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慈濟清水靜思堂 首次百位防災士培訓

慈濟清水靜思堂 首次百位防災士培訓

E-mail 列印
「教育即是生活,防災即是當下」,你、我做好準備了嗎?

由中華民國內政部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共同攜手合作舉辦的第二十二期防災士培訓課程,首次在臺中市的慈濟清水靜思堂舉辦,2023 年9月16、17日連續兩天,共有來自臺中港區(臺中市海線行政區、苗栗縣苑裡、通霄鎮)一百位學員,把握機會參與培訓課程。

◎防災士培訓 增進社區後援力

臺中港區災害中心負責人洪萬得表示,近年來極端氣候,對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希望透過防災課程的學習,大家有防災的觀念,不但能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別人。

講師群由消防局的小隊長及專業防災士認證講師,分成兩班,為大家授課。課程教導,災害未發生時,防災士的職責是預防災害發生,除了宣導防災的正確觀念外,還需要掌握家鄉(社區)地形、緊急避難所及大自然變化等相關資訊,從自家開始到村里,建立韌性社區和災害共處。災害發生時,以正確的災害處理觀念緊急應變,達到自助、互助、公助的最佳效益。

在兩天精實的課程中,「防災士導入救災團隊、防災士職責與任務、災害經驗及災害特性、時時資訊掌握、運用及社區防災計畫、個人與居家防護措施含情境練習」這些知識與技能都是重點。為了讓社區日後的防災,更多一分強大的後援力量,未來真正成為防災與救災工作的生力軍,學員每堂課都要確實簽到,認知防災士課程是嚴謹而不能放逸。

◎謀定後動 自助互助後公助

天有不測風雲,災難何時出現?未知!要預防天災、減災,平時全民就要願意主動接受指導、演練,培訓越多防災士來整備。減災、整備、應變、復原,建立知見、增強智能,需要自助、互助、公助,從歷年的經驗,真實的比例是7:2:1,只有做好平時組織與演練的準備,自救、互救等到政府救援時再明確告知。

國內意外災難和國際四大不調,民間集結力量協助災害很重要,因此臺灣積極在民間培養人才,成立防災士。最早是從消防隊開始,有義勇消防隊的組織協助滅火;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政府看見大量民間力量投入救災,紛紛成立民間救災組織。內政部消防署也在2020年7月2日公告:核定「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為防災士培訓機構,自主防災由下往上才是最好的機制,官民一體共同合作。

學員蔡雪芬報名防災士課程,係因地球暖化,感受到近年來全球各地天災頻繁,想透過課程了解如何減災,而做到有效的支援,有上課真的學到很多知識及常識。原來防災士在社區與企業、民間團體推動協助,藉此可以降低災害的衝擊,也可迅速從衝擊中復原。

了解到自助非常重要,尤其減災、備災、應變、復原重建,才是真的做到有效支援,誠如證嚴上人說的鄰幫鄰,親幫親。講師張均榮也說:「不知道危險,就真的很危險!」如果沒來上課,還真不知防災士的重要。

◎心肺復甦術 從不會要學到會

「如何知道這個人需要急救?」「在救護車到達之前,身為防災士,你可以多做一些什麼來維持患者的生命……」任職於臺中市政府消防局豐原分隊小隊長鐘冠傑講師與二位助教小團隊,在基礎急救訓練和急救措施實作的課程中,生動地講述豐富的救災經驗,大家聚精會神認真地學習。

鍾冠傑以正能量的教學方式,指導CPR心肺復甦術與AED電擊救護,從理論到實際操作,帶領每位學員積極操作,教官在旁清楚指導,是一堂很實用的課程。學員們也進行按壓CPR演練「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肢體的動作配合四個口訣,學習如何和時間賽跑搶救生命。

除了CPR交叉使用AED課程,接著意外包紮血流傷口,兩兩一組相互包紮實作,雖然有些學員剛開始聽得一頭霧水,但鍾冠傑隊長及時耐心指導,讓大家都完美達成包紮的要領。

學員湯智筠透過課程學習從陌生到熟悉,實作體驗從不會學到會,相較以往醫療課程的教育訓練,CPR、哈姆立克法不曾有實作的體驗,所以面臨需要救人的實境,應該會有一道無法跨越的藩籬。

CPR實作過程,眉角不少,除了觀察呼吸,按壓的力道深度(五至六公分)、速度(每分鐘一百至一百二十下),搶救生命每個細微之處,都需要專注學習與實練,才能在最短的時間,讓即將流失的生命能有被救回的機會。

緊接著練習傷口的止血包紮,骨折固定、傷患的搬運,每一步驟透過講師和二位助理教官,鉅細靡遺地解說,從旁實作指導。這堂基礎訓練,讓每一位學員收穫滿滿,連續兩天的課程也讓湯智筠更深入瞭解防災的知識與觀念。

來自沙鹿區六十九歲的學員陳鳳琴,頂著一頭白髮,利用下課時間努力複習所學的筆記,她表示防災士的研習課程可以學到很多,對學員幫助很大,本來不太清楚的觀念,透過實作,變得更有概念。

◎模擬演練 應對災難的實作

防災種子講師黃建中講授「社區避難與收容場所的運作」課程,實用有趣成為了一個亮點。他以擁有平時熱心學習精神,及參加義消三十年的實際救火經歷來分享,首先引領團隊進行情境模擬,並利用PDCA方式,找出社區應對災難的最佳方法。這意味著當災難來臨時,團隊能夠快速達成共識。

這次課程以慈濟人的價值觀為基礎,通過真實的模擬演練,探討逃生路線、周邊環境,包括與警消單位的合作、避難所、加油站、郵局等。最終,他們共同建立了災難避難所,並分配各種任務,包括接待災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提供心理諮詢和關懷、處理物資等等。

黃建中以遊戲方式的學習、首次在這個課程中分享和引領,從最後各功能團隊對課程各方面做總結,呈現了模擬實踐經驗。對於平時參與社區工作的慈濟人來說,這些分享充滿了實務的真實經驗。

學員蔡啟章表示,要上防災課前,心上湧現的是一股災難當頭的無常觀,世間苦難接踵而來,角色扮演,需要自我再超越,思路要更清晰,捨我其誰?然而「我願意!」不是一個人,而是需要眾志成城的力量。他體認到救災時,慈濟人與社會各個層面,透過溝通合作,多面向、多思維,萬眾一心,才能讓救災更有效率。

◎課程實用 可帶著走的能力

壓軸課程「個人居家防護措施」,由資深種子講師謝美珠,以專業度及豐富的課程內容,讓學員們都非常投入,學習氣氛濃厚。謝美珠強調:「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是專家,重複的事用心做就是贏家。」防災士不僅是知道知識,除了學到還要做到,才能在救災關鍵時刻發揮自救、救人的最大作用。

學員李紹維認為課內所學內容,可明確強化自己對災害之認識,以自助保護自己和家人為出發點,到推廣社區鄰里都有自主防災觀念與能力,達到互助為目標。因此,除平時的防災宣導,更需深化自己在災難時的應對能力,以達災難發生時可自救、互救,災難發生後可協助收容及重建復原。

在自主的急救技能中,由「叫叫壓電」口訣,呼叫以及拍肩確認患者意識;大聲呼救、撥打119、設法取得 AED;壓胸按摩;使用 AED,深知急救時機與順序,壓的過程中,如何CPR按壓與避免二次傷害。以及AED使用步驟「開貼插電」打開電源、貼上電極貼片、將線頭插入電擊插孔、執行電擊,依此順序急救病患。並針對平時較易用到的繃帶與三角巾,學習如何做各類固定法與止血法,已達平時的傷病可初步搶救。

地震時要冷靜,依循「趴掩穩」的要訣,趴下、掩護、穩住!在地震中要護住脖子為第一優先。火災逃生實作活動時,第一時間要先喊叫,以低姿爬行摸牆壁往低處逃生,避免嗆傷造成更嚴重傷亡,大家都認真練習、相互合作,將所學的技能,扎扎實實地成為帶著走的能力。

平時如何查詢國家各種警示,以達事前宣導預防,重於災後救治,平時的串聯準備更是防災士的重點。每位講師都特別強調「情境」很重要,不要傻傻跟著理論走,得視當下的狀況給予適當處置,才能及時逃生,確保生命安全。

在一連串的實作演練及筆試後,每位學員都順利通過防災士證照考試。防災士的訓練,希望備而不用,萬一真的發生災難時,所有的防災士都能從各地湧出,用愛與關懷救助災民、膚慰災民。

圖左 :教官指導CPR心肺復甦術與AED電擊救護,從理論到實際操作,每位學員都積極用心學習。[攝影者:李弘文]
圖右 :黃建中(左一)講師,示範受傷救護的模擬演練,讓平時參與社區工作的慈濟人有實務經驗。[攝影者:王俊傑]

圖左 :學員蔡啟章(前)體認到救災時,慈濟人與社會各個層面,透過溝通合作,多面向、多思維,同心協力,讓救災更有效率。[攝影者:王俊傑]
圖右 :學員蔡雪芬(左)學習包紮固定的技巧。從防災士課程了解如何減災,而做到有效的支援,有上課真的學到很多知識及常識。[攝影者:王俊傑]

圖左 :學員湯智筠(前)與夥伴兩人一組,練習哈姆立克急救法實作的體驗。[攝影者:顏啟烒]
圖右 :學員李紹維(右一)用心融入課程,從課內所學內容可明確強化自己對災害之認識和防災意識。[攝影者:顏啟烒]

圖左 :頂著一頭白髮的陳鳳琴(右二),用心參與分組討論課程。她表示這兩天學到很多,本來不太清楚的觀念,透過實作,變得更有概念。[攝影者:郭敏傑]
圖右 :火災逃生實作活動時,大家都認真練習、相互合作,期待將所學的技能,扎扎實實地成為帶著走的能力。[攝影者:李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