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化「怨」為「願」 恩愛夫妻同船渡

化「怨」為「願」 恩愛夫妻同船渡

E-mail 列印
「我由衷感恩上人留一個位子給我,現在我的心富足了!」翁麗玲臉上洋溢著笑容說。

「你永遠不懂我的心,你對這個家到底付出多少?」「你一點都不體貼,總是忙著工作、交際應酬,連生小孩都沒辦法陪在我身邊……」 換作是以前的她,一提到先生,卻有滿腹的委曲……

◎把握因緣 慈濟列車來了

身為警察局偵察人員,陳宏成需要出勤務維持治安、稽查刑案、打擊犯罪,面對出生入死的工作,壓力之大非局外人所能想像。經常在出勤務後的空檔,同事們邀約他一起泡茶、聊天、喝酒、打牌⋯⋯透過各種娛樂來舒壓,這也是他認為理所當然的休閒活動。

在一次打牌贏錢後,朋友竟然說要向他收善款?在好奇心驅使下,一問才知道,原來這些善款是要交給慈濟做善事用的。豪氣的他,立刻發心每月捐款五百元跟著做善事。

捐款一年多了,陳宏成還是不明白這些善款去到哪裡?剛好小隊長的太太劉寶元是慈濟志工。就為了要讓他更深入認識慈濟,於是在1996年慈濟三十周年慶時,劉寶元特地邀約陳宏成和太太翁麗玲及孩子,一家五口搭乘慈濟列車到花蓮參訪靜思精舍。

翁麗玲心想,真是太好了!因為先生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機會帶家人出遊,趁著這次機會,她抱著旅遊的心態,快樂地坐上遊覽車到花蓮。

一路上,慈濟志工熱情地招呼款待,並透過影片來介紹慈濟,說明證嚴上人有三願「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這讓陳宏成不禁懷疑,「哇!這個師父的心好大!要『淨化人心』有那麼簡單嗎?」這跟他所認知的宗教團體大都是遠離人群、獨善其身大不相同。

又聽說上人的理念是「社會多一個善人,就會少一個壞人。」而警察的職責是「在未犯罪之前先預防犯罪。」這跟警察抓犯人,讓他「更生重新做人」的道理相似。正因為這一點,陳宏成發願,「如果回到花蓮能夠見到上人,我一定加入慈濟。」

來到靜思精舍,走在「慈誠大道」上,迎面而來的是一群身穿慈濟制服的志工,還有精舍常住師父陪伴。當兩隊伍迎面交會時,突然聽見有人喊:「頂禮上人!」陳宏成還搞不清楚狀況,大家都跪下來了,唯獨他還站著,瞬間被旁邊的人用力往下拉,他也跟著跪了下來。

起身後,他親眼目睹上人親切地摸摸孩子的頭,完全不失莊嚴的形象。接著,又看見志工們穿著整齊的制服,面帶笑容、親切地幫訪客提行李,與他每天所要面對的「犯人」相較之下,感覺這是一群善良的志工,進而心生歡喜!回到臺南,他即刻報名參加培訓,兩年後受證成為慈誠隊員。

◎夫妻失和 幸福家庭沒了

陳宏成因工作交際應酬,又加上作息日夜顛倒、三餐不定時,煙、酒、檳榔不離身,如此惡性循環慢慢累積,已造成他身體的病痛。而「慈濟十戒」中的一戒「不抽煙、不喝酒、不嚼檳榔」,明知這些不好又會傷身體,但他一時之間還無法完全戒掉。

翁麗玲有幸跟著先生同搭一趟「慈濟列車」,經志工介紹,得知慈濟從慈善開始,靜思精舍不接受供養,「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切都是靠自己。回來後,她的善念被啟發了!常利用在家做手工的空檔做慈濟事,當時的大型義賣活動也有她付出的身影,二十幾年前,她也曾到過大灣環保站做環保……

雖然她一邊做志工,一邊又得面對生活上的種種壓力,外加不善於溝通的個性,一度讓家庭陷入危機。而當時親人都住臺北,她因嚥不下這口氣而負氣離家,跑去臺北投靠姊姊,只因心中「怨氣」難消!她要勇敢做自己,索性連慈濟事也不做了。此後一段時間,她的生活完全脫軌,外加最愛的母親和姊姊在一年半內相繼離世,無常示現來得太突然,讓她沒機會道別,經常活在自責、懺悔中。

幾年之後,個性固執的翁麗玲,輾轉又回到臺南,經過一再冷靜的思考,「是我讓家庭不圓滿,是我自私不夠好……」即便心生懺悔,但面對先生,她仍無法完全放下心中的一股怨氣,兩人過著形同陌路的生活,看在孩子眼裡總是難過不堪。

◎職場退休 用心做好志工

2014年,陳宏成從職場退休,或許是因緣來了,漸漸地在不知不覺中,他發現「香煙」怎麼變得這麼臭?一聞到他就頭痛、想吐。「酒」喝起來為什麼變得如此苦辣?跟他以往「喝得醉茫茫」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從此,他決定要斷除過去所養成的不良習性和壞脾氣,並且開始茹素「長養慈悲心」。

觀看大愛電視臺的節目,讓他了解到,地球環境的變遷急迫需要大家一起來守護,進而促使他找到崇善環保教育站。

「先生!請問你要做什麼?有什麼事嗎?」初次踏入崇善環保教育站的陳宏成,面對迎面而來的環保志工劉慈真很有禮貌的問候,他輕輕地回答:「我是慈濟的慈誠隊員,想要來做環保。」

「非常好!我們正需要你,因為有一位志工因故無法再繼續幫忙做酵素,就由你來接手吧!」陳宏成完全沒有考慮,勇敢接下這項任務。從摸索中克服種種困難,順利完成天然無污染的「酵素」清潔劑,環保站經常拿它來洗手套、洗廁所都很實用。

每週一、三、五跟著環保車到定點收回收物品,陳宏成發現回收量不只沒有減少,每遇假日反而暴增,「這跟生活習慣有關係,因為許多人『喜新厭舊』,舊的還沒用完就買新的進來,不知珍惜資源。」陳宏成有感而發地說。

其實早在退休前,陳宏成就經常利用下班時間做慈濟的勤務,日子過得非常忙碌,也愈發覺「慈濟」是一個善的團體。在參與救災過程,讓他更能體會慈濟自主動員的力量、付出無所求的精神,有別於一般公家單位「只領薪水、依法行事」。「在助人當中,其實我也是在幫助自己,從中讓我學到一些技巧,對我個人的生活習慣是有幫助的。」陳宏成說。

◎虔誠告白 知懺悔得清淨

「女兒都結婚了,難道要一直這樣下去嗎?最愛的親人都往生了,要一直活在懺悔中嗎?」「該是放下自尊、把裂痕補滿,給孩子一個圓滿的家。」翁麗玲反覆思考,終於願意給自己一個補償的機會,除了低聲下氣向先生道歉,還意外得到一個最正向的回應:「可以!但唯一條件就是,妳要認真做慈濟。」

虔誠的告白,翁麗玲放下了多年來對家庭的虧欠與不安。她不再執著,於2022年3月份再度披上灰衣白褲重新報名見習課程,2023年與先生攜手參加培訓。透過慈濟月刊、聽上人的法,她認為應該把時間拿出來布施,每星期有二至三天的時間到環保站做分類,這讓她覺得安心、有付出就有歡喜心。

「當我們一根手指指著別人時,其實還有四根手指頭是指著自己。」翁麗玲用不同視角重新看待先生,發現,「他是多麼認真的一個人!對外努力勸募,不好聽的話少了,脾氣也變好了。」所以她會更加用心學習,慈濟的慈善、教育翻轉了許多苦難人生,而上人的身教令她敬佩!「講的話要能讓人聽得進去,必先把自己的習氣修正好,才能彎下腰向別人募心、募愛。」

「經過見習、培訓,這位求好心切、追求完美、脾氣不好的『牽手』,能在面對境界來時,彼此溝通、化解誤會,進而改變家庭氛圍,不再把不愉快的事情放在心上。」看到太太的改變,陳宏成喜在心頭!

但他也不忘檢討自己,「當然我也是個粗線條的人,不夠用心,現在只要太太指點,我就會去做。」常聽上人說,「別人輕輕一句話,不要重重地放在心裡。」他很感恩能在志工團體中互相學習,「能好好說話,不再輕易脫口傷人。」

◎從心出發 夫妻用愛鋪路

走上臺,與上人面對面接受上人的祝福,陳宏成欣喜萬分!二十五年前受證「慈誠」時,他還在讀警專學校,無法親自領受上人的祝福,心中難免有遺憾!二十五年後,於今天(11/5)能與妻子翁麗玲一起受證「慈濟委員」,再度找回「初發心」;不但圓了心中的願,也是夫妻倆最感榮耀的一刻!

「透過培訓課程,從參觀各項功能的動態中,我更清楚慈濟四大八法;從閱讀上人的書籍,我更明白慈濟草創時期的艱辛。想做善事必先把上人的法『內化』,才能對自己的生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日日「薰法香」勤精進的陳宏成,無不希望能早日鋪好夫妻更完整的路。

「每個人一生中難免都會遇到逆境,我與太太之間透過彼此『共知、共識、共行』而有了最佳的選擇——回頭是岸,把握因緣成為上人的第一代弟子。」陳宏成認為,雖然本身的習性難改,但可以適時做修正。

陳宏成、翁麗玲歷經風風雨雨,之後能及時回心轉意、化解心結、共修和好,值得讚歎!又有上人的祝福、法親家人的關懷,夫妻倆歡喜一同登上慈濟法船、共渡彼岸,精進再精進!

圖左 :已受證慈誠二十五年的陳宏成,決定與太太翁麗玲一起攜手加入培訓委員行列。對他而言,這是重「心」出發,找回初發心;另一方面也是對慈濟脈動,重「新」打好基礎。[攝影者:侯慶宗]
圖右 :翁麗玲(中)走進慈濟修習性除「怨」意,現在心開了,「感恩上人留了一個位子給我,現在好不容易搭上上人開的法船,就是真的『要做、要做』才行。」[攝影者:侯慶宗]

圖左 :2014年陳宏成(左)從職場上退下,積極投入環保志業中。當時,透過大愛電視看見地球環境的變遷,真的需要大家來守護,進而走進環保站做環保。[攝影者:楊淑玫]
圖右 :翁麗玲自覺要把時間拿來布施,所以一星期有二至三天到環保站付出,這讓她自覺安心、有付出就有歡喜心。[攝影者:楊淑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