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新芽助學援弱勢 清寒家庭出狀元

新芽助學援弱勢 清寒家庭出狀元

E-mail 列印
慈濟新芽獎學金迄今十四年,為鼓勵弱勢家庭子女,透過參與頒獎典禮活動,讓學子、家長對慈濟人文有深一層的體悟,進而更加了解慈濟、認同慈濟,在心中種下善的種子,進而成為知福、惜福、造福之人。

10月14日 ,在臺中靜思堂舉辦「2023年慈濟中區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共九百八十九名學子榮獲新芽獎,早上、下午場,將近兩千位學子及家長共同參與這場盛會。

◎慈濟人攜手社會各界 助弱勢家庭學子圓夢

來賓之一的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副局長陳仲良上臺表示,幾次到這樣的場合,都掉下感激及感恩的眼淚。尤其看到小翔(化名)同學,還有阿嬤堅韌的精神,副局長說:「慈濟人對社會的影響真的是無遠弗屆。」

慈濟人一直以來都很關心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慈濟新芽獎」的頒獎,讓社會各界更加關注這些學子的需求,也希望能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獲獎的學子,來自臺中市各個不同角落的弱勢家庭,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但他們都努力克服逆境,取得優異的成績。

其中,小翔同學,母親早逝,父親失聯,由外婆及舅舅撫養長大。小翔在學業上表現優異,對師長有禮貌,積極參加各項課外活動,深獲老師肯定,讓他更有自信,期許自己未來能當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阿嬤是小翔最堅強的後盾,她一直鼓勵他好好學習,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小翔表示,他很感謝阿嬤的支持,他會努力學習,讓阿嬤以他為榮。

「慈濟新芽獎」的頒獎活動,不僅表揚了這些學子的努力,也讓社會各界更加關注弱勢家庭的教育問題。希望透過這項活動,能為這些學子帶來更多的關懷和支持,讓他們能夠在逆境中成長,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陳仲良副局長說,唯有教育能夠提升自己,讓我們更有能力助人。逆風更容易飛行,保持樂觀態度,讓我們的社會更美好。最後他祝福每位學子,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能均衡發展,將慈濟人善的循環擴散下去,成為社會安定進步的一分力量。

◎出生清寒知上進 升大學第一志願

慈濟新芽獎得主還有小臻(化名)及誠誠(化名)一對姊弟。小臻六歲、誠誠三歲時,爸爸因病往生,全靠媽媽一人撐起家庭。符媽媽(化名)說:「我一天曾做五項工作。」因為孩子還小,需要接送上下學,上班時間無法連貫,總是被資方拒絕,只能靠零碎的時間打工。

因為經濟拮据,小臻及誠誠沒辦法像其他同學一樣、去補習班,不過他們加倍努力,分別考上國立臺灣大學和國立清華大學。

誠誠上臺分享自己的學習歷程及成長故事。來自單親家庭,媽媽是一位新住民,是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多年來,獨力養育倆姊弟長大。

從小看著媽媽辛苦的背影,讓他明白,需要透過努力學習和認真讀書,才能翻轉自己的命運。

國中會考後,誠誠考上臺中一中,進入高中他面臨更大的挑戰,同學間的競爭激烈,每天要讀的書、寫的功課很多。在家庭不富裕的情況下,還要思考如何參與課外營隊、探索自己,完成之後升學需要的學習歷程。但他不放棄,在課程上積極跟老師互動,下課後,與同學討論和老師請教問題。

升上高一時,姊姊升大學一年級,面對沈重的學費,家裡的開銷更是雪上加霜。這時候,慈濟人的出現,不僅提供經濟上的援助,師姑、師伯用愛幫助整個家庭,關心媽媽的身心狀況,陪媽媽聊天,讓她有一個抒發的管道,同時也十分重視姊弟的品德發展。

誠誠說:「每次聽完師伯和師姑分享的故事,我都會反思,這些故事不僅教導我們做一個更好的人,也教導我要懷有感恩之心,我也明白別人的幫助是多麼珍貴,因此有機會時,我也要回報社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經過一番努力後,誠誠如願考上清大電機系。「這段經歷也讓我知道,無論我們的家庭背景如何,只要我們充滿勇氣和毅力,一定能夠克服挑戰,找到自己的夢想和人生目標。」

誠誠在成長中,學會了愛與感恩,也學會了如何幫助他人,這些將伴隨他向前行的力量。他與在場的同學互相打氣,「讓我們鼓起勇氣,勇敢地迎接未來的挑戰,追求我們的夢想。」

成為清大新鮮人的誠誠也加入「慈濟青少年聯誼會」社團,用行動回饋社會。成績優異求學路上領過不少獎的他說:「這分新芽獎項,多了愛與肯定,我接受大家的幫助,我一定要回饋社會。」

◎腦麻男孩勇敢築夢 見證不被困住的靈魂

下午的大專組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人品典範小方(化名)一上臺,他的精神及努力,啟發在場每一位學子,見證不因身體的缺陷,奮而向上令人動容的堅持。

小方出生時,因為母親難產缺氧,導致身體神經受損,加上後天復健不完善,手腳會不停的揮舞,僅頸部以上可自由控制。

原與案祖父母住臺南的他,為北上就讀高中,勸說家人搬遷到臺中二姑姑家居住,但隨著小方一天天長大成人,二姑姑及祖父母已無法再照顧他,高職畢業後,便送至機構,由專人照顧。

入住機構期間,小方從事過許多不同的工作,有歸檔及簡報設計,偶爾去擺攤街賣、做網拍等,但這些都沒法阻他想要上大學的夢想。憑著努力,他考上修平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暨發展學系。

身體被困住的小方,必須靠著電動輪椅,才能移動。他每天早出晚歸,開著「跑車」從機構到校上學。因不同於人,無法使用手來輔佐上課筆記,打字均靠嘴唇,並用下巴操作滑鼠,一點一滴完成每天的作業及報告。但他從不喊累,反而投入在其中。

小方一路走來相當不易,雖為腦麻者,但個性堅強陽光,讓在場的新芽獎得主小臻非常的感動,「他真的很棒,我剛差點哭,雖然同為弱勢家庭,跟他比起來,自己擁有的資源實在多太多了。」

小臻表示,從小方身上學到堅持與不怕挑戰,雖然每個人都有辛苦的時候,但他遇到困難不逃避,會想辦法解決,他的靈魂並不因身體的不便,而被困住,是值得學習的人品典範。

◎用愛與善 定義自己未來方程式

除了新芽獎主的勵志故事,活動中還安排一堂由LIS(Learning is Science)情境科學教材創辦人,社團法人臺灣線上教育發展協會執行長嚴天浩,分享如何建構自己的人生方程式。

為了激起學習意願,把生硬的知識變有趣,將「墊底」的孩子拉上來,嚴天浩執行長角色扮演科學家,透過錄製線上影音,上演科學家當時發現的思考過程,以有趣的方式,讓學童重新找回對學習的熱忱。

希望藉由這些科學影音教材,協助國中、小老師在課堂上,讓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改變臺灣科學教育的死背模式。

協會認為,有趣的科學教材和教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創造與應用能力。因此,協會致力於開發符合學生需求的科學教材和教法,並提供教師專業的培訓,幫助教師運用這些教材和教法進行有效的教學。

嚴天浩執行長著力於線上教育發展,並且傳遞知識與生活連結的教育理念,協助對教育熱忱者,在線上教育的運用及推展,藉以改善教育資源失衡的現象。

協會宗旨是希望教師能長期地幫助每一屆學生獲得科學學習的興趣與方法,讓學生擁有續航的問題解決能力,培養他們面對未來社會變遷與趨勢,應對一切的挑戰與困難。

就讀臺灣大學四年級的小臻,對嚴天浩執行長追求目標與夢想的堅持,非常地佩服,而他的線上教育平臺分享,對她更是有幫助。受到慈濟人的幫助,她也用愛回饋社會,寒暑假參加學校偏鄉教育社團及加入慈濟線上伴學。她回憶說:「記得第一次到偏鄉教學生物理時,他們都聽不懂,當下我超尷尬的。」

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動機?是小臻遇到的難。在慈濟線上伴學的她,經過這堂課的洗禮,開始思考如何把英文變好玩?「我想下個禮拜準備教案時,我可以運用有趣的影片,帶領他們認識英語世界。把學習變有趣,讓他們期待每個星期四的晚上。」

「不要看你人生的價格,要創造你人生的價值。」付出愛與善,在溫飽的同時,找到更有意義、更值得的事,是小臻從嚴天浩執行長身上學習到的人生方程式。

圖左 :新芽獎學生完成報到後,在臺中靜思堂福慧廳依序入隊,志工將帶領他們入座講經堂。[攝影者:王秋緩]
圖右 :腦麻男孩小方(化名,左)開著「跑車」來到臺中靜思堂,他的陽光及勇敢築夢的精神,成為大專組新芽獎得主的人品典範。[攝影者:周士龍]

圖左 :10月14日,2023年慈濟中區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前,社工即為前來服務的志工,進行報到程序說明,並提醒相關事宜,以利活動進行順利。[攝影者:林美宏]
圖右 :得獎就是肯定,慈濟新芽獎學金迄今十四年,期透過參與頒獎典禮活動,讓學子更加了解慈濟、認同慈濟,在心中種下善的種子,進而成為知福、惜福、造福之人。
得獎就是肯定,慈濟新芽獎學金迄今十四年,期透過參與頒獎典禮活動,讓學子更加了解慈濟、認同慈濟,在心中種下善的種子,進而成為知福、惜福、造福之人。[攝影者:周士龍]


圖左 :四年級的小翔(化名,中),是國小組新芽獎的人品典範,由外婆(左)撫養長大的他,還有志工愛的陪伴,期許自己未來能當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攝影者:周士龍]
圖右 :誠誠(化名,中)出生清寒知上進,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新鮮人的他,是新芽獎的人品典範,媽媽(左)及國中校長賴朝榮(右)與有榮焉的開心合照。[攝影者:王秋緩]

圖左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副局長陳仲良祝福每位學子,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能均衡發展,將善的循環擴散下去,成為社會安定進步的一分力量。[攝影者:周士龍]
圖右 :LIS(Learning is Science)情境科學教材創辦人,社團法人臺灣線上教育發展協會執行長嚴天浩,向新芽獎得主分享如何建構自己的人生方程式。[攝影者:周士龍]
圖左 :就讀臺灣大學四年級的小臻(左一),因做研究無法提早出席新芽獎學金頒獎,剛從臺北趕回來的她,對LIS(Learning is Science)情境科學教材非常有興趣。[攝影者:王秋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