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真善美是使命 講師授課提升專業素養

真善美是使命 講師授課提升專業素養

E-mail 列印
何謂「按快門的時機」?就是先掌握畫面重點,找到合適的位置與角度,全神貫注按下快門。當下心念要靜,每一張照片,就是一個事相的存在,若沒有事相就沒有照片的呈現。

7月9日一早,臺南靜思堂大愛教室傳來聲入 人心的授課聲,講師黃筱哲藉由志工實體拍攝的作品,作為剖析說明的範例,讓志工們在錯誤中學習。

◎講師親自實授課 專業素養定提升

新冠疫情期間,近三年來未開辦過實體人文真善美共修。2023年隨著疫情解封,課務團隊密集著手策劃一系列相關專業共修課程。7月9日,邀請到實務經驗豐碩的講師,慈濟月刊黃筱哲、公傳處林弘展主任和大愛電視許文玲,前來臺南靜思堂,為平時忙忙碌碌的真善美志工們授課。五十位人文志工與會共修,除了吸取新觀點,同時也解除志工心中出班的疑惑。

慈濟美善要傳出去,對外可以藉由TC News慈濟新聞網來做文字呈現,慈濟公傳處林弘展主任也風塵僕僕從北部來到臺南靜思堂,為人文志工說明新聞平臺對慈濟的影響力。而志工的文稿及照片,正式登場並成為慈善新聞的主力。一篇好的新聞稿,標題是文章的全印象,是整個新聞最重要的觀點,也是讀者該停留的記憶。

上人希望慈濟的歷史要合情,人文真善美的使命——為歷史做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為慈濟立經藏。課程堂堂精彩,大愛電視新聞文字記者許文玲說明,在世代衝擊下大愛新聞也開始做轉型,以故事做出發,新聞專題化,專題節目化,讓每一則新聞都能夠貼近人心。多一點傾聽、溝通、多一點溫度、深度外加多一點準備,更要懂得善用科技來傳法,將人間美善傳出去。

◎初生之犢不畏虎 提起相機來記錄

抱著一顆學習的歡喜心,初加入人文真善美的陳慧美,眼神中充滿著明亮感。2022年因參與《靜思法髓妙蓮華》入經藏的因緣,陳慧美常常要到臺南安南區的慈濟安南環保站練習,這麼一位年輕的女孩,怎麼可能會讓深耕在人文真善美多年的志工郭明娟錯過呢?在她銳利眼光搜尋下,陳慧美理所當然地被網羅到人文真善美平面學習。

「我是真善美的新鮮人,第一次拿單眼相機出班根本就對不到焦,快門也抓不準,更不用說構圖的要點!」雖然如此,陳慧美並沒有就此打退堂鼓,反倒是督促自己多學習、多看書,期許自己能夠從中得到一些拍攝技巧的相關知識。

「構圖」還真是一大學問,不能光從書中就能了解其中的意涵!凡事都要從實際操作、摸索中,方能夠累積經驗。講師黃筱哲所呈現出來的照片,竟然能夠讓大家一目瞭然,這讓陳慧美不斷發出「哇!」的驚訝聲,一張照片最重要的是構圖,以圖來說真實故事,這要何等的經驗累積呀!

陳慧美說:「之前兩次出班拿相機拍攝,都沒有想到什麼內容?透過這次共修,知道拍照片該有的基本構圖後,再延伸故事的人物及背景,以協調方式串連起來,照片加上文字就可以讓整篇報導更加清楚。」實體課程收穫比線上共修來得多,陳慧美坦言自己個性相當急,通常拍照要有好畫面都是需要等待的,如果太急就容易錯過,待回家整理照片時,常常會惋惜怎麼沒有將照片拍好。

這次實體課程對陳慧美最大的衝擊點在於,讓自己更加了解在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驚慌感要消除,對於拍照基本概念相對提升清楚許多。也期許自己當有活動時就不要拒絕盡量參與。

◎用心拍攝好照片 留存美善是使命

到底要用什麼角度、用什麼心來拍照?「初期就是憑自己的感覺拍照,經過多年的磨練,現在知道要用『心』來拍照,才能留下瞬間的感動。」回眸來時路,今(2023)已六十七歲的黃富美,2008年受證,當時擔任總務的她,因一場掃街愛灑因緣加入了人文真善美的筆耕。

「說你所做,做你所說」透過筆尖的觸角,黃富美參與八八風災清掃兼記錄。第一次面對如此大型恐怖的災難,看見慈濟志工如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般幫忙清理環境,心中升起了使命感——我要為慈濟留歷史。上人說:「時間流逝、歷史未留,就無法讓人感動,所以要為人間留存美善。」而一支筆就可以記錄,看似簡單卻相當的沉重。

2016年因父母健康因素及環境的不允許,黃富美不得不從文字轉為平面記錄。平面不如文字,面對相機的構造、拍攝的要點、構圖,黃富美抱著慢慢學習,不會就看慈濟月刊及慈濟資訊網上面的照片。

「一張好的照片,一開始就要有好的畫面;好畫面有時是一閃而過,當下無法重來。」經講師黃筱哲的提點——可以透過溝通請求對方要求重拍,就可以達到補救的機會。解惑了黃富美心中多年來的困境。

個性較急的黃富美,藉此共修明白拍照要學習等待最後的畫面,原來「等待」是一種功夫。上人說:「人文真善美的養成不容易,要能夠上場,也不是那麼簡單的!」走過人文真善美十五載的黃富美說:「來真善美是抱著學習的心,做越久,『久』了它是一種使命,也慢慢能夠掌握時間的運作與家業不起衝突。」在時間的磨練下,這條慈濟路越走越明亮越開闊。

◎快門瞬間喀嚓聲 卸下心中障礙物

「請問你手上拿著相機要做什麼?」「是人文真善美出班做記錄用的!」一個好奇的對話,讓當時正在參與見習課程的李雅貞,自告奮勇加入了人文真善美平面團隊,這一路走來也有十年的光陰。

當年因心理因素,李雅貞投入環保區塊,藉以洗滌心靈。平時愛拍照及錄影的她,總是拿著相機為家中的小孩留下天真的畫面,因喜愛以單純心來做記錄。每當接到訊息要出班,李雅貞拿起相機,就是一直拍一直拍,也沒有太多的概念,心想有拍就好、畫面有人就好,並不知道拍這些是要做什麼?也不會用電腦,更不用說要寫圖說了!出班後,就是直接拿去相館沖洗出來並做成CD光碟。

出班多年,學習是一條漫長的路。因組內缺乏錄影人員,李雅貞自購錄影器材已備不時之需,果然常需一個人兼具平面及錄影二種功能二合一出班。為了讓自己更好能獨當一面,李雅貞過程中總是抱著電腦、提著錄影機、送新聞帶,親自請教相關專業知識人員,她以百折不撓、恆持毅力學習的精神,關關難過,關關過。

李雅貞說:「構圖看似容易,當真正要出班記錄時,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因當下心裡比較急,無法將心定下來,常常到現場後卻不知道要如何拍了!李雅貞坦言多年來,這是自己在出班上很不好的習慣。拍照要有技巧,角度、構圖相當重要,人物的互動要具有溫度性。講師黃筱哲的提點,讓李雅貞在照片構圖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突破、解析。

「人文真善美對我而言是貴人;我將它當作『人』。當年因心理障礙走入慈濟,進入人文真善美這個區塊,我可以感受到藉由進入別人的生命故事,從影相中看見了『真』。」李雅貞從人文真善美的視角觀看生命故事反觀自照,,面向更寬更廣看到的也更多,也放下了心理障礙的石頭。

從相機快門瞬間的喀嚓聲中,李雅貞感受到心境上的開心,在瞬間抓住某種的感動中,消除了心中的不安感;因「使命」帶出自己無限的韌性,將持續發揮自我良能,廣耕心中那塊幸福的良田。

◎取捨注入新觀點 寫作方向更明確

因本身喜愛閱讀並對文章寫作有興趣的林儀茹,自2015年培訓至受證後,選擇加入人文真善美「文字」志工,約有八年的相關經驗。

「今天的課程就像是一碗營養又可口的大補湯,讓我對於慈濟月刊、TC News、大愛電視,對於作品露出的取捨注入新觀點。」林儀茹雖然身為文字志工,從講師黃筱哲的分享中,發現一張會說故事或有溫度的照片,是要事前了解活動或人物故事、思考構圖之空間、人與人之間,並經過時間的等待後,再按下快門。

「標題和主圖若吸睛,就會讓人有點進去看的動力。」常常為了下標三心兩意的林儀茹,在TC News林弘展主任的帶引下,複習著慈濟慈善新聞露出的平臺,也學習新聞稿抓取重點的方向、下標的重要性及標題結構。

大愛電視記者許文玲擁有二十四年的採訪經驗,課程一開始即告訴志工們要:「善巧,先結好人緣,在採訪的路上才能順利且長久。」她並以新舊新聞帶做比對,讓志工們觀察差異性,透過許文玲的說明,「新聞帶不再只是一篇新聞報導,更融入了人物故事,並且以人物做串連,著實讓新聞溫度提升許多。」林儀茹在許文玲的分享中,有著滿滿的收穫。

無論從事人文真善美志工多久的時間,與時俱進、跟上慈濟人文的使命是必須且重要的,若只在社區中埋頭記錄,沒有走出來,視角也不會寬廣。藉由共修來審視自己記錄的質量,就如孔子所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經過一天的共修,豁然開朗神情展露在每位真善美志工的臉上。「用心」就是專業,不管身處何處有了使命感,即便面對再大的挑戰,都能懷抱一顆單純心勇往向前邁進,因為這正是真善美所背負留史的重要使命。

圖左 :走進真善美十年光陰,每次出班李雅貞總是嚴正以待,並透過快門瞬間喀嚓聲,卸下了障礙心中的那顆石頭。[攝影者:李一平]
圖右 :已有八年「文字」志工經驗的林儀茹(前)表示:「今天課程就像是一碗營養又可口的大補湯。」讓她對於作品露出的取捨注入新觀點。[攝影者:郭明娟]

圖左 :真善美志工顏吟修分享,走進慈濟在付出中盤點生命,雖然人生充滿「苦、集、滅、道」,仍不忘勇往直前,發揮生命良能。[攝影者:李一平]
圖右 :講師慈濟月刊黃筱哲解說拍攝各項要點,並藉由志工實體拍攝的作品,作為剖析說明的範例,讓志工們在錯誤中學習。[攝影者:李一平]

圖左 :經過一天共修,豁然開朗神情展露在每位真善美志工的臉上。用心就是專業,不管身處何處有了使命感,即便面對再大的挑戰,都能懷抱一顆單純心勇往向前邁進。[攝影者:李一平]
圖右 :黃富美(右)指稱,來真善美是抱著學習的心,做越久,「久」了它就是一種使命。[攝影者:郭美秀]

圖左 :大愛電視文字記者許文玲說明,一則好新聞要能夠貼近人心。多一點傾聽、溝通、溫度、深度外加多一點準備,更要懂得善用科技來傳法,將人間美善傳出去。[攝影者:李一平]
圖右 :初加入人文真善美的陳慧美,抱著一顆歡喜心來學習。優質講師群的授課,讓她更加了解在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對於拍照基本概念也相對提升清楚許多。[攝影者:郭美秀]
圖左 :慈濟美善要傳出去,對外是需要靠TC News慈濟新聞網來做呈現。慈濟公傳處林弘展主任來到臺南靜思堂為人文志工說明新聞平臺對慈濟的影響力。[攝影者:李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