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清水伯的咖啡樹──六龜鄉新發村新開部落鄉親王清水在杉林慈濟大愛園區安居

清水伯的咖啡樹──六龜鄉新發村新開部落鄉親王清水在杉林慈濟大愛園區安居

E-mail 列印
「滴答、滴答……」在太陽照射下,呈現金黃的液體慢慢地滴入杯底,濃濃的咖啡香氣迴盪在整個夏日午後……這樣的幽閒與愜意,在一場風雨後全變了樣。二00九年八月八日那一夜,天空像破了洞,傾洩著大雨,六龜鄉新開部落的王清水從沒想過會遭逢水淹土崩,屬於他的兩分地上,滿滿植栽的翠綠咖啡樹也被沖刷得不見蹤跡。八個月後,他在杉林慈濟大愛園區種下第一棵咖啡樹,黝黑的臉上盡是甜蜜,就如入喉的咖啡一樣,轉苦為甘。

胖胖的王清水,頭戴著斗笠、手拿著小圓鍬,使勁地挖著泥地,將咖啡樹苖種下。[攝影者:謝安妮]
◎遷入園區 找回活力

夏日的清晨,空氣一片清新,漫天的晨靄輕輕地籠罩在杉林慈濟大愛園區後方的觀音山上,翠綠的草皮上點綴著大大小小的露珠,園區裡的樟樹恣意地舒展雙臂,等著迎接第一道曙 光。

七十多歲的王清水,今天特別起了個大早,屋前屋後打掃清理著,滿頭白髮、一臉紅潤的他,顯得特別有精神,不一會兒功夫,他準備出門去了。

他的機車在車道上發動著,忽然間想到什麼似的,轉身對著屋裡喊著:「我不等妳了!先過去活動中心了!」 他的老伴從屋裡探出頭來說:「好啦,你先過去,我把家裡整理好就過去,你騎車小心啊!」 王清水身手俐落地跨上發動中的摩托車「噗、噗……」騎出居住的巷弄,前去邀約居住在園區裡老人家,參加每週一次的「耆老關懷」活動,活動中有義剪,也可以量血壓,更有慈濟 志工陪著他們說說唱唱,度過遷居下山,努力適應平地生活的日子。

「清水伯!早啊!」園區道路上身穿制服的慈濟志工不停地向他揮著手,機車緩緩地在志工身邊停下來,他笑彎了眉,他興致勃勃地說著這幾天來的努力邀約,「我已經事前跟他們做 了邀約喔!一些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家,就等著我們去接他們了!」他加緊油門,帶領著開車接送長者的慈濟志工,往下一個目的地過去。

轉過幾個彎,王清水老遠就看到老婦人拄著拐杖站在門廊下,正不安地左顧右盼,四處張望著。他拉開嗓門大聲的說:「老鄉親啊!我跟師姊過來載妳了!」轉身下車,快步走上前 去,攙扶著腳步蹣跚的她,一階一階的走下階梯,王清水不好意思地說:「歹勢啦!妳等很久了吧?」 「不會!不會!」 緊跟在後的師姊們趕上前去幫忙攙扶她上車。

「轉過去,那邊還有兩個老人家……」王清水邊說邊騎著那台老舊的光陽機車,繞過街、穿過巷,途中看到任何鄉親都熱情地打著招呼,他滿布皺紋的臉上,散發著自信與熱情,已看 不到八八風災在他身上留下的陰影……

◎風狂雨驟 一夜驚惶

二00九年,整整十個多月,南台灣的天空一滴雨都沒下,午後,毒辣的豔陽狠狠地曬在熱得發燙的柏油路面上,鄉下的街道一個人影都沒有,只有幾隻小黃狗躲在濃密的樹蔭底下, 哈著氣散熱,悶熱的南風吹得人昏昏欲睡;高雄縣六龜鄉新發村新開部落裡,王清水開設的雜貨店前,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圍著原木桌,天南地北的聊著。

「聽人家說颱風要來了?」桌子的那一頭,滿頭白髮老婦人說著。

幾位中年男子對於即將來臨的颱風,卻有著不一樣的期待「也好啦!看颱風能不能帶一些雨水來,大半年都沒下雨了,田裡的農作都快不行了!」

「來啦!來啦!不要想那麼多,大家來試喝看看我這一季收成的咖啡好不好喝?」熱心的王清水依舊一派樂觀。

雜貨店門邊小小的吧台上燒著一壺水,王清水打開櫃子拿起他珍愛的咖啡豆,放進研磨機裡……「嘩啦--嘩啦──」地轉了起來,他駕輕就熟地將過濾紙套在瓶口處,把研磨好的粉 末倒了進來,隨即拿起爐上水壺,將滾燙的熱水緩緩的倒在咖啡粉上,「滴答、滴答……」金黃的液體慢慢的滴入杯底,濃濃的咖啡香氣迴盪在整個夏日午後……此刻的幽閒與愜意, 卻在一場風雨後全變了樣。

二00九年八月七日的下午,陰鬱的天空預告著一場風雨來臨;間歇性的雨持續地下著,王清水和著太太悠閒地守著六龜新開部落唯一的雜貨店,除了幾位上門添購食品、蠟燭的鄉親 外,看不到天天來串門子的老鄰居,顯得格外冷清,天色漸漸昏暗,窗外的老樹隨著增強的風狂擺著。

晚餐時刻,電話響了起來,王太太接起電話,是四女兒從新竹打回來關心。 「不要緊啦!風雨不大,你們不用擔心啦!」電話中女兒擔心著颱風即將登陸的消息,並告訴她父親節會趕回來跟爸爸一起過節,王太太難掩興奮地說「好啦!你明天再告訴我妳幾點 出發,我準備大家的飯菜。」 「孩子要回來過父親節喔!」正在吃飯的王清水,聽到老伴這樣一說,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線,臉上盡是期待與滿足。

入夜後,狂風大作,大片的鐵門被風吹得匡啷、匡啷作響,大雨傾盆而下,那一夜他們睡得極不安穩。

◎天搖地動 土石滅庄

倒水般狂洩而下的大雨,一夜沒有停過,王清水夫妻倆整夜翻來覆去,好不容易捱到天亮,他隨即翻身下床,推開窗戶,狂風夾雜的大雨,每一滴雨都扎扎實實地打在他的臉上,他抹 去臉上的雨水定睛一看,門前的街道已變成一條滾滾泥流,王清水心想:「糟糕了!」他愈想愈憂心,對著一夜未眠的老伴說:「我出去看一下外面的情形!」騎著機車衝出家門。

迎面而來的雨打的他臉發疼,他放慢速度小心異異的騎過路面損壞造成的小水塘,雙手緊握著龍頭左閃西右閃被大水沖上路面的石塊,一路挺進到新寶橋邊,湍急的荖濃溪溪水像一條 灰色的巨龍不停地翻滾沖刷著河岸,「崆、崆……」震耳欲聾的聲響,讓人毛髮直豎,混濁的河水中夾帶著無數巨石不斷的重擊橋墩,眼前的新寶橋顯得岌岌可危。

位於王清水住家四、五百公尺處遠的尾庄,住著十幾戶人家,二00八年「卡玫基」颱風來襲時,後方的山體已有零星的土石傾洩而下,王清水看著凶猛的雨勢,心中忍不住發愁…… 「是不是大家暫時先撤出來?」他騎著機車前往尾庄關心世居在此將近五十年的老鄰居們,大家卻是一派輕鬆地說:「不會啦!去年卡玫基也沒怎樣,路坍了,怪手清一清就好了。」

當天下午四點多,新開部落尾庄土石流嚴重,阻礙了對外的交通,尾庄居民申請怪手趕赴現場開挖道路,但是滾滾的泥流夾帶著土石沿著山壁而下,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怪手挖一 勺、推一耙,對崩塌現場一點改變都沒有。天色暗了下來,風雨漸漸增強,工程不得不中斷,晚間八點四十五分,忽然一陣天搖地動,土石流瞬間襲擊山腳下的房子……此時四、五百 公尺外的王清水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八月八日那一夜,王清水與妻子掃了一夜的水,天空像破了洞似的,黃色的泥水漫進了家裡,住了五十年的家,王清水從沒想過會遭逢水淹,此時電也沒了、對外通訊也完全中斷了, 疲累的他癱坐在椅子沉沉地睡著了。

直到隔壁的鄰居一臉驚恐,氣喘噓噓地從外面跑了進來,大聲嚷嚷著:「壞事了!尾庄的人昨夜全被土石流埋了!」王清水像被電擊一樣,倏地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抓著對方的手不敢 相信地問著:「真的嗎?人呢?」 「人都埋在土裡了……昨天的那部怪手已經過去挖……」

王清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消息,他在尾庄二十三鄰做了好幾任的鄰長,直到今年初才卸下職務,整鄰的十幾戶人家,他都熟如家人,滅庄的慘劇讓他心如刀割,他哭得老淚縱橫。

◎對外失聯 憂心如焚

如利刃切過的山壁,倒伏的竹林及樹木橫亙在山邊的土坡上,層層的土石無情地掩埋山腳下的村莊,只看到幾片紅色的屋瓦露出污濁的黃泥上……荖濃溪畔屬於他的兩分地上,滿滿植 栽的翠綠咖啡樹,也被沖刷得不見蹤跡。

掛上電話的那一晚,遠在新竹的四女兒王秋淑,從夜間新聞持續的播報中,得知愈到深夜災情愈嚴重,有些地方水淹甚至高達兩層樓高,螢幕一直傳來災區民眾叩應的求救聲,一整夜 坐在電視機前的她,雖然新聞中一直沒有傳出高雄縣山區的消息,但是她的心非常地不安,八月八日凌晨她撥了通電話給住在六龜新開部落的父母,但是聽筒傳來的卻是嘟嘟聲。

「三姊不好了,我聯絡不上爸媽……」住在高雄的三女兒王秋珍被半夜的電話聲驚醒,那一夜她和先生兩人拼命的撥著電話回六龜,希望可以聽到父母親平安的消息……卻失望了。

王秋珍和跟先生請了假,開車直奔高雄縣六龜鄉,雨還是滂沱的下著,擋風玻璃上的雨刷急劇的左右搖擺,她的心也跟著七上八下,過了美濃市區來到十八羅漢山隧道口附近,遠遠的 就看到道路上擠滿了人車,由車窗往外看去,每個人都是一臉憂心,長長的車隊進退不得,一時間喇叭聲大作,原來前方不遠處已拉起黃色封鎖線,湍急的水流將台二十七線沖毀,旁 邊的一間土地公廟也沒入荖濃溪河底……山區的災情陸續傳出,風災後三天,新寶橋斷橋的另一頭,豎立著被困在新開部落的人用一張紙板上寫著──「SOS 新開部落死亡三十二 人」。

「能幫我們找找看嗎?我爸媽他們還好嗎?」王秋淑極力拜託可以幫忙的人……「找到了,你們看……」王秋淑把家人叫了過來,有人用手機在新寶斷橋前錄下受困災民求援的畫面, 手機小小螢幕傳來了熟悉的身影──王清水拿著一根竹竿綁著紅布,在自家門口的平台上揮舞求救,直昇機飛過老家,螢幕傳來老家完好如初的影像,大家心中的大石終於落了下來; 此時王秋淑驚呼:「咦?那塊紅布,怎麼那麼眼熟?」仔細一看,原來是家裡佛堂前的八仙彩喜幛,全家人又哭又笑地抱成一團。

對外失聯的這幾天,王清水沒有閒著,結合當地鄉親發起自救活動,將受困或是行動不方便的鄉親搬到安全的處所;將自家雜貨店的物資拿出來救急,一起等待外援。幾天後救難人員 陸續進入災區,王清水的妻子應子女要求先行撤出新發村新開部落,而他則是繼續留在災區幫忙。

◎慈濟勘災 撫慰心靈

八月十九日災區的臨時便道搶通了,第一個進入災區的慈善團體就是慈濟,來自靜思精舍的德宛師父帶領高雄慈濟志工,分成四條路線進入六龜鄉,進行勘災、發放慰問金,王清水自 告奮勇陪著志工前進受災嚴重的尾庄。

遠遠就看到幾位家屬站在自家被埋處,痛哭失聲地焚燒著紙錢及舉香祭拜,「死要見屍」是受難者家屬最後的希望,但是經過這麼多天,開挖遺體的動作卻更令人不堪,德宛師父提出 建議:「給予希望你們親屬間彼此溝通,祝福往生者,就地入土為安。」

這些日子來,王清水看到太多悲傷的故事,德宛師父的一句話:「能活著就是福;只要人平安,就有希望。」讓他釋懷許多,雖然幾十年來辛辛苦苦的積累都付之流水,他笑笑地說: 「田地流走了就流走了,日子總要過下去!」師父親手套上他手腕上的佛珠,發出碧綠螢光,安定了他混亂的心。

風災後兩個月,新開部落的鄉親陸續返回家園,除了少數家園被毀的人還住在營區,這段日子王清水與妻子除了偶而下山看看子女,大部份的時間都留在老家幫忙鄉親處理申請受災補 助,他的雜貨店成了消息聯絡站,「清水啊!這是要做什麼的?」「我要怎麼申請……」除了鄉親登門造訪讓他忙得不可開交,其餘的時間他還騎著那台老舊的光陽機車穿梭在部落的 街道上,幫忙收集每戶的申請資料並統一處理。

「要向慈濟申請永久屋?」 「……這樣就得離開這裡……有沒有比較好的方法?」村民的疑問也是王清水心中難以抉擇的問題。畢竟他在這塊土地生活了五十年了,從一九五九年他和新婚的妻子來到這裡開墾, 一磚一瓦、幾畝良田都是靠自己胼手胝足掙來的,歲月匆匆,一眨眼半個世紀就這麼過去,誰也沒想到老天爺將這一切又收了回去。

「爸、媽,你們一定要搬下來,山上太危險了!」「不要再跟老天爭了!」子女的話,王清水聽進去了,他不想再讓子女擔心,看了那麼多生離死別的痛,夫妻倆都覺得應該心存感 恩,感恩老天爺讓他們在這次的災難中全身而退。

◎遍植咖啡苗 轉苦為甘好滋味

杉林大愛園區永屋的興建快速地展開,二0一0年元月底,王清水夫妻與幾位六龜鄉親參與園區連鎖磚的鋪設,這是他們第二次走進園區,第一次是兩個月前參加「動土典禮」,他沒 想到短短的兩個多月,一棟棟的永久屋拔地而起,王清水來回的摸著洗石子的外牆,開心地說:「看起來很堅固喔!」一旁的妻子笑得燦爛,憨厚的她說:「只要不會淹水、走山就好 了!」

農曆年前,第一批入住的鄉親已經入住,王清水是縣政府公告名單中的一人,但因配住的永久屋是小坪數的,尚未完全完工,所以他還留在山上。過年後,慈濟志工再度到新開部落訪 視,王清水熱心地帶領著志工一戶一戶的查訪;回到雜貨店時,王清水遞上一杯杯香醇的咖啡給志工,他說:「這些咖啡喝完就沒了,颱風把我的咖啡園都毀了,要喝就得再等上好幾 年喔!」樂觀的語氣,讓志工也感染到他那無窮的生命力。

二0一0年五月五日,是王清水與妻子搬入大愛園區「入厝」安奉神位的日子。早上六點不到,王清水騎著腳踏車前往離園區不遠的市場採購,住在高雄市區的三女兒及女婿也趕回來 幫忙,廚房裡,瓦斯爐上煮著一鍋紅紅的湯圓,咕嚕咕嚕地正冒著熱氣,太太與女兒忙著洗菜、切菜準備今天午前的入厝祭祀。

廳堂的供桌上擺著祖先牌位及奉祀的神明,王清水鄭重地請了道士主持今天的祭祀,「叭……」嗩吶聲響起,全家人點上清香,深深一鞠躬……「王家子孫已搬至大愛園區落戶……希 望先祖保佑全家平安。」

香爐上,縷縷輕煙冉冉而上;窗外,一片藍天綠地。

五月下了今年的第一場大雨,經過一個多月,王清水新家巷弄間的空地上,一株株的小咖啡樹苖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青翠。入住園區後的王清水一樣熱衷著公共事務,對於社區每週 舉辦一次的「耆老關懷」活動更是熱心,因為他想回報當初慈濟人對他的幫忙,他說:「如果沒有慈濟,我們就沒有這樣安定的生活。」

午後,幾朵烏雲緩緩聚攏,細小的雨滴穿過雲層落了下來,胖胖的王清水,頭戴著斗笠、手拿著小圓鍬,使勁地挖著泥地,將咖啡樹苖種下,然後覆土、將泥土拍實,一株一株地種 著,雨滴愈來愈大……他站起身子,看著前方長滿芒草的綠地,喃喃地說:「已經種了一百多棵了,過幾年等它長大,就有咖啡可以喝了!」他又笑彎了眼,黝黑的臉上盡是甜蜜,就 如入喉的咖啡一樣,轉苦為甘。 .

圖左 : 二00九年八月八日晚間,忽然一陣天搖地動,土石流瞬間掩埋了新開部落的尾庄。[攝影者:謝安妮]
圖右 : 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三日,是王清水與妻子搬入大愛園區「入厝」的日子。全家人點上清香,稟報祖先:「王家子孫已搬至大愛園區落戶,希望先祖保佑全家平安。」[攝影者:謝安妮]

圖左 : 七十多歲的王清水,挨家挨戶邀請園區的老人家參加每週舉辦一次的「耆老關懷」活動。[攝影者:謝安妮]
圖右 : 老人關懷老人,王清水揮別八八風災的驚惶,在大愛園區找回活力,更珍惜付出的機會。[攝影者:謝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