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聽到一句好話 吳婉容老師用愛代替打駡

聽到一句好話 吳婉容老師用愛代替打駡

E-mail 列印
7月23日清晨六點,南臺灣夏日的天空,是如此的清澈清涼,不由得多吸了幾口清新的空氣,整個人振奮了起來。2011年四川慈濟人文教育交流團,在新北市慈濟三重志業園區 舉辦第二次集訓,台南區教聯會五位教師及人文真善美志工一名,搭乘高鐵前往目的地報到。

大約早上九點,大家到了三重志業園區。園區內好不熱鬧!原來是慈悲三昧水懺入經藏演繹北區成果展的日子,諾大的靜思堂內各樓層各角落都有志工虔誠地唱誦彩排著,個個神情莊 重就像一尊尊隨地湧出的菩薩,看著莊嚴浩蕩長的隊伍,大家內心感動不已。不自覺的,加快了腳步,今天要好好的精進,向他們看齊。

同行的吳妙芬老師心有所悟地說:「這陣子真的好幸福!白天除了教學工作外,晚上還要參加入經藏演繹的學習,日子過得好充實。家中的一切,多虧了婆婆及先生的護持,真的要感 恩。」今年的這一場大法會,把大家的心,都緊緊地扣在一起,人人虔誠戒慎著。

今天的集訓重點是:靜思語教學演練、班級經營分享、分站活動演練、手語團康演練、行前默契培養。參與的人員有,教聯會教師十六位、慈青二十四位、慈濟志工五位、本會同仁二 位。領隊李福藏師兄勉勵大家:「要把慈濟的人文展現出來,四川向臺灣學習的意向很強,他們要的是慈濟的精神,學習教聯會教師的愛心。」

進行靜思語教學演練時,或許是大家的默契還未建立,現場的熱絡感不足。這時,一向對自己非常有自信的曾裕貞師姊說:「講話要有自信,唱作俱佳,才能吸引住大家的眼光。活動 要有隊呼,看見學生進來就要隊呼,才能令人印象深刻。」語畢,大伙猛然驚覺。

「來到大愛醫心館,感覺身輕心又安;品嚐人文清涼劑,幸福快樂又美滿。」隊呼一出,果然不同凡響,現場熱烈了起來。擔任教學工作二十餘年的陳淑鈴老師,領著一群慈青孩子, 演示著教學內容。對治人心症狀,有的慈青表示,要用「對人要寬心,說話要細心。」來治癒自己的「用詞不雅」;也有慈青分享「人生最大的成就,要從失敗中站起來。」對應「自 暴自棄」。

慈青是「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的簡稱,慈濟大學人文學院許木柱院長說:「慈青孩子是慈濟的希望,藉著人文教育交流,讓這些孩子親自去體會去感受,會比課堂上的教授更有用。 教聯會的老師教學經驗豐富,由他們帶著慈青一起活動,也是經驗的傳承。」許院長總是在一旁陪伴著。

下午的課程,分成A、B兩組分頭進行,吳婉容老師演示「班級經營分享」。吳老師說:「未進入慈濟教聯會以前,自己是用打駡來教育學生的,『愛的小手』用斷了好幾枝。」後 來,在一次的靜思語教學研習會上,聽到上人的一句話「生氣是無能的表現」,懺悔的淚水流了滿面,發願加入教聯會,當一名有愛心的好老師。

她接著分享,這幾年,在教聯會的教學活動中,做中學做中覺,身段柔軟了,語氣緩和了。有次在處理班上的兩個小孩衝突時,意外地發現,態度是可以改變的,輕柔的態度,孩子也 能接受的。當時,兩個平時就互看不順眼的孩子,起了衝突了,剛開始時,兩人互不相讓,堅持對方是錯的,雙方僵持不下,孩子們同時哭了,吳老師也流淚了。

吳老師就讓時間靜止在那一刻,不去處理它。過了一陣子,其中一名孩子悄悄地拿了面紙,要給吳老師擦拭眼淚,吳老師請他去擦拭另一名孩子,輕柔地問著他們:「吵架的感覺好 嗎?願意原諒對方嗎?」兩名孩子輕輕地點點頭,當下讓吳老師體會到「心中有愛,白雪都融化;大家有愛,黑暗變光明。」

最後,曾裕貞師姊補充說:「靜思語要內化、要做到,才會有力道。老師的身教是非常重要的。」靜思語是種子,靜思語教學為鋤力,教師如農夫,心就如一畝田,耕耘學生的心田, 教學用心教,就會有成果。集訓課程在下午六點結束,針對這次教學演示的不足,團員們將再作修正,預約下次再會。 .

圖左 : 2011年四川慈濟人文教育交流團,在新北市慈濟三重志業園區舉辦第二次集訓,計有團員四十七位參與。[攝影者:黃湘卉]
圖右 : 分站活動演練時,慈青孩子正在體驗合作的重要,大家要齊心協力的,才能把球運送到終點。[攝影者:黃湘卉]

圖左 : 擔任教學工作二十餘年的陳淑鈴老師,利用空檔時間,領著一群慈青孩子,演示著教學內容。[攝影者:黃湘卉]
圖右 : 分站活動演練時,吳妙芬老師戴上墨鏡,體驗寫字的難易度。[攝影者:黃湘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