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竿」拜下風 親子同樂

「竿」拜下風 親子同樂

E-mail 列印
「Are you ready?」「Ready!」學員以宏亮的聲音回應。10月13日臺南北區和緯和氣親子成長班,在充滿活力的歡樂聲中拉開序幕。

「歡迎歡迎你到這裡來,這是溫暖的所在,自私自利都走開,關心助人最實在!」來自慈濟高中小學部的沈怡汝老師及四位熱情可愛的慈青大哥哥、大姊姊在臺上盡情舞動身體、大聲 歡唱,青春洋溢帶給全場熱鬧的氣氛。

92位大人小孩趁著周末假期歡聚一堂,臺上、臺下各個展現不同的姿態,拉拉筋骨、伸伸懶腰,快樂迎接美好一天的開始。

歡樂的氣氛打開了彼此陌生的心防,也提高了學習的樂趣。志工們用心規劃十月份課程的主題「修謙卑」,以因應目前家庭少子化的社會問題,父母溺愛孩子致小孩養成驕慢的習性。

◎矛與盾硬碰硬 兩敗俱傷

課程藉由影片欣賞及玩遊戲的親身體驗,拉近親子間的距離,讓彼此的互動更加綿密,並從中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

影片「硬碰硬―矛與盾的故事」觀賞後,志工鍾香如提出:「用銳利的矛攻擊堅固的盾,結果哪一方會贏?」吳文連搶先回答:「盾會贏,因為盾很堅固。」

香如媽媽讓大家思考一會,她提出自己的看法:「盾經過矛刺射後,盾會破洞損傷,矛也不利了,矛與盾將兩敗俱傷。」

「與人相處若不相互退讓,則容易起爭執,如同矛與盾硬碰硬的對立攻擊。若能謙卑禮讓,彼此客客氣氣,才能和睦相處。」香如媽媽再次引伸故事的道理,與學員們分享。

◎「竿」拜下風 縮小自己

遊戲是小朋友的最愛,大家正拭目以待。

怡汝老師揭開「『竿』拜下風」的遊戲規則,「竹竿由高而低架起三個關卡,全隊手拉手穿過竹竿,若有人將手放開,或將竹竿碰落,則須重新闖關一次,直到全隊都過關,才能前進 第二關,第三關則各自穿過即可。通過三關後,全隊合作將白板上打散的靜思語字卡正確的組合完成,先達陣的隊伍就算獲勝。」

「開始!」怡汝老師一聲令下,加油聲四起,現場一片歡樂與刺激。

突然有人發出「啊呀!」原來善解包容組接隊有人不小心碰落第二關的竹竿,只得遵守規則重新闖關。

通過離地面最低、難度最高的第三關時,人人葡匐前進緩緩移動,無不小心翼翼,最後全部安全過關,順利完成組合靜思語「唯有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大家鼓掌歡 呼,內心的喜悅全寫在臉上。

牽著謝仕綸、謝沐融小手一起闖關的爸爸謝嘉慶分享:「大家手拉著手就像是生命的共同體,彎腰穿越竹竿時,須瞻前顧後,才不會鬆開手。」

如何克服最困難的第三關?吳文連即刻回答:「要縮小自己。」怡汝老師不禁拍手誇獎:「嗯,大家玩得很快樂,都非常縮小自己,給你們大大鼓勵。」

◎陪伴孩子成長 最快樂

志工與親子間熱誠互動,共同度過一個歡樂與知性的週末上午。孔慶雄爸爸平常在外地工作,逢假日才回臺南,這次跟太太郭秀華首次陪同兩個孩子孔繁皓、孔繁鈗參加親子成長班。

孔慶雄感恩太太辛苦照顧小孩,並滿心歡喜地說:「利用假日陪伴孩子成長是件令人快樂的事,小孩來這裡可以欣賞別人長處,也可以相互學習。」

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參與他們的成長,忙碌的父母要留一點時間陪伴孩子,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也會從中得到許多感動和愛。

活動結束,大家順手清掃場地並恢復原狀。大人、小孩一起行動,大的賣力、小的認真,構成一幅甜蜜的幸福家庭。

圖左 : 臺南慈濟高中小學部沈怡汝老師(左三)邀四位熱情可愛的慈青大哥哥、大姊姊一起上臺帶動唱班歌,現場熱鬧洋洋。[攝影者:王彰豐]
圖右 : 通過以竹竿由高而低架起的三個關卡後,全隊合作將白板上打亂的靜思語卡正確排列組合。[攝影者:王彰豐]

圖左 : 如何才能克服最困難的第三關?吳文連即刻回答:「縮小自己」。沈怡汝老師不禁拍手誇獎。[攝影者:王彰豐]
圖右 : 平常在外地工作,假日回臺南的孔慶雄爸爸滿心歡喜地說:「利用假日陪伴孩子成長是件令人快樂的事。」[攝影者:王彰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