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暑期營多元設計 創意學習增幸福

暑期營多元設計 創意學習增幸福

E-mail 列印
「哇!機械人來了。」

「好大臺喔!」

「可以玩嗎?」

當2023年區域賽獲得「冠軍聯盟」及「工程啟發獎」,且在美國休士頓總決賽獲得「工業設計獎」的機器人被搬進慈濟臺南新營共修處佛堂時,學員那聚焦 的眼神充滿好奇,此起彼落的驚歎聲不斷。

臺南市新營區兒童暑期營因疫情停辦兩年,終於在2023年7月29、30日舉行。然而十級強颱「蘇瑞芮」的逼近,南部各縣市宣布停班停課嚴陣以待,周圍強大氣流為南臺灣帶來豐沛雨量。幸好逐漸遠離,得以讓兒童暑期營如期舉行。

◎科學好玩 學習解決能力

由南科實驗中學蔡汶鴻老師帶領的FRC 6998 Unipards,是由一群熱愛機器人的高中生所組成的團隊,他們將此次海外參賽獲獎的機器人搬至新營共修處活動現場,讓孩子們有機會接觸,並傳遞STEM教育(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以及FIRST精神(學習與分享)的概念。

蔡汶鴻老師特別對學員表達:「科學是透過不斷實驗測試,在錯誤中修正得到的結果,所以做任何事不要怕做錯。」

接下來,進入眾所期待的遊戲,首先以三個人一組,紅、藍兩隊競賽進行篩選。運用日常隨手可得物品,以三條繩子、一條橡皮筋和一個杯子,三人在不同方位各拉一條線,利用橡皮筋伸縮特性合力將杯子套住,放置在規定的位置就可以得分。蔡汶鴻老師希望學員能瞭解「合作」的精神,因為任一邊的力道不均,都無法將杯子套牢與鬆開。

以得分最多的組別,進階參賽操作機器人的機會,因此每組無不卯足精神全力以赴。各隊在旁觀賽的學員,傳出加油、緊張的吶喊聲不絕於耳——拉大力一點!不對!要往右拉!要放下來呀!快!快!再下一個……遊戲看似簡單,在拉線高度和橡皮筋大小控制,必須透過三個人的合作和默契,才能順利將杯子套牢。

在經過一番競賽,兩隊推派得分最多的組別,由FRC 6998的成員指導操作機器人。被啟動的機器人,要將方塊放置能量椅上,熱閙聲音再度掀起沸騰——夾起來!夾起來!放這裡就好!學員緊張地喊著:「往前!往前!」活動中帶動學員合作精神,也增加了團隊參與的榮譽感。

帶隊參與多次比賽的蔡汶鴻老師將經驗分享給大家:「比賽前互相討論很重要,才不會在比賽時跟盟友意見不合。而跟你競爭的對手不是永遠都是敵人,有時也可能是合作的伙伴。」可見任何比賽,都是在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互動的合作精神。

◎快不快樂 不在擁有多少

對「生命」意義還處於懵懂的年紀,如何讓學員能了解,進而懂得珍惜生命?講師宋李素敏向學員提問:「如果有人沒有手、沒有脚,他會快樂嗎?」

學員踴躍回答:「不快樂!」

「生活會不方便!」

「不能出去玩。」

當學員看著影片中沒有手脚的生命勇士,不受限地快樂生活,被感染著開心的笑容,卻也顛覆了固有的思維。而當同樣的問題再次被問及,學員的答案就和原先的不同了。

「人快樂、不快樂!不在於有沒有雙手雙脚。」宋李素敏老師再提問:「那快樂來自哪裡?」學員看完影片,從中有所了解,紛紛舉手表達——「自信」、「他願意嘗試」、「他不放棄」、「給自己很多機會」……

當沒有了雙手,該如何穿上襪子?用嘴畫畫或寫字容易嗎?眼睛是靈魂之窗,視茫茫閱讀的感受又是如何呢?只有單手又該怎麼穿衣服……或許對四肢健全的我們而言,都是再簡單不過的動作,但對被拆翼的人來說,又該如何面對生活?說得再多,不如讓學員親自體驗才能了解。

學員將不同的體驗所面臨的問題,不斷分享有趣的內容:「嘴巴要用力咬住筆會酸、很累」、「要固定紙張很困難,紙會跑掉不能畫」、「脖子和頭要跟著晃動才能畫」、「咬著筆太久,口水會滴下來」、「沒有手,很難穿衣服和襪子,會很累」、「眼睛看不清楚時會害怕」……

宋李素敏老師引導學員將內心感受說出來,當在面對困境,能懂得如何去應對挫折的存在,更能將心比心的換位思考。

「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你會願意協助的,請舉手!」全場的學員都踴躍舉手,表示樂意主動幫助他人。透過學習,學員能了解「人不在於他擁有什麼才會快樂,而是怎麼運用所擁有,而加以發揮才會快樂」。

◎實作DIY 快樂在創意中

「家中的筆是否容易散落在各角落?讓我們來把書桌變整齊。」志工陳寧吉利用回收硬紙板、CD教學片,加上學員創意繪圖,「巧手變變變」做出自己的筆筒。有學員喜歡蒼鼠,但家人禁止她養寵物,就畫出心中蒼鼠的模樣放在書桌上,不用養也能天天跟蒼鼠在一起了。

學員個個創意十足,鄭天予一面畫一隻鯊魚頭,另一面畫著蜜蜂尖尖的尾巴,他說:「鯊魚的『鯊』與『儍』發音類似,蜜蜂的『蜜』與英文『B』音相似,結合就是『儍B』,就是很儍的意思。」透過實作的巧思,學員個個展現具有獨特的筆筒。

另一堂DIY動手做「蔬食手捲壽司」,由隊輔媽媽在旁陪伴指導,讓學員親自將胡蘿蔔、小黃瓜切條,四季豆川燙等。當所有食材備齊,海苔鋪平一一放入食材捲起來,平日少有機會接觸烹飪的學員,切出來的胡蘿蔔大小不一,也有海苔包不住食材而掉落在盤子內的……

學習過程中,學員忙得不亦樂乎!有懊惱聲、也有歡笑聲。把不成型的手捲捏在手中,面對自己做出來的點心,學員一點也不在乎外觀如何,津津有味地品嚐著。

◎環境改變 來自人人行動

「龍與海龜」的故事——在海中有一隻龍與一隻龜不期而遇,又分開了,經過一百年再度相遇。老海龜好奇地問龍:「你怎麼都不會老?」志工吳鬚桃講述的「龍」,原來是人類製造出來的「保麗龍」,對大自然環境的破壞已超出你我的認知,為了地球的永續美好,環保回收教育「落實」很重要。

課務組設計的闖關遊戲,以順口溜讓學員記得通關密語——愛地球很簡單,口訣一三五,一是一筷省水,珍惜水資源;三是蔬食三好,身體、動物、地球好;五是隨身攜帶五寶:手帕、袋子、杯、碗、筷,地球沒煩惱。

「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影響力。」講師王月治告訴學員,動物跟人一樣都想活下去,而動物對人而言,不只是食物的關係,牠們有感情、有想法,也很想跟我們做朋友。只要用平等心對待所有動物,動物對人類有很多的幫助,例如花需要蜜蜂授粉,才會結出果子,生活中,我們要多蔬食、少吃肉。尊重生命從心出發,覺醒是改變的起點,做任何事都會回到我們的身上。

「生命因利他而豐富、美麗。」講師黃秀菊述說早期慈濟志工以日存五毛錢助人,到現在一點一滴累積救助貧困的故事。透過影片,有一位家中沒有自來水的國中生,每天他要來回挑水供家裡使用,因不善於整理家務,導致雜物堆積而造成異味,沒有鄰居願意接近他們。後來慈濟志工去幫助他們整理環境,改善了他們的生活,這位國中生因此打開了心門而不再自卑。

「當有人處在黑暗中,我們點一盞燈,讓他從黑暗中走出來,幸福的人多了,不幸福的人就少了。」講師黃秀菊勉勵說:「不要小看個人的一點點作為。」

就讀國二的廖庭誼同學,陪伴妹妹來參加暑期營,他感動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去完成的理想,如果每天捐一塊錢,一個月就有三十元,就可以幫助別人。」

兩天的暑期營課程,在工作團隊用心規劃下,使盡全力蹦出新點子,無非是想讓參加營隊的學員,從「寓教於樂」中學習到不同的領域,更豐富暑期生活。

圖左 :拿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當教材,讓學員透過合作,在緊張的競賽中玩樂翻了![攝影者:梁啟興]
圖右 :DIY變變變,學員專注投入在創意繪圖中,完成屬於自己的筆筒。[攝影者:林柔媫]

圖左 :當沒有了雙手,該如何完成平日簡單的穿襪動作,透過體驗學員學習到將心比心的感受,與面對問題如何去解決。[攝影者:梁啟興]
圖右 :透過小小針孔讓視覺如視茫茫,看不清楚時學員會感到害怕,也讓平日習慣看3C產品的學員有所警惕。[攝影者:梁啟興]

圖左 :口足畫家的養成所歷經的辛苦,學員從實務體驗中了解到自己有手有腳的幸福感。[攝影者:梁啟興]
圖右 :「愛地球很簡單」透過闖關遊戲,簡短的順口溜讓學員容易記得通關密語,也讓學員能從日常生中做起。[攝影者:林柔媫]

圖左 :志工黃秀菊透過影片觀賞,提出問題與學員互動,引導「生命因利他而豐富、美麗」的意義。[攝影者:林柔媫]
圖右 :司儀林素蓮與學員互動分享兩天的暑期營,帶給自己有什麼學習與感想。[攝影者:梁啟興]
圖左 :學員DIY動手做蔬食手捲壽司,由隊輔媽媽在旁陪伴指導,讓學員親自將胡蘿蔔、小黃瓜切條,四季豆川燙等,平日少有機會接觸烹飪的學員,忙得不亦樂乎。[攝影者:梁啟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