『分組不分心』。」負責內場引導窗口王麗萍帶領著該組三十八位志工,進行現場動線介紹與默契說明;捐贈者自外場引導進入會場後,由 內場引導人全程陪同。首先,於「解說區」由專業志工詳細說明「捐贈原則、限制、捐贈者健康條件的需求、作業流程、風險、隱私權的維護」等細節,避免捐贈者因為了解不夠於配 對成功接到通知,心生變數,讓引頸企盼的白血病患者及家屬從希望的雲端再度陷入絕望深淵。

◎師生響應善行 不落人後

一大早忙進忙出,不停叮囑著學生工作細項,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教授王和源本身是慈濟志工,號召多位系所的研究生前來協助資料建檔,並參與挽袖捐髓驗血活動。王老師表示:「在 學校常利用課餘宣導,鼓勵學生『行善、行孝、愛護地球』的觀念,今天帶他們來,就是來體會付出的喜悅。」

其中一位研究生,他的太太即是受髓者,感受特別深,對於捐贈驗血活動的宣導不遺餘力,希望能啟發更多同學的善念,共襄盛舉。

另一位陳簡美莉同學,拄著助行器,縱使行動不變,仍堅持參加今天的活動。前些時候發生車禍造成膝蓋韌帶斷裂的她,從開刀到復健歷程艱辛,深刻體會健康的重要。她覺得健康絕 非物質可以替換,能夠幫助人,是難能可貴的機會,一定要把握。

◎助人心念 屹立不搖

抽血前的詳細解說,也是參與「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流程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正在解說區仔細聆聽骨捐志工解說的潘婷英,風塵僕僕地從苗栗搭高鐵來到高雄靜思堂參加今天 的活動。從事護理工作的她,聽聞今天有一場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可以捐髓救人,非常樂意配合捐贈,讓生命價值昇華。

冠龍公司於老闆娘陳亞屏志工的呼籲下,十二名員工相偕浩浩蕩蕩地前來共襄盛舉。來自印尼、信仰伊斯蘭教家庭的莉娜,來臺工作近十一年,受到老闆娘的影響與鼓勵,熱心參與慈 濟活動,進而受證成為慈濟委員。莉娜表示:「好幾年前,我就很想捐了,但礙於沒有身分證不能捐,今天能完成心願,真的好開心!」

長髮飄逸,眉清目秀的李家稜,從網路上搜尋,得知高雄靜思堂在今天辦理這項活動時,她主動前來參加驗血宣導活動。由於亡弟罹患白血病,她親眼目睹他漫漫十年對抗病魔,身心 所承受的巨大苦痛與煎熬,萬般不捨。回想當時,自己也捲袖驗血配對,無奈事與願違、無法與弟弟配對成功而扼腕,心急如焚的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弟弟一再地接受化療,忍受身體 種種不適之外,更是殷殷期盼能找到捐髓給他的有緣人出現,從抱著希望到絕望無助,最後不敵病魔糾纏而離世。身為姊姊的她束手無措,說到這裡,她早已淚流滿面,無法自 抑……

李家稜感同身受病患及家屬的痛楚,亟欲為這群人做些事情,也算是幫亡弟圓夢。希望有朝一日能幫助白血病患再現生機。

感動的故事說不完,時鐘倏忽已指向下午三點鐘,活動即將進入尾聲,工作人員仔細包裝、清點,六個小時的時間,在一百七十六位會眾參與之下,完成一百三十支的血樣任務,交出 一紙不錯的成績單,全場工作人員掌聲連連,期待明年能夠募集更多人的愛心。

《無量義經》中佛陀開示「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證嚴法師秉持搶救生命的悲憫胸懷,誠摯呼籲數以萬計的慈濟志工,承擔起「勸髓」的重任,慈濟的「骨髓幹細胞中 心」,已成為華人的「希望之庫」,譜寫生命互助的動人篇章,傳唱不輟……

圖左 : 李家稜(圖右)分享:「因為弟弟也是因白血病而不幸往生,所以我希望可以幫助其他同樣白血病患者,配對成功挽回其他的生命」。[攝影者:林慧盈]
圖右 : 左營聯區分組不分心,內場人員先講解與動線流程默契。[攝影者:林慧盈]

圖左 : 特地從苗栗搭高鐵回來的潘婷英分享:如果配對成功她非常樂意來做造血幹細胞的捐贈,以挽救一個人。[攝影者:林慧盈]
圖右 : 冠龍公司員工莉娜(站立者左起第二位)來自印尼,已受證成為委員,她分享:「好幾年前就很想捐了,因為沒有身分證所以不能捐,今日終於如願以償。」[攝影者:林慧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