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偏鄉安美計畫 造福東山孤老

偏鄉安美計畫 造福東山孤老

E-mail 列印
臺南市東山區有十六個里,土地總面積約有125平方公里,是全臺南市第三大區。其中田地約占三分之一、山林地面積占三分之二;區民大部份以農業為生,主要灌溉水源來自嘉南大圳及白河水庫。憑藉好山好水的優勢,孕育 芒果、荔枝、龍眼、柑橘、咖啡等多樣的農特產品。

◎東山屬偏鄉 需求迫切

雖然東山山區擁有自然的田園美景,以及豐富的水果資源,但是靠勞力活的產業,使得年輕人口嚴重外移,留守在山區老宅的,多半是二老相依或孤老獨居長者。

2020年,慈濟基金會大力推動「安全家園 美善社區」扶助計畫,臺南大新營區有水電、泥做專長的工班志工,就從隸屬偏鄉的東山區高原里出發,與社區里辦、關懷協會、理事長積極合作推播,希望在東山區每個里地毯式的訪視施作,工班志工許茂忠說:「我們希望偏鄉長者就地安老,居家生活的安全慈濟來顧,照明、扶手、止滑、沐浴椅、床沿起身器、輔助臺階等,只要願意讓我們訪視,自用住宅我們都可以施作服務,讓他們的子女安心在外打拚事業。」

2024年5月30日星期四,四位工班、二位拍照記錄與人文真善美志工共七位,利用非假日時間分二條動線,完成南勢里、東原里、大客里二十七戶施作與二十戶新案訪視,這一天圓滿東山安美,走遍全區各里。

◎扶手如春筍 瞬間現身

成就一件美善足跡,「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工班的純熟技術與效率,也須靠記錄志工的配合。每到一戶人家停妥車子,紀錄志工陳碧蓮推開車門,得先唱名、門牌號、各項需求的輔具,例如:「南勢里大洋22號李葉千慧,沐浴椅、浴室扶手60公分右側、馬桶扶手35公分左側。」接著,由兩位工班先行下車後,便一手輔具、一手工具,直奔長者浴廁即刻動手施作。

八十餘歲的李奶奶住在舊式三合院,山上人家總是浴廁分開,而且廁所都在遠遠的屋後,志工鄭宗智與許茂忠在十幾分鐘時間內就各自裝好浴廁扶手。回程走過正身屋簷下,陳碧蓮細心發現,屋簷下的駁坎有二十幾公分的落差,而且牆邊緊靠著一根細細的竹子。她機警地請李奶奶再走一次,仔細觀察並輕聲問她:「原來這根竹子,是您的扶手嗎?」

李奶奶說:「臺階有落差,我年紀大了,扶著比較穩、這樣不會跌倒啦!」

大家一致覺得這裡應該補一支扶手。於是走在前頭的兩位工班,鄭宗智轉身跟李奶奶確認位置高度,許茂忠回到貨車上拿備用料。李奶奶一手扶著窗框,安靜的在一旁等著,幾分鐘時間,二人已經完工,請她試試扶著走一下。李奶奶紅著眼眶輕輕地說:「感恩啦,慈濟人真好,這麼照顧老人,你們手腳這麼快,對我這麼好啊!」

志工臨上車前,李奶奶已經從廚房拿出一麻袋的蒲瓜和長豆,「我一個人吃不了那麼多,跟你們分享,感謝你們!」

這是志工們上午最後一戶施作,接著將轉往更高的山上仙公廟用午齋,李奶奶的盛情難卻,志工將這些蒲瓜和長豆轉手跟仙公廟的大寮結緣。

◎雖素昧平生 牽掛安全

午後,安美團隊志工重新分二路進行,一組繼續施作上午兩個里未完成的部分,一組請地陪帶路訪視新個案。

來到第一戶李大哥家,必須換裝外部破裂的瓷器洗臉臺,這是前所未有的施作。五月初訪視時,志工發現李大哥生活簡單樸實,瓷器洗臉臺雖破了好大一個洞,但不妨礙儲水,日子一久就躭擱著。志工看了很不捨!覺得這個尖銳如刀的破洞,一閃神就會受傷皮破血流,因此列入修繕。

兩個月前,李大哥因腎結石嚴重而切除右腎,突然少了一個腎臟,讓他腹部有下墜感,體力相對變差很多,如廁起落不易。志工考慮另一牆之隔的廁所,空間狹小,因此安裝左右扶手各一支。

李大哥的兒子、媳婦都在花蓮行醫,還有兩個外孫是護理人員。但是如李大哥所言,年輕時在臺北經商失利,因此返鄉種水果,孩子聰明愛讀書,能讀書不容易,尤其讀私立學校費用頗高,為了教育子女,因此他節儉成性。

山裡空氣好,蟲鳴鳥叫四季翠綠,李大哥說,在山裡住久了很無聊,卻也不想外出,因為沒有去處、沒有朋友。半生守著山坡果園,如今才七十出頭,四肢卻已不太能使力。憂鬱的臉龐卻很感動於證嚴上人帶動慈濟志工大愛無私的付出,希望自己有機會也能如此。

告別李大哥,此時又下起毛毛細雨,那雨絲淋在身上感受特別清涼,也讓志工很欣慰,終於為李大哥更新了洗臉臺。

安美修繕團隊志工「搶晴天戰雨天」,一心一念為長者居家安全作改善,讓長者安心、遊子放心,發心為長者付出就像守護自己的長輩,不管涔涔汗水或迎面而來的雨水,在他們內心都像甘露法水。

圖左 :東山區志工陳碧蓮跟隨每場東山區的訪視與施作拍照記錄。[攝影者:温寶琴]
圖右 :鄭宗智裝好廁所扶手,志工陳碧蓮發現李奶奶的廊道有高低落差,安全堪憂,工班許茂忠、鄭宗智見狀,馬上為她補上一支扶手。[攝影者:温寶琴]

圖左 :許茂忠為長者安置床沿起身器,讓她上下床起身能有支撐更安全。[攝影者:温寶琴]
圖右 :安美工班第一次為長者更換破洞不安全的洗臉檯,志工仔細拆解可以使用或回收的螺絲器材。[攝影者:温寶琴]

圖左 :二人一組分頭作業,遇到較難的工序,就可以互相支援。[攝影者:温寶琴]
圖右 :何太太站在特製的輔具臺階上,減輕踩高膝蓋承受的壓力,歡喜地感謝志工。[攝影者:温寶琴]

圖左 :每個出勤的日子,他們會先找個定點集合,分配動線和輔具器材。[攝影者:温寶琴]
圖右 :志工許茂忠歡喜與95歲高齡的長者話家常,希望有扶手輔助讓她安全無虞。[攝影者:温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