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接受人生不完美 心安自在

接受人生不完美 心安自在

E-mail 列印
「以前常會問為什麼?現在知道侮辱和傷害都是累世的因緣果報,都是增上緣;唯有忍辱,忍而無忍,時間久了,心就逐漸平了、定了。」張義福深深體悟。

臺南市北區車流量頗高的海安路及和緯路交叉路口旁,矗立著碩大的和緯環保教育站;它處於環境優雅的高級住宅區中,顯得樸實又簡單。白天它是「造福」的良田,環保菩薩在此為 地球盡心力,談笑風生做環保,晚上則成為「修慧」的道場,志工齊聚一堂共修,凝聚向心力。

◎好因好緣相聚 好好珍惜

和緯《無量義經》讀書會固定於每周二晚上七點三十分至九點三十分於環保站佛堂內舉行,從5月14日開始,至今9月17日截止,整整四個月期間共聚38個小時,〈德行品〉將 告一段落。此時此刻共有57人好因好緣聚在一起, 大家同心同志同道,值得好好珍惜。

「讀書會」是個滋養心靈的好去處,即使經歷一整天的工作讓身體累了,或者被身邊瑣碎的事牽絆住了,仍有一群人想盡辦法騰出時間、空間,一定要來汲取法水。滴水成河,粒米成 籮,點點滴滴的匯聚,終將成就一分大力量。

2011年突然出現在《水懺》讀書會現場的張義福,留著長髮及滿臉的落腮鬍,含著抑鬱的眼神靜靜地坐在位子上,聆聽法繹的分享。他不多話也不大與人交談,似乎只有處在自己 的世界中。

延續幾年的讀書會,他陸陸續續都有參加,直到2013年5月開始《無量義經》讀書會,他參加的次數更頻繁。一次讀書會後,第二次他又來了,接著第三次、第四次……,慢慢地 常常都會看到他的身影。「你上個禮拜怎麼沒有來參加讀書會?」林香秀訝異地主動和他打招呼。「因為工作還在忙,臨時走不開。」說話含糊的義福,靦腆地回應著。

◎外型容貌異樣 封閉自己

1976年出生的張義福,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上許多。除了皮膚黝黑之外,最明顯的就是臉上一大塊神經纖維瘤所產生的局部皺摺。因著纖維瘤的腫大,漸漸使得他的容貌變形,耳 朵一高一低;脖子後方、左肩上一塊塊隆起,造成身體習慣性傾斜;亦不能久曬太陽,容易造成心臟負荷過重,引起呼吸困難;而在一次的手術後遺症中,也使得他的手臂無法高舉。 如此總總,讓他的人生一路充滿坎坷。

義福憶起第一次發現身體上長有神經纖維瘤是在國二時,當時動了第一次大刀;接著連續幾年臉上、頸部、左肩上、背上,甚至腦部都一塊塊冒出來,越來越多,越來越腫大,二十年 間前前後後已動過十次大刀,每次的動刀如同一次的大失血,讓他身心俱疲,體力耗盡,需要長時間的休養。身體上的殘疾他撐得過,心靈上的黑暗卻讓他見不著一絲的陽光。

高中時,受到同學刻意的排擠;出社會找工作也一路碰壁;有好長一段時間,他懼怕看見旁人異樣的眼光,因為他明白自己特殊的外型讓許多人感到害怕,他越來越自卑,開始封閉自 己,不願與外界多接觸,以避免內心再度遭受傷害。

◎走出象牙塔 參加讀書會

2006年在一次造訪友人的因緣下,巧遇慈濟志工李智美正向友人收功德款,義福也表達意願想繳功德款,當場就拿出一張千元大鈔。他對著智美說:「我每個月要繳一千元。」一 顆想要幫助別人的心,終於讓他如願以償。

義福回憶起就讀小學五年級時,媽媽往生,年邁的爸爸65歲無力養一家四口,經有心人士協助刊登報紙求援,結果一下子愛心全湧入,現金袋紛紛寄來,全家人都很感激。日後他發 願等到會賺錢有收入了,一定要找到機會布施。在八八水災及看到慈濟人定期關懷附近居民時,他心裡想著什麼時候也可以跟著走進去,幫助別人。

幾次收功德款的互動後,李智美慢慢感受到義福深沉的內心世界。她回憶:「第一次看到義福會有些不自在,因為他的意志消沉,留著長髮及滿臉的落腮鬍,感覺有點髒髒的。後來發 現原來義福有一顆善良的心,及想要付出的熱誠。」

智美開始鼓勵他走出自己的象牙塔,參加社區讀書會,並於2011年參與見習培訓,接著2012年又參與慈誠培訓。

從見習到慈誠培訓期間,義福又動了兩次大刀為了切除漸腫大的纖維瘤。他的收入也較不穩定,智美怕影響他的生活,勸他可以少繳一些功德款,但義福總是堅持說:「我要盡己所能 去幫助別人。」

◎累世因緣果報 忍而無忍

2012年,在開刀過程中因意外引起細菌感染,轉入加護病房,病情一度嚴重至醫院已開出病危通知單。在生死一線間走一回的義福,更加想把握志工付出的因緣,而參與第二年的 慈誠培訓。他體會到上人所說:「人生無常,生命只在呼吸間。」又想到,一口氣上不來,生命就結束,想付出都來不及了。

曾有幾次義福到大林慈濟醫院當醫療志工,讓他體會到自己就是最好的現身說法,不著相,不將身體外表型態放在心上;鼓勵病人多看重自己的生命,活出生命的價值來。何時要再動 刀?生命可能隨時都會消失?義福記起小時候的願望,要把握當下盡力付出。

每一次的讀書會義福都很珍惜,經文導讀的內容及播放的影片都讓他意猶未盡,隨時反觀自照。「記得蔡宗賢醫師不顧身體上的殘疾,在義診的路上翻山越嶺、難行能行,想到自己還 有手有腳,只是表相不好看而已;而本來沒有習慣看書的我,也開始會翻書來看。」

「什麼是『六度』?『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學佛平日要修學的功夫。接下來邀請楊啟祥導讀(德行品)第十五「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 讀書會法繹時間即將開始,司儀陳惠芳開場引言。

「若人刀杖來加害,惡口罵辱終不瞋,歷劫挫身不倦惰,晝夜攝心常在禪。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無量義經.德行品》於174頁至175頁,導讀將告一段落。 「行菩薩道需修忍辱,無論遭遇任何事、任何壓力或迫害,都要學習以坦然的心接受,讓心回歸清淨。」導讀人楊啟祥言猶在耳,引起了廣大的共鳴。

歡喜菩薩分享時刻,邀請張義福上臺。他顯得精神奕奕,頭髮剪短了、落腮鬍也不見了,臉上充滿著笑容。下臺後,義福說:「以前常會問為什麼?不是我要生這種病,為什麼大家要 這樣待我?現在知道侮辱和傷害都是累世的因緣果報,都是增上緣;唯有忍辱,忍而無忍,時間久了,心就逐漸平了、定了。」

圖左 : 「什麼是『六度』?『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學佛平日要修學的功夫。」司儀陳惠芳開場引言。[攝影者:李雅貞]
圖右 : 讀書會上常看見張義福(後排左二)的身影,經文導讀的內容及所播放的影片都讓他意猶未盡,隨時反觀自照。[攝影者:李雅貞]

圖左 : 和緯環保教育站也是「修慧」的道場,志工齊聚一堂共修,凝聚向心力。[攝影者:李雅貞]
圖右 : 藉著和緯讀書會的好因好緣,大家同心同志同道聚在一塊,值得好好珍惜。[攝影者:李雅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