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回味往事 鄭芳蘭「開創」慈濟路

回味往事 鄭芳蘭「開創」慈濟路

E-mail 列印
1947年出生於臺南縣麻豆鎮寮廍里的鄭芳蘭,從小很會讀書,求學一路順遂,祖父和父親都曾赴日求學。2001年因從事教職的先生從臺灣大學退休,轉任臺南市長榮大學日文系教授,舉家搬回臺南定居,她也進入臺南市 北區多所校園推動靜思語故事教學,是臺南市第一屆大愛媽媽。鄭芳蘭不只在社區教手語、推廣靜思語,還親手製作成大字報,並且推動環保資源回收,招募會員不遺餘力。

◎憶及往事 心中滿滿是感恩

距今(2023年)二十幾年前,臺南市北區學生最多的小學,就屬文元國小,東區則為崇明國小。定居在臺北時,鄭芳蘭從事出版社工作,主要是幫忙服務於國立臺灣大學同時為空中大學日語電視教學節目主講人的先生謝逸朗出版書籍。而後回到臺南,她則進到小學分享靜思語,在這幾年間,幾乎文元國小和崇明國小的每個班級,她都去上過課,還帶了日本小學的書本到學校與小朋友分享。

鄭芳蘭回憶當時帶動大愛媽媽進校園説靜思語故事,是從文元國小開始,後來才延伸出來有立人、公園和復興等國小,甚至也到附近幼稚園「開創」靜思語教學。其中文元和復興國小會給鐘點費,但鄭芳蘭就把款項再以學校的名義捐出作慈善基金。

說起與慈濟的因緣,始自於鄭芳蘭的姊姊鄭芳雲,她是佳里國中的老師,早期常回花蓮靜思精舍知客室幫忙,也很會邀約、招募會員,帶出許多幕後委員。所以,當她們的母親往生時,有上百位志工參與助念,這分感動,至今鄭芳蘭都還銘記在心,絲毫沒有淡忘。

◎珍惜因緣 精力充沛向前衝

還住在臺北市金華街(中正紀念堂附近)大樓時,鄭芳蘭就在社區帶動住戶做環保,起先都沒有人想做回收,後來她就幫忙做分類——玻璃、瓶瓶、罐罐……賣了多少價錢也一併公開,並將所得平分給做環保的人,大家才慢慢的開始做。後來她當了大樓的財務委員,還設下規定,資源回收來的錢要分一些給服務的工作人員。

在臺北時,她認識了慈濟志工呂慈悅和呂慈讓兩姊妹,鄭芳蘭有機會到呂慈讓家裡當家教,常看到呂慈讓姊妹出去做慈濟事,當時鄭芳蘭也曾經和呂慈讓的先生一起去青年公園探視獨居老人。

因緣際會下鄭芳蘭進了慈濟,她心裡都是慈濟,尤其是晨間進校園,她直接找學校的輔導主任說慈濟,同是大愛媽媽的李滇珍老師就形容她:「她做慈濟就像精力充沛的『金頂電池』勇猛精進。」

◎做對的事 聽上人的準沒錯

2007年臺南慈濟中小學成立,鄭芳蘭會自行騎車過去慈濟小學做輔助教學,有時候先生也會載她去,直到有一次她的腳被機車壓到,體力漸退才沒有再去。鄭芳蘭認為:「對的事情就要趕快去做,上人說什麼我們就跟著做什麼。」那時候姊姊鄭芳雲向媽媽募款,要捐臺中慈濟醫院的病房三十五萬元,鄭芳蘭知道之後也跟著捐。

鄭芳蘭早期在國中授課約七、八年的時間,婚後就隨先生前往日本,回臺後生下孩子。鄭芳蘭的公公雖然是醫生,而娘家經營食品工廠及運輸業務,家境富裕。除此之外,媽媽每年也會將公司所賺的紅利分一些給鄭芳蘭,所以在生活上並無後顧之憂,非常穩定。

爸爸在鄭芳蘭就讀初中時,因一場交通意外突然離世,也讓她感慨生命的無常,「錢」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所以只要媽媽拿錢給她,她就寫在功德簿上,就這樣在三、四年的時間內,分期圓滿一家四口的榮董,她說:「能幫上人的忙是正確的事,聽上人的話準沒錯,生活上點點滴滴的苦就不算什麼了。」

雖然歲月使人老去,過往點點滴滴沉睡在記憶裡,但是曾經用心付出過,就不會消逝,驗證了佛法所說的「真空妙有」,長存不失。

圖左 :鄭芳蘭(中)與法親林慈晨(左)和陳惠芳(右)聊天憶往,互動溫馨。[攝影者:李雅貞]
圖右 :鄭芳蘭(左)和李滇珍(右)當時進入臺南市北區多所校園推動靜思語故事教學。照片提供:鄭芳蘭;照片翻拍:李雅貞[攝影者:李雅貞]

圖左 :李滇珍(右)和陳惠芳(左)前來拜訪鄭芳蘭(中),打開話匣子有聊不完的往事。[攝影者:李雅貞]
圖右 :鄭芳蘭(左二)和法親王貴美(右一)李滇珍(右二)和陳惠芳(左一),相聚無比歡喜。[攝影者:李雅貞]

圖左 :鄭芳蘭為在社區教手語、靜思語所準備的音樂資料。[攝影者:李雅貞]
圖右 :鄭芳蘭於臺南市私立慈濟國民小學擔任「靜思語說故事比賽」評審及講評,獲得學校頒贈感謝狀。[攝影者:李雅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