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培訓圓緣 展現人生蛻變與成長

培訓圓緣 展現人生蛻變與成長

E-mail 列印
2023年11月19日舉辦「雲林、臺南區委員、慈誠培訓圓緣」活動,慈濟大家庭又添丁了,多人多福氣!臺上的黃惠、林素香、杜秋霞、王大復、周銀財、戴淵等六位資深志工,將他們多年走過的慈濟歷程與之共同勉勵, 同時恭喜月初接受上人授證與祝福的新發意菩薩,共有二百三十一人參與。

「四神湯是誰要喝?」志工黃惠拋出問題問大家。「只要我們日日聞法、時時精進,透過別人的示現,反觀己心,所作所為都會有成長,成長就是自己的慧命,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即便面臨罕見癌症治療中,黃惠在言談中仍充滿正向思維。

◎心路傳承 同好的大家庭

「要怎麼人氣、道氣旺?」臺上有乎,臺下有應,彼此都是一種自我祝福。黃惠分享:「初發心要顧好,遭遇無法選擇,而觀念可以改變,只要我們都朝著正向,它皆是好因好緣,一切都是自己,秉持這個觀念,時時感恩都是一句佛號。」

志工林素香坦言在未進慈濟前,貢高我慢而不自知,不懂得柔軟心面對群眾,以往公事公辦,一臉不苟言談的與外隔離感。剛進入慈濟是邊做邊哭,因為要拔掉自己身上的刺好痛,但每痛一回,上人法水滋潤就好了。林素香展露笑臉分享:「現在每天充滿歡喜心面對每個人,靜思語不離身、不離心,時時顧好自己的一念心。」現在的她,一天不做慈濟都覺得浪費。

給人一種嚴肅感的志工杜秋霞,她柔和地叮嚀:「為何慈濟規矩特別多,是要我們做事用心在當下,把戒律放在行為上。」很多時候大家急著把事情完成,而忘了守住表達的語氣、聲色、動作,如活動結束整理場地,常發出疊椅子的聲響,坐火車時交談聲量影響乘客等,我們要謹記:「團體的美,來自個人的修養。」我們心中時時有戒,就不怕別人拿放大鏡看慈濟形像。

每當受邀出勤務,志工王大復都會說:「先幫忙排上。」那分心念,願力的牽引,如同有龍天護法總能排除困難而參與活動。「受證是菩薩的通行證,也是福報累積的開始。」王大復將體悟作分享:「捐錢越有錢,如井水會不斷湧出;捐時間越有時間,更加懂得善用安排。」作慈濟潛能的激發,良能的展現,悲憫心的啟發,感受人生的充實。

受證近三十年志工戴淵分享:「勇於承擔是成長的開始,『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悟中行』,秉持邊做邊整隊的單純心,歡喜的學習態度。」在生活中時時聽聞上人的法,印記在心中,轉念降伏自己的起心動念。

◎無私付出 歡喜心常圍繞

雲林縣新受證志工汪玉如分享:「會見習是因為想要了解慈濟,想培訓是因為看到師兄師姊很多感人的故事,人與人之間溫度的提升。」自參加見習課程開始觀看大愛電視臺,在每次聆聽上人的靜思語,「當生活中遇到問題,都能從中找到答案,越接近慈濟就發覺到要身體力行,了解到自己要再精進。」

深刻記得講師劉濟雨所說:「有心要做事,事情做不完。」有行動力的汪玉如思考自己能做什麼?就先從環保著手,在忙碌工作中排出時間到環保站做分類,她表示:「作環保時令人很開心,看到付出無所求是自己所喜歡的,感覺年老了也不會失智,在分類時要清楚類別才能知道放哪一邊,在環保站感受到更多有溫度的人事物,也在這找到付出無所求的真諦。 」

十月在花蓮尋根之旅時,汪玉如聽到「做慈濟要有使命」,她表示:「有使命就是無我,無我就會歡喜心地付出。」曾聽上人開示:「小愛充滿煩惱、大愛能輕安自在。」汪玉如期許自己能擴大愛,「因為自己是被感動到到這個環境,慈濟是動詞,感受到能承擔就是有用的人生。」

一樣來自雲林縣西螺志工李淑惠分享:參加訪視過程能體會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但遇到無常來,生活經濟或健康陷入困境,面對未來生活的惶恐,明天的希望在哪裡的無奈,「反觀我們此時是健康的,可以為別人付出,是非常有福報的事情。」

培訓期間李淑惠參與醫療志工的分享,服務時發現一位年長者顯得有些焦慮,得知因掛許多科門診,在等待領藥時怕時間延誤,搭不上回程的醫療車。李淑惠就主動協助聯繫,讓長者能順利領藥搭上車,她表示:「對我們來講只是舉手之勞,但對長者回報感激的眼神,感受到能為別人服務是很歡喜的事,更感恩能有健康的身體,可以去服務人群,自造福緣。」

◎參與慈濟 看見自己擁有

臺南市中和氣潘蓉萱在培訓這年中了解到慈濟的四大八法,感受到:「慈濟事要如實的做,將愛心啟發,在參加品書讓自己能了解經文內容,勸人向善、向正的靠近,與負面思想遠離。」因此,在參與環保、福田、香積、訪視充實的日子裡,體會到付出是快樂地。

朋友會問:「看你很忙吔!都在做什麼?」「做慈濟志工呀!」在朋友的好奇驅使,也帶動加入慈濟行列,一起來做慈濟事,因為慈濟是友善的團體,讓人想親近一起付出。

內向不善言詞的新發意菩薩沈小真,徐徐地分享:「因長期活動一個地方,很少出門與人互動的,在家人的支持進來慈濟大家庭,感受到溫暖與滿滿地愛。」人生因能付出而感恩,因利他而充實茁壯成長,要把握當下走入人群,是給自己的期望。婆婆時常鼓勵:「聽上人的話,對的事,做就對了,無需想太多。」是沈小真前進的指引者。

臺南洪淑玲從二十幾年前就已參加慈濟大愛媽媽,分享靜思語品德教育走入校園,她表示:「那時心中充滿疑惑,為什麼要當會員、委員?慈濟很多規矩、很麻煩。」在慈濟志工有溫度的陪伴給予善解與包容,逐步化解心中的疑問,願意跟著走菩薩道。在培訓的這一年,洪淑玲體悟說:「接觸訪視這區塊,反觀自己的人生故事又算什麼!那都只是小事情而已。」

受證時拿到委員證,上人賜予法號「懿訢」,洪淑玲念起來很好聽音同「一心」,她分享:「上人講到「一心」時,如同提醒自己要『一心向上 一心向佛』。」訢是「言」和「斤」的組合,講出來的話有如一斤重,洪淑玲有所領悟說:「知道自己講話很快,無形中就會傷到人,這法號是要提醒自己,以後說話時要謹慎。」

洪淑玲堅定地說:「受證後將在培育團隊學習,要把二十幾年來感受到的溫度,繼續傳承下去。」

◎愛的灌溉 小樹成長成蔭

「從與慈濟結緣的那一刻,就一直在培訓了!」聲音柔柔甜甜的楊子萲目前服務於慈濟中學附設小學部。她與慈濟的因緣很特別,因為不是慈濟家庭,卻因媽媽一場夢的指引來到慈濟中學就讀。楊子萲表示:「自己是一個幸福的孩子,很適合慈中的人文環境,就讀期間才了解慈濟這個團體,參與學校志工活動,聽了很多上人的故事。」

進入大學加入慈青社,跟著學長姊參與地方課輔班當志工,「當時覺得可以投入付出真得很快樂,畢業也學習如何陪伴慈青的學弟妹。」很幸運的畢業沒多久就能進入熟識的慈中工作,楊子萲表達:「喜歡這個環境,更喜歡孩子都說感恩,每次活動結束不是開檢討會,是開感恩會,在慈中都用很正向的方式來學習。」

學校定期有品書會,也會安排做志工和孩子一起參與慈濟的活動,楊子萲表示:「在這樣的環境薰陶覺得滿重要的,人在工作當中一忙一累就會想要脫離或想休息,因為在慈中工作可以常常受到薰陶。」雖然身分一直在轉換,但要做的事情一直都不變,「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培訓間參加很多活動,楊子萲坦言:「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免會起很多煩惱心,有時起了退轉的念頭,但幸運地身邊有很多善知識牽著,鼓勵著。」每次在答應參加活動後,「又會感受到付出的快樂和美好,學習有煩惱,心念一轉,一切都會變好。」

楊子萲分享自己的小故事:「第一次聽上人開示時,最喜歡聽到『多用心』,就是快結束了,就不用硬撐著不要睡著。到現在最喜歡得也是『多用心』,因為越用心投入做慈濟當中,越能聽懂上人開示的每句話。」在參與《無量義 法髓頌》入經藏演繹的一段話「何處祈求 何處現」非常感動,當有人需要時,慈濟人就會在那裡出現,謹記得「受證後不忘記初心,緊緊跟隨上人的步履。」

在活動最後,資深志工將剛受證新發意菩薩包圍著一個大圓,大家一起合唱〈一家人〉歡喜溫馨的氛圍圍繞每個人,大家有著同師、同道、同志向一起攜手行菩薩道的堅定心。

圖左 :臺上的黃惠、林素香、杜秋霞、王大復、周銀財、戴淵等六位資深志工(由左至右),將他們多年走過的慈濟歷程與新受證志工共同勉勵。[攝影者:李美蕙]
圖右 :雲林縣新受證志工汪玉如期許自己能將小愛擴大愛,因為她是被感動到這個環境,慈濟是動詞,感受到能承擔就是有用的人生。[攝影者:郭明娟]

圖左 :新受證志工楊子萲分享越用心投入做慈濟當中,越能聽懂上人開示的每句話。當有人需要時,慈濟人就會在那裡出現。謹記「受證後不忘記初心,緊緊跟隨上人的步履。」[攝影者:郭明娟]
圖右 :臺上資深志工用心分享,臺下勤記筆記,要將句句受用的話留下,在慈濟大家庭彼此相互學習與祝福。[攝影者:李美蕙]

圖左 :臺南市新受證志工沈小真(左)、潘蓉萱(中)、洪淑玲(右),培訓這年中了解到慈濟的四大八法,感受到慈濟事要如實的做,將愛心啟發,在參與環保、福田、香積、訪視充實的日子裡,體會到付出的快樂。[攝影者:郭明娟]
圖右 :一頭白髮的新受證志工高啟東,遇到境界懂得會轉念來調整心態,來慈濟學習到很多事,讓自己人生下半場學無止境。[攝影者:李美蕙]

圖左 :資深志工與新受證菩薩結緣「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從上人的日記中,日日以佛法耕耘心地,承擔耕耘天下大地的使命,去除心地雜草。[攝影者:郭明娟]
圖右 :在活動最後,資深志工將剛受證新發意菩薩包圍著一個大圓,大家一起合唱〈一家人〉歡喜溫馨的氛圍圍繞每個人,大家有著同師、同道、同志向一起攜手行菩薩道的堅定心。[攝影者:郭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