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珍貴的10c.c.血樣 為生命帶來希望

珍貴的10c.c.血樣 為生命帶來希望

E-mail 列印
2024年5月18日,歸仁區慈濟志工籌畫已久的「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在歷經申借場地幾番波折後,終於確定在社區的紅瓦厝國民小學的「風雨球場」舉行,一百五十位志工從場外宣導、場內引導、填表、覆核、抽 血……除此還有香積、福田、交通等功能動員,大家各司其職,就為了募集建檔「血樣」,期望為白血病患者帶來延續生命的希望。

◎歡喜助人 克服挨針恐懼

「填表一定還要有兩個與戶籍不同的地址,不然就是要提供四位不同的聯絡人電話,不然以後如果搬家或者是換手機,就找不到人了。」在填表區服務的陳韻婷仔細地向前來驗血建檔的民眾說明。今年剛滿十八歲,還在臺南慈濟中學就讀高三的陳韻婷,在志工鍾美蕙的邀約下,一大早便來到歸仁區紅瓦厝國民小學參與「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穿上志工背心承擔「填表區」工作人員,娟秀的臉龐帶著沉穩,與幾乎大她一兩個輩分的慈濟人應對熟稔融洽。

原來已故的外公施豐源是慈濟志工,陳韻婷從小就在媽媽施美玲的陪伴下,從參加慈濟親子成長班及慈少班,之後進入慈濟高中就讀,她的慈濟基因可說是十分充足。雖然個性內向,但是從小熱愛手語的她,在2022年的《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中承擔A+的種子,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雖然已符合驗血年齡資格,但因為怕打針,陳韻婷一開始打定主意就只當工作人員,「但師姑一直跟我說,多一個人就多一個希望……白血病患者配對到的機率很小,可能只有十萬分之一,建檔也不一定可以,所以就越多人越好。」最終,陳韻婷克服心理上對打針的恐懼,抽10c.c.的血樣供建檔。儘管有志工鍾美蕙及黃宇菁的陪伴,陳韻婷的緊張完全寫在臉上,連旁人都不禁為她覺得度秒如年,最後完成抽血,大家都鬆口氣地笑了。

陳韻婷將鍾美蕙鼓勵她的話聽了進去,「『要自己願意,細胞才會快樂,跟你一樣開心願意去救人』師姑這樣跟我說,要自己願意,不然到時候配對到,又說不願意,那這樣對這位配對到的人是很殘酷的。」雖然文靜靦腆,陳韻婷願意助人的心意很堅定,她更期許自己的血樣能找到有緣人,救人一命。

◎把握因緣 挽袖捐出血樣

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的年齡資格是年滿十八足歲,未達四十六歲,才剛二十歲的年輕人周黓,週六仍需上班,上班前他到歸仁郵局附近買東西,看到志工在郵局前面宣導,因為媽媽在生命關懷協會擔任臨終關懷師,周黓從小就會跟著媽媽去關懷臨終者及其家庭,所以雖然才二十歲,對生死已頗有有概念的他,立即循著志工說明的地點,來到紅瓦厝國小。

「因為臨終關懷也有涉及醫療,所以對於幹細胞捐贈我也有了解,剛剛師姊也有清楚說明,是用周邊血。」因為明白周邊血幹細胞捐贈對人體無害,而且為白血病患者帶來一線希望,周黓在每一道程序都進行得很快,順利抽完血樣後,暫時在菩薩招生區稍事休息,分享自己參與臨終關懷的心得。

「臨終者往生之後,他們家屬也蠻常會跟我們聯絡的,畢竟家裡很重要的人走了,他們會難過,會有一些想法,甚至走不出這個低谷期。」因此周黓雖然年輕,卻已非常理解失去親人的痛,所以有因緣能幫助與死亡可說是一線之隔的白血病患者,他就堅定地把握住機會。

紅瓦厝國小校園環境優美,5月18日這天一早,學校正舉行「113學年度臺南市國小創造能力資優鑑定」,許多家長送孩子來參加考試,朱珮瑜也是其中一位,「我小孩進教室之後,發現學校很漂亮,我就想說這樣繞一圈,就看到你們,師姊還跟我宣導。」因為有著一顆柔軟的心,朱珮瑜很快地便答應挽袖抽血建檔。

「對於造血幹細胞的捐贈,諮詢區的師姊花了很多時間跟我解說得很清楚,將來如果我能配對到當然很好,本來能救人就是一件好事啊!」朱珮瑜就在孩子鑑定測試期間,把握因緣,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為救人命 志工無求付出

「我們希望您一定要確認屆時配對到了,可以排除萬難配合捐贈,我們至少會一個月前聯繫您,讓您有緩衝時間安排行程。」志工陳惠評是骨捐院區關懷小組團隊,今天也前來紅瓦厝國小承擔印表區工作人員。

印表區就流程來說是抽血站的前一關,不純粹只是將建檔者的資料列印出來,還肩負著最後的把關,陳惠評多年來用心於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自然也遇過配對成功,最後卻不願或無法前來捐贈的建檔者,讓配對到的白血病患者及其家人希望落空。「所以,即使走到這一關,我們還是要從建檔者填寫的說明做仔細審閱,並誠懇地與建檔者溝通確認。」

歸仁社區骨捐幹事陳秀娥與團隊默默地為這場驗血活動奔走,結合社區志工群策群力,大家穿上印有「救人一命,無損己身」的背心,在社區進行多次活動宣傳,只盼圓滿這場救人為上的活動。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每年全臺灣各社區的慈濟志工用心宣導「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無非就是為了生命在奔走,一個生命牽動一個以上家庭的幸福,志工們付出時間籌畫、大街小巷無孔不入的宣導,是發自內心無所求的慈悲。

一整天活動下來,共募得十五支血樣,雖然不多,但每一支都無比珍貴,為白血病患者帶來存活的希望。

圖左 :陳韻婷(左二)克服心理上對打針的恐懼,抽10c.c.的血樣供建檔。儘管有志工鍾美蕙(左三)及黃宇菁(左一)的陪伴,陳韻婷的緊張完全寫在臉上。[攝影者:沈雅慧]
圖右 :會眾陳永霖(左一)是志工涂惠英的朋友,在她的邀約下,帶著孩子來參加活動,是最佳身教。[攝影者:黃淑玲]

圖左 :會眾朱珮瑜(前排右二)載孩子來紅瓦厝國小參加「113學年度臺南市國小創造能力資優鑑定」,自己也把握因緣,參加「驗血活動」建檔。[攝影者:洪培瑋]
圖右 :在諮詢區,志工仔細地為有心前來驗血的民眾說明,有關建檔和將來若是配對成功捐贈的細節。[攝影者:甘景南]

圖左 :周黓從小就會跟著媽媽去關懷臨終者及其家庭,所以雖然才二十歲,對生死已頗有有概念的他,循著志工說明的地點,來到紅瓦厝國小挽袖建檔。[攝影者:黃淑玲]
圖右 :5月18日活動當天,志工分出多條動線到社區宣導,期望募到更多的愛心。[攝影者:洪培瑋]

圖左 :林祈穎(左二)是志工施淑惠(右二)及林文志(右一)的兒子,目前就讀臺北大學,也來響應驗血活動,並與父母在浴佛臺前禮佛。[攝影者:洪培瑋]
圖右 :志工陳惠評(右二)是骨捐院區關懷小組團隊,今天也前來紅瓦厝國小承擔印表區工作人員,仔細審閱驗血者填寫的說明,並誠懇地與驗血者溝通確認。[攝影者:黃淑玲]
圖左 :一整天活動下來,共募得十五支血樣,每一支都無比珍貴,為白血病患者帶來存活的希望。[攝影者:劉簪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