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黃龔秀瑛回首過往 盤點做慈濟的體悟

黃龔秀瑛回首過往 盤點做慈濟的體悟

E-mail 列印
慈濟人文真善美的前身,稱做文宣,您知道當年宅在家的家庭主婦,還沒有電腦輸出的年代,毫無美工背景下,接到慈濟文宣組長時的滋味嗎?身為五個孩子的媽,又如此心繫孩子們成長階段的教育,究竟黃龔秀瑛(慮理)三十 多年前,如何跨出家門做慈濟呢?

◎喜見慈濟老友 話從前

「精舍也是這樣,把這些菜梗用機器切碎做堆肥,所以我就都學起來跟著做。」慈濟志工黃龔秀瑛在自宅,切著自家種的番薯葉梗,長年身受花蓮靜思精舍生活的影響,自覺萬物皆有用處,絲毫都不能浪費。

黃龔秀瑛每天踩在斜坡道拔草,沒想到半個月下來,驚覺腳踝怪怪的,心想應該沒啥大礙,會自己好吧!一個隨意的日常舉動,沒想到竟在八、九年後出現後遺症,她除了針灸、推拿,還去西醫就診,最後選擇開刀治療,在家休養期間,上下樓梯不慎一個踩空,手竟也骨折受傷。

2021年10月16日早上,黃龔秀瑛自宅內部,正進行著裝設電梯工程,機具敲敲打打。眉開眼笑地歡迎一群慈濟資深老友前來家中探望,「我在慈濟真的很鈍拙,怎麼今天會那麼多人來看我?」黃龔秀瑛自嘲地說著。握著身旁志工林淑娟的手,黃龔秀瑛說:「這位啦!這位幫忙我最多。」

黃龔秀瑛想起過去擔任和氣組長的林淑娟,總是在她身體微恙時,輕聲細語的噓寒問暖與探望。她說:「擔任志工的日子裡,淑娟師姊總是真誠陪伴,很照顧我。」一旁的林淑娟羞澀的聊著說:「我們都是1989年進來慈濟的,只是我比較晚受證,我的委員號是三千一百號,龔師姊是兩千五百八十七號。」

一旁的好麻吉陳薛玉就聊起當年經由黃龔秀瑛的一位好友,介紹她去收黃龔秀瑛的功德會會款。陳薛玉笑說著:「當時她就住我們家後面而已,很近啦!所以去菜市場時,就會順道轉進她家聊聊。」每天三不五時的登門造訪,1941年生的黃龔秀瑛和比她大一歲的陳薛玉有了好交情。

在黃龔秀瑛面對人生低潮時,陳薛玉用佛法滋潤她的心,兩人形同姊妹般地無話不談,一趟花蓮精舍行,黃龔秀瑛漸漸地成了陳薛玉做慈濟的幕後。陳薛玉歡喜地說:「我當時就看好她,於是就鼓勵她成為委員,接下來就把她推出來做委員了!」並說著,「我們現在鯤鯓環保站,也是要感恩龔師姊一家人提供出來,讓大家使用。」

黃龔秀瑛雙手直搖,鄭重地說:「千萬不要這麼說,放著,也是長草,搞不好還會讓環保局開罰。」她的先生黃士銘則說:「那也是一種因緣啦!」陳淑娟則笑著補充說:「龔師姊是勇敢隊的喔!一般人文真善美的工作都非常繁重,但是不懂的人,就比較敢衝!後來人文真善美做完,她還接骨捐區塊。」

「沒有、沒有……」黃龔秀瑛雙手直搖,急忙地說著:「不是人文真善美,是文宣而已,當時宣布還要去花蓮開會上課、受訓,學什麼、什麼的,我就說我沒辦法時常那麼多天在外停留,因為我還有一個家庭,先生吃素需要有人料理烹調;女兒雅萍不便於行,也需要我載,所以才改接骨捐。」

「當時因為吳春桂師姊要到精舍出家,於是在會議上建議說,由黃龔秀瑛來擔任骨捐這一區塊,因為這部分必須要有責任感,還得說服對方的能力。」黃龔秀瑛回憶說出當年承擔臺南區骨髓捐贈宣導負責人的因緣。

◎接下文宣任務 愚勇向前衝

「我們當時做文宣,什麼都要自己來,一些紙、筆……零零總總的費用都可以請款,可是我們都沒有,自掏腰包歡喜去付出。」黃龔秀瑛回憶說:「當時文宣下面還有攝影組,記得當年洪高濱師兄來找我,那時我應該做文宣做了兩年,要邁入第三年,他是攝影組,說他的攝影機就是那麼小,沒辦法再進一步發揮,我跟他說,既然您有心要做,沒關係!買就好,我想辦法!」

憶及當年唯一一次做文宣,她跟大家商榷金錢的事,也說起當年慈佑幼稚園搭鐵架,利用旁邊的空地當臨時歲末祝福的場地。當時正值臺南區首次的歲末祝福,場地單調沒有什麼裝飾,若可以懸掛一些燈籠,增添年節氣氛該多好!她說:「當時覺得用買的一定很貴,於是開會中提議,希望能請人用紙板開模做燈飾,再請法親們認購義賣,沒想到大家紛紛響應下,也讓歲末祝福現場增添許多熱鬧與喜氣。」

黃龔秀瑛閉著眼睛憶起往事,說著當年在志工吳達雄家開會,志工分成四組認養十二個功能,僅剩下財務和文宣沒人要做,突然間宣布由邱惠真當財務,後來她也被點名,必須出來擔任文宣組長。

當下黃龔秀瑛很錯愕,心情更是極度恐懼,就跟在場的組長王貴美推託說,「啊,我又不識字,這個我不會啦!況且我還有一個家庭需要照顧,不要啦!」當時王貴美快速回應她的說法,「不會啦!我會幫忙妳的,況且女兒雅萍現在也不用妳那麼操心。」她說出自己當年被半推、半就承擔的複雜心情。

雖然志工王貴美承諾要做後盾,但是,那時王貴美擔任教職很忙,而且活動壁報也不知從何做起,龔秀瑛邀約邱春月、莊居士的小姨子(阿敏)等,擔任文宣組長二、三年,一起努力。第一次就是用壁報紙做義賣活動,為了做得更好,經常一部車就直接到臺中或高雄的靜思堂去取經。

憶及過去,對於一般的活動,黃龔秀瑛會用厚紙板做底,貼上活動文宣,後來就用木板做底,貼上內容。她比起大拇指讚許邱春月,當時她可是最佳副手,同時有一副好頭腦,看過的《慈濟道侶》哪一期的內容有什麼,過目不忘、倒背如流。

「邱春月會將這一期道侶與前幾期的道侶結合,文宣的內容就這樣產生。」黃龔秀瑛述說文宣內容常常要從慈濟源起做起,到支援活動看板,回想當年真的什麼都不會的情況下,她說:「POP我不會寫,所以都去找陳義泰的女兒陳美玲寫,若要寫毛筆字,就去找蔡柏洲寫。」又說:「當時就拿著《慈濟道侶》裡的內文,和《慈濟月刊》拼拼湊湊,壓力真的很大,再來演變成電腦輸出後,就沒有手寫這種事了。」

◎女兒無常示現 牽引慈濟因緣

黃龔秀瑛接觸慈濟是因為二伯黃國珍的結拜兄弟莊先生引進的。當年黃龔秀瑛因為大女兒黃雅萍高中畢業後,在補習的路上車禍入院,傷及中樞神經,重度昏迷下,病況被判定很不樂觀。在醫院照顧女兒時,黃龔秀瑛就會誦經迴向,但二、三月天氣很冷,加上先生工作回家,到醫院的時間已晚,每到日落黃昏時,黃龔秀瑛就會不寒而慄。

因為疼愛女兒的她,總是驚覺一股無形的力量,在那個時間點就會來到,她說著,那是一個穿著中國服的黑影,他總是擦身掠過女兒,然後迅速到長廊外的化妝室就消失。眼眶泛淚的黃龔秀瑛說:「當時就怕雅萍這孩子,在她生命垂危之中,那個無形黑影就這樣地把她牽走……所幸女兒昏迷了三十八天才醒過來,雖然沒有叫媽媽。」

女兒的一場大車禍,撕裂了黃龔秀瑛的心,她沒日沒夜地隨伺在旁,醫護叮囑得用熱毛巾熱敷並按摩,才不至於讓筋骨僵硬掉,從滾燙的水撈出毛巾,涼了立馬就更換,雙手就這樣不間斷地反覆著做,絲毫不敢停歇。莊先生夫妻時常到醫院探望黃龔秀瑛,並希望她能稍作休息,黃龔秀瑛分享:「當時大家都在家看電視劇《楚留香》,莊先生夫妻倆犧牲看劇的時段,到院來頂替我,要我好好地睡一覺。」

黃龔秀瑛害怕擔憂的心顯露於外,這樣的情況下莊先生夫妻提及:「要不然你就來繳交功德會!」於是牽起她和慈濟的因緣。「您怎麼不帶她去走一走,她每天總把眼淚當飯湯喝?」黃龔秀瑛的先生黃士銘向莊太太提說。那時莊太太就提議到花蓮走走,並介紹陳薛玉讓黃龔秀瑛認識,當年陳薛玉和第四組的組長蘇美華帶著黃龔秀瑛到花蓮靜思精舍參訪。

而黃龔秀瑛心中懸念的是女兒黃雅萍的未來,她希望女兒能有因緣回到精舍出家……「上人實在很偉大,一位瘦弱女子可以從無發展到有,其過程真的很艱難,況且我還看到常住師父他們,既使豆漿滴到桌子上,也會用饅頭吸起,沒有一丁點的浪費。」回臺南,黃龔秀瑛將自己所見分享給先生聽。

描述著透過志工紀靜暘分享精舍生活的忙碌,女兒黃雅萍著實不適合到精舍過出家的生活。正值孩子生命垂危之際,又看見精舍生活如此克勤、克儉且克難,黃龔秀瑛對先生說出了心中想幫上人蓋醫院的心願,「若要捐五十萬,倒不如湊一百萬。」先生二話不說,馬上行動支持。

「不用寫資料啦!暗暗出去鬥跤手就好。(臺語)」黃龔秀瑛對陳薛玉說。陳薛玉則告訴黃龔秀瑛說:「不行!您不寫名字、不要收據,我們慈濟是不會收這筆錢的。」於是黃龔秀瑛用女兒黃雅萍的名字,捐了第一個榮董。從此聽了陳薛玉的話,開始收功德款。

沒想到才兩個月,就有會眾約定每個月都要捐五千元,黃龔秀瑛笑著說:「簡直比中愛國獎劵還開心,那種莫名的喜悅,真的無法形容。」她心想,上人蓋醫院急需資金,況且收到這筆善款,就代表外人對她的信任,也告訴自己,每天一定要更加努力,幫上人完成大願。

陳薛玉要黃龔秀瑛放下,對女兒不要心繫如此緊。黃龔秀瑛一面收功德款與人互動,又一邊得陪著女兒去社區附近的溜冰場做復健。黃龔秀瑛回憶陪伴女兒復健的過程,她眼底濕潤地說:「當時雅萍左腳得踩在我的右腳上,扶著欄杆一步一步重新練走路,一圈溜冰場正常人二、三分鐘就走完,我們母子倆可得走上一個多小時才走完,從手能擡起,到腳能開始動,這一段經歷過程畢生難忘。」

有次靜思生活營當副隊輔時,她和隊內的學員互動聊起往事,分享自己的慈濟因緣,很多人因此知道她的故事,很多善心且有心的學員受感動也捐了榮董,她這樣的分享引薦了四十多位榮董(慈濟榮譽董事)。黃龔秀瑛說:「我們的言行舉止也代表著慈濟,左鄰右舍都會看在眼裡。」她記得九二一地震那年,家裡客廳堆滿了棉被、營養品、尿布、奶粉、麵……那個月直接來繳功德款的會眾之多,也有捐榮董的,金額超過三百多萬元。

◎回首過往 盤點做慈濟的體悟

擁有五個孩子的黃龔秀瑛是位傳統型的家庭主婦,對孩子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心,因做慈濟而有了轉換。未入慈濟大門,對孩子的期望很高,黃龔秀瑛認為「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因此請家教課輔,儘可能的栽培孩子。入慈濟門之後,她相信上人所說,「把牽掛兒女的心放下。」她也領悟到兒孫自有兒孫福的道理。

「當時假日去訪視回來,看到先生和孩子們都平安且好好的,心裡的種種忐忑不安,就這樣一路慢慢放下,一直地跟著去做慈濟了。」黃龔秀瑛回想過去訪視都開車載志工們出門,常常一出門探路找案家,都找得很辛苦,荒郊野外無人所到的路程,到現在都讓她記憶猶新。她想起志工連林賽花當時就這一點,還在會議中提出,郊區是否由男眾負責路程的建議。

談到骨髓捐贈宣導區塊,黃龔秀瑛回憶當年,還得去婦產科去收臍帶血,通常早上六點早餐煮一半,就得匆匆出門,十一點多甚至下午一點才回到家吃早餐,是常有的事;產婦在臺南縣生產,就得到那邊去收集,趕在二十四小時內將臍帶血盒,空運寄回花蓮的臍帶血庫進一步檢驗,才算完成任務。

黃龔秀瑛分享:「幫捐贈者燉補湯,陪伴捐贈者到花蓮,然後回臺南……不僅是花時間,志工們自費付出,心甘情願且歡喜滿滿。」盤點自己走過的慈濟路,她坦承地說:「那段日子真的很忙,也很充實,通常早上出門,晚上就到了,睡一覺,精神百倍又趕著一天生活和慈濟大、小事。」

「說實在的,能和大家一起做慈濟,最先要感恩先生的護持,是他給我依靠,也讓我無後顧之憂盡情揮灑的空間,他是支撐我做慈濟的堅強後盾。」黃龔秀瑛還感恩大女兒黃雅萍,因為女兒的無常示現,讓她有因緣加入慈濟,人生一路走來,是慈濟眾多家人的成就,讓她有勇氣突破自我對孩子的束縛,勇敢踏出家門,跟著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情。

圖左 :志工黃龔秀瑛(後排右二)在2002年,參加花蓮靜思堂舉辦的雲嘉南區靜思語教學研習營,與德宣師父和志工林淑美(後排左二)和學員們合影。[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慈濟骨髓捐贈中心主任李政道博士(前排左三)造訪臺南,當時由臺南區骨髓捐贈宣導負責人黃龔秀瑛(前排左二)接待,並到連四川醫師(前排右二)家中拜訪。[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黃龔秀瑛(左三)擔任臺南區骨髓捐贈宣導負責人,陪著捐贈者黃玉鈴(左四)到花蓮慈濟醫院捐髓後,再到靜思精舍接受上人祝福並參訪。[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慈濟周年慶,大家一起相約回花蓮心靈的故鄉,志工們見到德融師父,歡喜留影。(右起,黃龔秀瑛、張淑珠、黃秀靜、陳碧華)(左起,林麗雲、胡淑照、蔡玉鳳)[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黃龔秀瑛(中)在自宅,和慈濟一些資深好友,話說當年一起做慈濟的美好歲月。(左起,林淑娟、黃龔秀瑛、陳薛玉)[攝影者:鄭素貞]
圖右 :資深志工們到黃龔秀瑛師姊家中進行法親關懷。(後排右起,林淑娟、馬秀珠、吳靜蓮、雷晚珠、黃富美)(前排左起郭永福、黃龔秀瑛、黃龔秀瑛的先生-黃士銘、陳薛玉、林芙蓉)[攝影者:鄭素貞]

圖左 :當年回精舍參與生活組,就像回娘家般自在喜悅,志工們歡喜親近德慈師父。(前排左起,黃阿金、黃龔秀瑛,賴金美);(後排左起,王雪真、盧秀李,郭慶秋、黃炎秋、林阿香)、陳桂眉(後排右一)。[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志工黃龔秀瑛(左一)在1999年臺灣九二一大地震後,隨著慈濟志工們捧著愛心箱,到街頭募心募愛。[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黃龔秀瑛(慮理)在自家切著番薯葉梗準備堆肥,沒想到真善美志工的造訪,讓她透過早期做慈濟的相片檔,說出三十多年前投入慈濟的點滴。[攝影者:徐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