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慈中福慧行 實做環保親體驗

慈中福慧行 實做環保親體驗

E-mail 列印
秋高氣爽好時節,今日(9月29日)上午九點,臺南慈濟中學113位師生搭乘三輛遊覽車,歡歡喜喜來到六甲環保教育站,藉由今天的參訪,同學們將親手做環保,體驗如何將垃 圾變黃金。

現場即時的體驗,讓同學們深深體會資源回收的辛勤與感動。六甲社區有48位志工協助陪伴與解說,期盼經由「做中學、學中覺」從本身做起,一起努力膚慰疲憊的地球。

◎克勤克儉最有福

王月霜師姊介紹全部用回收物蓋起來的「六甲環保教育站」,回想當年的克勤、克儉、克難把環保站穩固的建起,也印證了上人所說「有願就有力、有願就有福」走過的路,要自己體 會,才能真正體悟其中的付出與艱辛。

蕭晴陽老師播放影片「鐵圍內的悲歌」,讓同學們看到牛隻DONA被宰殺流下最後一滴眼淚的過程,勸導同學齋戒及素食八分飽、二分助人好的觀念。動物是我們的朋友,不是餐桌 上的食物,片尾斗大的字幕訴說著:「我吃素沒有什麼偉大的理由,只是不想再看見DONA的眼淚」。

王貴美主任也提醒同學,吃素不只是體內環保,也可積無形的福,並可回向給父母、親人。

◎分站體驗法喜多分享

緊接著同學們透過分站體驗,親眼看,親耳聽,親手做,感受就會更深刻。現場志工們先解說再進行分類,楊岱蓁師姊教導同學分辨紙盒與鋁鉑的不同,並提醒大家飲料喝完用開水搖 一搖再喝下,不僅惜物且清淨在源頭,讓孩子們了解環保就是要落實在生活中。

高二合心班黃裕展表示:「第一次拆解各類電器、燈管架、腳踏車輪胎鋁圈,沒想到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東西構造如此複雜。也沒想到平常隨手丟棄的東西,可以分類成這麼多種 類。以後要好好疼惜物命,儘量回收再利用。」

高二包容班陳賢慧道:「為保護地球,讓資源回收再利用,平時家中就有做分類,瓶瓶罐罐都是清洗乾淨再回收。家中每個月均有實施素食日,不僅力行環保,且體內也環保。」

「而在分類時,看到那麼多的有用物質被當垃圾丟棄,更會細細思量,買東西時是『需要』才買,而非『想要』就消費了。」

高一包容班的沈志諺是一位聽障的學生,他以「鐵圍內的悲歌」影片反問大家:「用動物的生命、痛苦換來我們的滿足,這樣對嗎?」自己並發願要逐步素食。

國一互愛班的郭聖杰在國小時就已在校內做各項資源分類,並和弟弟至附近的環保站去挖寶,對於紙張更惜福。現今地球暖化嚴重,面對生態浩劫,更發願要好好做環保,是位有心的 環保小尖兵。

「這是第一次來環保站做分類,在拆解錄音帶過程中,才知道一片小小的帶子,裡面竟含有那麼多的零件。之前對於垃圾我是No Care,但實地做了以後,對於環保變成I Care。」高一互愛班蔡易廷生動的分享了今天的感想。

領隊王貴美主任說:「讓同學走出校園到環保站實地體驗,不僅能感受到師姑師伯的熱情與付出,也實務體會做環保的重要。」

近午時刻,大家享用蔬食佳餚,也感受「八分飽,二分助人好」的觀念。今天的活動,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相信同學們都有豐富的收穫,能將學習中所獲得的體驗應用在日常生活 中。離開並不是結束,帶著善的種子,珍惜物命就是做環保,大家一起為愛地球而努力!

圖左 : 楊岱蓁師姊教導同學分辨紙盒與鋁鉑的不同,讓孩子們了解,環保是落實在生活中的。[攝影者:翁華伶]
圖右 : 國一的郭聖杰(右)在國小時就協助學校做分類,是位有心的環保小尖兵。[攝影者:翁華伶]

圖左 : 三劍客黃裕展、郭晏志、詹博仁沒想到平常報廢隨手丟棄的東西,可分類成這麼多種類。以後要好好疼惜物命,儘量回收再利用。[攝影者:莊煌明]
圖右 : 沈志諺::「用動物的生命、痛苦換來我們的滿足,這樣對嗎?」自己發願要逐步素食。[攝影者:翁華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