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培訓精進課程 吸取新知起身力行

培訓精進課程 吸取新知起身力行

E-mail 列印
2023年8月20日雲嘉南區慈誠、委員培訓研習課程,在臺南靜思堂舉辦,共計有學員一百四十一位參與。課程內容涵蓋環保志業精神及意涵,講師們各以熟悉的領域,讓與會志工對於未來參與環保志業有更多的瞭解。也邀 請慈濟花蓮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分享「施醫施藥行」,說明慈濟花蓮醫療團隊在幹細胞基因療法及淨斯本草飲產品研發的心路歷程。

◎能醒能走 中西醫療守護民眾

「『能醒能走』就是希望讓醒不過來的病人能夠醒來,站不起來的病人能夠站起來,重點是,還要讓他恢復良好的生活品質,能基本地顧好自己,找回活著的尊嚴。」慈濟花蓮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說明今天要分享的主題。

他說,這不是口號,而是慈濟花蓮醫學中心努力在實踐的事。中西醫合療是慈院的最大特色,舉凡重大傷患由西醫先做緊急手術處理,中醫做後續針炙、溫和的中藥,緩解病人的不適,達到最佳恢復健康契機,這就是中西醫合療的好處。

例如,這波全球性的疫情(COVID-19),當時遵循上人指示,提到可以研究民間習俗具避邪效果的抹草與艾草,是否有抗菌、驅毒功效。經由慈濟花蓮醫療團隊研發,發現抗病毒效果極好,再結合其他中藥草,推出淨斯本草飲產品,今年又研發出本草新三要。

研發團隊發表了優化幹細胞、強化心臟功能的淨斯本草「復華飲」;有安眠、抗憂鬱的「悅樂飲」和調整體質調解生理機能、有抗癌、守護健康的「康汝飲」。

上人期許醫護同仁能夠為病人「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而慈濟花蓮醫學中心未來的願景,是希望蓋一棟「癌症醫學中心大樓」,不僅僅能做為臺灣醫護的靠山,更祈願能成為全球醫學指導中心,搶救更多生命,讓更多人的生命得以延續,且有尊嚴的活著。

◎守護健康 醫療團隊醫術創新

志工林土金陪著學員上課,過程中用心聽著林院長分享,且努力作筆記。他分享,聽林院長講述醫療的新知識,讓他既感動、感恩、也感傷。

感動於花蓮慈院為病患搶救生命,守護健康,不斷努力研發新技術、新療法;如癌症可用「重粒子」取代開刀、用「晶電片」刺激療法提升復健效益,都是很創新的技術,減少病人在療程上的不適,且更快恢復健康。

感恩醫療團隊,在上人的指示引導之下,本草飲又研發出新的成果,康汝、復華、悅樂本草新三要,對現代所謂文明病所造成的癌症,或心理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就可服用這些飲品來做保養。

而讓林土金感傷的是,聽到康汝飲對癌症病患有很好療效,他哽咽地說:「因妻子王文華去年的這個時候得到癌症往生,當時可能也不知道有這個訊息,或是最近才研發出來的產品,所以沒機會讓她嚐試。如果,文華有更好的福報,現在還在的話,就能嚐試『康汝飲』這種保健治療的方式……」

◎素救地球 淨零急需實踐行動

緊接著,宗教處同仁邱國氣分享「最大的供養」,全球氣候變遷溫度日益升高,導致海平面上升,很多地方越來越多的生物無法生存,原來一切都是口欲、貪吃所造成的結果,最大的供養,就是把嘴巴守好,肉食會影響到生活的環境和氣候變遷。

上人說:「素食,是靈方妙藥!」 從小扎根從家庭出發,大家一起來吃素救地球!
受證二十幾年來,一直承擔組隊長、當幹部,今年則投入培訓委員的志工陳金柱分享,「聽了邱國氣說明如何節能減碳,唯有降低口欲並推素,才能降低地球的碳排放。」

另外從影片中,了解2025年要達到地球降溫2℃的目標,故目前刻不容緩就要推廣素食,植境平台餐點是值得大力推廣的一項。邱國氣深入淺出的道出地球暖化的嚴重性,使得身為學員的他,覺得更有責任跟著一起去推素。

下午課程,由志工陳哲霖說明「淨零永續從綠生活開始」。他提醒所有培訓的學員和在場的慈濟人一定要知道,當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示警,「氣候變遷」已成為「氣候危機」,「全球暖化時代告終」接下來步入「全球沸騰時代」。

陳哲霖以專業和豐富的經驗,用簡單易記的口訣加上動作,教學員們如何實踐「淨零永續從綠生活開始」——認識改善氣候警鐘的「3心、6綠+5R」新生命線口訣內涵,推廣人人簡約、知足的綠生活,進而行善擴大愛。最重要的是「知道」並且「做到」,才可以避免成為氣候難民,才能有一個安全的地球、安心的未來。

◎終極責任 守護地球你我開始

學員劉純蓮,個性開朗活潑,很健談,專注聽著臺上講師敘述:「地球災難倒數!紐約市中心『氣候時鐘』的顯示,比你的想像更接近!」她認為氣候變遷會影響生態及農作物生產,糧食減少,造成食物鏈等損害,農產品種不活,最後因為沒糧食可吃,讓人心中無限的惶恐……。

上完課後,她心有感悟,認為淨零永續必須從綠生活開始。落實節能減碳,多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生活環境空間舒服就好,不一定要開空調冷氣,省水、省電,減少排放二氧化碳,是大家必須遵守規則。劉純蓮每周三都去做環保,落實環保站社區化,而母親也是環保志工。從分類中體會到,「發揮物命即能減碳,達到做環保愛地球的真諦」。

課務團隊志工吳鬚桃,為了將志工陳哲霖分享的環保課做連結,特別安排分站遊戲——「永續淨零綠生活」、「愛地球即刻行動」、「永續淨零好吸力」、「淨零永續從心開始」等四個環保闖關體驗,讓學員知道三心六好,能簡約知足擴大愛從「心」開始。

來自嘉義市的學員黃淑真說:「我最喜歡第一站永續淨零好吸力,加入慈濟後,我的生活就改變了,不但力行節能減碳,家裏冷氣溫度由二十四度調高到二十七度。電費有明顯節省降下來,冷氣溫度調高並沒有睡得不舒服,雖然身旁人說七月份的高溫讓人受不了,其實只要每人盡一點力量,溫室效應就不會這麼高。」

黃淑真也改變飲食習慣開始茹素,還影響到周遭的朋友,現在聚會時,朋友不僅會為她準備素食,更慢慢地認同一起吃素,這是她最歡喜的一件事。綠生活對她來説一點都不困難,反倒印證靜思語「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蔬食簡約你我都做得到。

培訓學員透過課程學習,瞭解到全球在極端氣候變遷下,地球不斷地受毀傷,該如何保護地球,讓資源永續,人民生活安居樂業!相信唯有全民環保意識提升,力行節能減碳,才能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這是生活在地球上每一個人該有的責任。

圖左 :志工林土金(左一),很用心聽著林院長分享且努力作筆記,講述醫療的新知識及本草飲研發出新的成果。[攝影者:官玉純]
圖右 :宗教處邱國氣分享「最大的供養」,如何節能減碳,唯有降低口欲並推素,才能降低地球的碳排放。[攝影者:王章伍]

圖左 :培育團隊志工陳金柱,透過課程了解2025年要達到地球降溫2℃的目標,目前刻不容緩就要推廣素食。[攝影者:官玉純]
圖右 :課務團隊為了將志工陳哲霖分享的環保課程做連結,特別安排分站遊戲。[攝影者:王章伍]

圖左 :透過環保闖關遊戲,讓學員知道三心六好,能簡約知足擴大愛從「心」開始。[攝影者:郭明娟]
圖右 :學員劉純蓮(左二),上完課後心有感悟,認為淨零永續必須從綠生活開始。[攝影者:王章伍]

圖左 :學員黃淑真(左一),加入慈濟後,她的生活就改變了,不但力行節能減碳,也改變飲食習慣開始茹素。[攝影者:王章伍]
圖右 :慈濟花蓮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以《能醒能走》一書與學員共分享。[攝影者:官玉純]
圖左 :活動課程圓滿後,講師、培育團隊與培訓學員們合照留念。[攝影者:官玉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