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初三走春 高雄靜思堂熱鬧滾滾

初三走春 高雄靜思堂熱鬧滾滾

E-mail 列印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和煦春陽早早喚醒大地子民,催促走春去。除夕是家庭團圓日、初一正是延續時、初二回娘家探視父母、初三風景區人山人海,停車位難求,可來到各地靜思堂闔家歡樂。

每年高雄靜思 堂年味十足的新春活動,今年依舊,而且是更加豐富。在大愛廣場右側有跳蚤市場和彩繪燈籠,會眾吳俊憲的太太是慈濟志工,常參加慈加慈濟的活動,此日(2/18)太太擔任和敬廳司儀,他帶著四歲和七歲的女兒到靜思堂走春,看到彩繪燈籠備受吸引。七歲的吳小妹妹一雙靈活的雙眼看著大人操作,一步一步跟著做,竟也完成一大部分,希望自己能有一個漂亮的宮燈掛在家裡。

左側是教育功能團隊創意童趣,有家長拿著套環套圈圈、也有小朋友拿著竹槍射積木,「哇!」、「耶!」中不中兩樣情,看他鼓掌、跺腳就知道成績如何。廣場上裝置環保人偶,環保教育隨處說法,不時的舞龍舞獅、民俗演藝,歡鑼喜鼓,最是吸睛。

◎覺曉春眠 靜思堂裡外年味滿

萬佛大廳,慈濟志工鄭添吉手拿竹板,打著竹板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啊上元暝。看到你真歡喜,給你福報無法比阿無法比!」並為到訪會眾導覽萬佛由來。

轉身向右,走到和敬廳,一張張圓桌整整齊齊擺上碗筷,有七十二桌耶!鼓山聯區的志工負責和敬廳生活,早上七點半全員到齊。穿過長廊,香積志工匆忙來去,餐車上一盤盤素食料理,色香味俱全。向左轉,來到新天地,前鎮和氣四十桌布置完成,每個座位擺上橘子,大吉大利賀新春,黃橙橙的橘子在陽光下更是耀眼。為讓參訪會眾輪流用餐及參與年味活動,工作人員高達七百二十位。

◎精舍拜年 科技連線你和我

「老少青壯在高雄,高雄高雄正精進!」十時三十分,高雄靜思堂跟靜思精舍視訊連線,向敬愛證嚴上人、精舍師父、全球慈濟家人拜年。慈濟志工江淑清代表高雄區團隊分享,看到一批又一批會眾穿著新衣,臉上笑咪咪往高雄靜思堂走進來時,志工們歡喜接引。今年鳳山、岡山地區也是走春活動後,都趕快回到靜思堂做主人。往年午齋用自助餐方式,今年採用圓桌,一輪一輪又一輪,慈濟志工帶著自個的兒子、媳婦、女兒、女婿、親朋好友回到靜思堂的家團圓,歡喜又熱鬧。

過年前的花蓮地震,志工也設計募心募愛活動。社教有位圖畫老師畫圖時,看到圍觀會眾,老師利用機會募心募愛,而且虔誠發願每年新春募心募愛。「每年用三天的忙碌活動目的,對內凝聚,對外接引會眾,同行菩薩道。」志工江淑清語畢接著講經堂內齊聲「祝福大家好平安,平安好,新春快樂事事好!」

大眾恭請證嚴上人開示,上人慈示:「高雄人氣旺,岡山環保科技、鳳山道場和高雄靜思堂,今年萬人走進好道場,高雄道場精進會眾人氣旺,一輪又一輪,食輪轉法輪要即時,人人也在薰法香、更要廣渡眾生說正法。祝福大家一顆心精進,菩提大道直,慈濟宗門長長久久。」

◎古樂繚繞 淨音靜心敬抄經

講經堂外陣陣古樂悠揚,循聲尋聲,迴廊上,志玄文教基金會古箏班的學員們一曲〈 白牡丹〉,撩起早期臺灣女子純真內斂的情懷,聲聲悠揚。此時飲一杯靜思茶,啜一口香醇咖啡,優雅而恬靜,俯瞰河堤公園綠意盎然,豔紫荊的粉嫩點點,春天就是展望與深耕吧!

抄經區在講經堂外平臺區,面向西方,擡頭看便是河堤公園綠廊,低頭看就是《 無量義經》。會眾鄭荃方低頭抄經,十分專注,她表示描經文寫來難,在靜思堂抄經的心境不一樣,剛開始較浮躁,覺得被框住要非常專注看筆畫,有音樂陪伴,內心慢慢沉澱下來,平時有抄經習慣,在家抄經心不能沉靜下來,在靜思堂抄寫就不同了。

為這次抄經活動演奏古樂的是施禹彤,學琵琶已有十五年,媽媽是慈濟委員,邀約她來靜思堂彈琴給大家聽。施禹彤特別選擇較文靜的古典樂曲,如此才能讓參加抄經的人聽著悠揚音樂靜下心來抄經。看到大家靜下心來,她自己的心也沉浸其中,心情不一樣,而且很開心做本份事,還能有益人群。

圖左 :父子拿著竹槍射積木,「哇……」、「耶!」中不中兩樣情,看他鼓掌、跺腳就知道成績如何。[攝影者:許秀鳳]
圖右 :點燈祈福。[攝影者:許秀鳳]

圖左 :會眾吳俊憲帶著四歲七歲的女兒到靜思堂參加走春活動,準備做個燈籠給家裡添喜氣。[攝影者:許秀鳳]
圖右 :講經堂外抄經區,鄭荃方專注抄經,她表示在靜思堂抄經的心境不一樣,有音樂陪伴,心能沉靜下來抄寫。[攝影者:許秀鳳]

圖左 :一樓木棧區的國樂饗宴。[攝影者:許秀鳳]
圖右 :菜粽伯的手工竹藝也來擺攤增喜氣。[攝影者:郭玫君]

圖左 :三天走春,每天用餐人數為二千多人,故碗盤的清洗分成南北兩個方位同時進行。這樣餐具運轉順利,才不會相互干擾,影響工作效率。[攝影者:郭玫君]
圖右 :一樓靜思書軒外庭由人醫會設置「守護健康守護愛」,除了有大醫王問診外,還有「憶檢遊戲」及健康資訊。[攝影者:郭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