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環保參訪受益多 廣邀力行護地球

環保參訪受益多 廣邀力行護地球

E-mail 列印
期待已久的環保經驗交流終於來臨,十月二十日早上六點,秋高氣爽,臺南市歸仁、關廟、玉井、楠西四區120名環保志工,分乘三部遊覽車前往嘉義太保環保教育站、臺中清水靜 思堂、臺中后里環保教育站一日「環保參(觀)學(習)」精進之旅。

領隊游孟雅師姊說:「環保志工為守護大地而付出,時時刻刻在修福,上人期待環保志工要修福也要修慧,因此安排了這一次參訪。期許藉此次的活動大家能汲取各區環保站的優點與 特色落實在社區,還要身體力行去實踐,再啟發更多人來做好事護地球。」

◎美在付出無所求 美在你我合心 園區佔地七百坪的嘉義太保環保教育站,內有仿上人早期修行小木屋等比例模擬的建築。導覽志工楊明田說:「許多鄉親進屋參觀後體悟上人早期修行真辛苦。另有一口收集雨水的水 窖是仿慈濟在大陸黃土高原援建的水窖,讓大家更了解慈濟援建甘肅省缺水的慈悲足跡。」

歸仁環保幹事陳幸茹師姊分享,透過影片介紹和當地志工淺顯易懂話劇的呈現,位處於一片稻田中、四周蓊鬱樹林清幽的太保環保教育站,2006年8月前,原是荒煙漫草蔽覆的茄 苳樹林,在整建過程由非專業志工們建造,但彼此相互補位,克勤克儉將回收來的組合屋及連鎖磚再利用,篳路藍縷才能有這麼莊嚴的道場。

幸茹也讚嘆當地志工:「只要有心,做任何事就不困難,雖然面臨十次遷徙考驗,人人會利用下班後將環保站當成自己的家無所求的付出,眾志成城匯聚這塊福田真的很用心,他們團 隊間合和互協的默契,是大家要學習的榜樣。」

◎用心就是專業 笑容可掬的八十三歲黃明春分享,看見太保環保教育站將回收物資分類的如此詳細,例如塑膠袋,分為PE(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PET(寶特瓶質 材)、PVC(聚氯乙烯);紙類又區分:厚紙為紙箱、紙板;細紙為報紙、書籍。

明春希望大家回到社區做分類時,若將報紙摺疊整齊,各類回收物品做好區分,就能化為更多愛心善款去救助人。

◎回歸自然 力行減碳 參訪莊嚴的臺中清水靜思堂,陳怡蓁聽了導覽志工「小國大業」影展的解說,彷彿身歷其境,周遊芬蘭、瑞士、英國等列國;尤其瑞士,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愛護森林,假如真的要砍伐 樹木,就必須保留樹根。反觀我們,大家為了個人利益短視近利,濫墾森林造成大地受傷。若能多宣導少欲知足、舉手做環保就能愛護地球減緩暖化。

由舊工廠改建的后里環保教育站,是全臺慈濟各環保站所回收保特瓶的匯集地。接待志工介紹回收的寶特瓶清洗乾淨抽絲後可製作毛毯、衣服,如有機關團體或鄉親參訪時,可解說回 收的資源如何延續物命再利用。

玉井江百文說,看到環保站內回收一堆水果採收後所遺留下套袋,聽當地志工講解後表示:「回去後我們也要去撿,家裡附近的農田,每當芒果、芭樂收成後這種套袋丟得滿地都是, 原來這些都是『寶』。」

◎有心就有福 有願就有力 郭俊佑語重心長的分享,關廟環保教育站因尚未加蓋鐵皮屋及共修處,每次看見環保菩薩風吹日曬、下雨天還要穿雨衣做資源分類真的很不捨,他也誠摯邀約大家集結眾人的愛心共同 發願有個慈濟人文的教育站,讓環保志工除了安心做資源分類,也能時時聽聞佛法增長智慧。

「吃甜甜好緣結滿厝邊、吃湯圓待人處事攏會圓 」(臺語),后里法親用心準備的紅豆蓮子湯圓,意涵大家藉此次的經驗交流不但要身體力行去實踐外,還要人間菩薩大招生,讓社 區處處都有草根菩提的身影,共同預約人間淨土護大地。

圖左 : 參訪嘉義太保環保教育站,當地志工如沐春風的笑容列隊歡迎[攝影者:林安燦]
圖右 : 聽了臺中清水靜思堂導覽志工「小國大業」影展解說,大家彷彿身歷其境,周遊芬蘭、瑞士、英國等列國[攝影者:林寶麗]

圖左 : 游孟雅師姊期許大家,藉這次的活動能汲取各區環保站的優點與特色落實在社區[攝影者:吳英季]
圖右 : 志工陳幸茹師姊(左一) 用心汲取后里志工講解平時在社區如何做好分類,資源再利用[攝影者:吳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