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與時俱進 募心募愛數位化

與時俱進 募心募愛數位化

E-mail 列印
慈濟基金會資訊處慈善資訊發展室舉辦的研習活動在疫情過後恢復實體課程 , 10月14日在臺中東大靜思堂辦理2023年人文資訊營,靜思精舍德晴師父、基金會資訊處十六位職工與各功能一百五十位工作人員、九位臺 中分會財務組人員,以及來自各地的六十七位學員, 共聚一堂進行一天的新知學習與實務交流課程。

志工林聰明負責處理機動事宜,他關心在車站接駁的狀況,據報線上有一百四十位報名,但烏日高鐵站與臺中火車站引導的志工回報,學員僅十餘位,他不免失落;推測20日至22日三天,臺北小巨蛋將舉辦八場的《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北區志工正緊鑼密鼓彩排中,可能影響了參與度。工作團隊也就隨順因緣歡喜地提供「三比一」高規格的陪伴服務。

這課程由資訊處規劃辦理,十六位穿著制服的年輕職工昨晚就來東大安單,在現場全程陪伴與指導。專案組專案經理林瀧誌表示上午先介紹目前本會募心募愛新知與疫情過後新的方向、新的線上捐款機制、新版的勸募APP委員的隨身碼,增加新的管道讓大家在「募心募愛」有更多選擇。

◎十三年來 難行能行

資訊工具不斷地推陳出新,資訊發展室隨著潮流更新工具,要做使用者意見普查,不是那麼的容易,在有限的人力下只能由小處、局部著手,儘可能從不同地區的第一線使用者做觀察與訪談,慢慢地推進。

陳靈均主任回首來時路,從2010年在彰化靜思堂舉辦第一次營隊「無紙化-慈濟宗門人間路」,接著第二年招募資訊志工,2013年課程主題是「慈濟雲端化」, 到2016年推動「電子勸募本」, 2018年「科技傳法」以QR Code 智慧型手機掃碼;疫情爆發後, 2020和2021兩年改採線上課程,2022年停辦,今年才來到臺中恢復舉辦實體課程。

系統組楊佳玲談到「資訊安全面面觀」,以二十分鐘的時間講述幾件駭客入侵的新聞:如故宮數位資料庫外流、某租車集團的四十萬筆顧客個資外洩, 還有催繳費用簡訊等等,提醒大家使用手機時務必注意安全性,要能啟用多因素驗證, 以增加防護。

證嚴上人慈示學佛一定要與時俱進,利用現代科技,透過網路傳法到全球。資訊處慈善資訊發展室一步步研發,逐漸實現「網路佛國」,在數位的世界串聯志工、委員和會員 ,十三年來資訊發展室在難行能行中,終能以智慧圓滿克服。

◎腦力激盪 萌發創意

志工張廷旭身為軟體工程從業人員與中區人文真善美一員,分享「當慈濟志工與AI相遇」,他介紹了將語音轉文字―ver3.6.2.0 design by wes,分麥克風、系統聲音與選取音檔等三種轉文字方式,加上標點符號,還有大合照時人臉辨識系統以及ChatGPT自動寫圖說等新軟體。「請大家多多使用,遇到問題時告訴我,我會再研究, 直到大家用得順手。」張廷旭誠摯地表示。

下午兩個小時的工作坊,就今年課程主題「菩薩護照 多元認證」與「新版線上捐款與行動勸募3.0募款碼」等,進行深度的討論與學習。

誠如林瀧誌說工作坊是課程設計的重頭戲,工作「WORK」有兩個特色: 一是全員參與討論,激發創意與建立共識,二是彙整結果,提供研發小組作為修正的參考。他笑著說:「聽聽在第一線募款的志工遇到的問題,使用的工具有哪些需要改善,面對面的了解,真實有深度,也比較有溫度。」

來自桃園的陳鳳英表示自己有了年紀,使用手機不免有障礙,但手機募款,沒有時間限制,遇到隨喜捐款,打開勸募2.0,當場就上傳,不漏失,真的很方便。「我建議APP的畫面能活潑些,一打開, 看了就能起歡喜心。」陳鳳英期待地說。

志工賴怡利上課中專注聽講,頻頻點頭認同。因為目前使用的是2.0版,有使用上的不便利;關於勸募APP 3.0,她很有興趣,想多了解。賴怡利擔憂地說:「很多慈濟人不看社會新聞,不知道詐騙手法五花八門,其實我也不知道,因為平常都只看大愛臺,不知道有個資洩漏的案件。」參加精進課程,接收資安的提醒,對她來說是很重要的。

擔任財務的職工蘇荺婷表示參加人文營的都是種子志工,是菁英中的菁英,用「工作坊」來訓練思考及創新,藉由點子刺激腦路,從中看到優點和缺點,也可天馬行空發揮創意、想像,思考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改善,提供建議讓軟體工程師朝著這個方向去研發。

來自高雄的謝惠民是人事幹事也是財務組職工,因為鳳山靜思堂即將啟用,她特地前來取經。一踏進東大靜思堂大廳看到左側靜思智慧籤,亮眼的設計,令人喜歡,她連忙拍照要帶回高雄讓團隊參考。

謝惠民說:「藉著分組研討反映問題,大家提供很多LDAP認證的創意,相信解決使用者的問題困擾,將指日可待。」 她從課程中了解資訊發展室在難行能行中克服種種,且要做到最好,邁向人工智慧的領域。「十三年來,慈濟已經是這個領域的領頭羊,從推出電子書的歷程回過頭來看,真的是科技傳法,無遠弗屆。」

◎年年精進 發揮良能

莊惠玲來自澎湖,昨天才參加了北區的入經藏演繹練習,今天一早搭高鐵來臺中參加研習。從2010年開始,她就帶著澎湖志工參加彰化靜思堂舉辦的第一期營隊,此後年年參加,沒有間斷。

上人於2009年歲末祝福提到並親自示範電子書在勸募本上的應用。上人說:「你們在會員家,輸入收到的善款,基金會馬上就收到這一筆資料喔。」那一年,澎湖區推動得很好,「我們是百分百使用電子書,目前有些老菩薩仍使用第三代,習慣了。」莊惠玲欣慰地說。

莊惠玲深深感覺每個人必須與時俱進,MSD3.0勸募APP即將於年底啟用,這次來學習到更新的知識,收穫滿滿。「感恩上人的睿智,帶領著慈濟人前進。」滿懷感恩的她祝福會務與勸募都能順利推動,慈濟的法脈宗門發揚光大。

資訊處穩健的十三年,隨著科技進步提供適切 的工具與媒介,謹遵上人指示,要在造福啟慧菩薩道上聞法恆不變、慈悲恆不變、 智慧恆不變、 關懷恆不變。

圖左 :10月14日臺中東大靜思堂舉辦2023年人文資訊營,資訊處陳靈均回首自2010年到2021年人文資訊營的主題,呈現十三年來努力研發科技傳法的成果。[攝影者:李威德]
圖右 :凌網科技在現場設立攤位,三位從業人員為志工提供諮詢與介紹HyRead電子平台,還有靜思專屬的Gaze版面。[攝影者:李威德]

圖左 :「菩薩護照 多元認證 資料維護」工作坊,學員分組研討,進行經驗與意見的交流。[攝影者:李威德]
圖右 :工作坊學員在不同顏色的紙片上寫出「募心募愛」的經驗、想法、創意與建議,課務團隊協助展示大家激發出來的成果。[攝影者:李威德]

圖左 :凌網科技公司詹雅蘭講師介紹HyRead網路書城,epub3電子書以及電子紙閱讀器。[攝影者:李威德]
圖右 :林瀧誌介紹目前募心募愛新知、新的線上捐款機制,增加新管道,讓大家在「募心募愛」有更多選擇。[攝影者:李威德]

圖左 :來自桃園的陳鳳英(前)聽到新版的募款3.0,充滿了期待,建議App的版面設計活潑些,增加使用時的喜悅感。[攝影者:李威德]
圖右 :從高雄來的莊馨甯(前),平常在社區承擔外語說法傳法導覽功能,為了吸收科技傳法的新知,專程來共修學習。[攝影者:廖碧玉]
圖左 :因為高雄鳳山靜思堂即將啟用,謝惠民(前)特地前來取經,感恩十三年來資訊處難行能行克服種種,邁向人工智慧的領域。[攝影者:廖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