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用雙手 改變人生的奇蹟

用雙手 改變人生的奇蹟

E-mail 列印
臺中市北區的一棟公寓小社區裡,原本街坊鄰居們各自忙著自己的生活,幾乎不怎麼互相交流。自從2011年開始,有位住戶叫高日美,因為看了大愛臺之後,一個美麗的變化正在悄悄發生……

從大愛臺牽起的因緣,要 從2003年,透過慈濟志工賴榮常與廖雪紹夫妻的接引成為慈濟會員,進而鼓勵她多看大愛臺,這一看不但成為大愛臺的忠實觀眾,也成為大地的園丁。

她是從2011年開始加入做環保的行動,那一年是六十八歲,而今已來到近八十歲高齡,仍然每天把社區的環保整理得乾乾淨淨,環境更加優化,更受到鄰里的敬重,在女兒的心中,覺得媽媽的人生好有價值。

然而,在她還沒有做環保以前的人生,到底是怎麼過的?

高日美想想自己那段經營賭場,整日沉迷賭博和酗酒的日子,令她感慨萬千。話說那一年,她三十七歲,與先生離異,住在臺北,獨自扶養女兒長大成家後,她在家裡以賭博維生,長期下來,身體亮起紅燈,因為生活不規律,高日美已陷入無法自拔的泥淖,找不到走出去的方法。這讓女兒擔心不已,也帶來巨大的壓力。

女兒不捨母親沉淪,1998年,毅然決然把母親帶來臺中同住,重新生活。閒來無事的高日美,因為受賴榮常與廖雪紹的鼓勵,轉看大愛電視臺的節目,開始關注有關環保和社會議題的節目。這些節目介紹了關於永續發展、環保行動和改善世界的方式。對她來說,這是一個轉折點,一個重新改變自己生活模式的契機。

◎從做環保 改變人生的奇蹟

高日美剛開始在社區大樓做回收時,其實是不順利的,因為住戶有反對聲浪而暫停。
2016年她的身體微恙,住院檢查,是輕微中風。出院後,她沒有休息太久,繼續做環保當作復健,騎腳踏車穿梭街頭巷尾,有商店自動要她協助紙箱、塑膠罐等回收的資源,她沿街地收,再載到慈濟環保站。一心一意只想著環保的工作,這樣的信念堅持著她,一路走來,身體也愈做愈健康。

精進投入在環保推中,高日美捨不得放假,就連女兒想要帶她出外散散心,她都覺得一日不做環保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未曾施打過疫苗,環保工作也未停歇。她的養生之道就是騎著腳踏車到處收環保,唯獨最擔心的是下雨天,他說:「因為不能外出收環保。」

高日美對做環保有一套,就連回收的瓶瓶罐罐,一定會清洗乾淨分類。因為她認為用心整理環境,沒有刺鼻的氣味,也得到住戶的認同,所以懇請高日美再協助整理大樓的環保,高日美重回社區大樓做回收,大樓社區成為慈濟的環保據點。不僅如此,就連隔壁棟的大樓管理員也受到啟發,一同參與回收行動。這種鄰里之間的情感連結感到格外溫馨。

高日美心心念念想著上人,想做上人想做的事,曾夢見上人和自己一起在臺中漢口路走著,一直對著自己微笑,夢醒後才知是夢境。事後,高日美內心向上人發願,「祈願自己身體健康,要做到不能做的那一天為止。」

高日美翻轉自己的人生,即使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因為做環保而扭轉人生方向盤,成為一個對社會和環境有益的人。如今高日美雖已老邁,仍然耳聰目明,身體健朗,鄰居都讚美她比以前更年輕、更莊嚴。

高日美關心地球,還關心著彼此。環保對她而言已經不再只是一項義務,它已經成為社區的一部分,成為一個連接鄰居們的紐帶。這種溫馨的情感連結,讓住戶更加團結,更加關心彼此。高日美希望再為社區環保努力,繼續維護這個有人情味的鄰里情誼。

圖左 :對做環保堅持的高日美,回收的瓶瓶罐罐一定清洗乾淨分類。[攝影者:留榮松]
圖右 :高日美曾經輕微中風,仍然繼續做環保當復健,騎腳踏車穿梭街頭巷尾,靠自己的力量再站起來。[攝影者:留榮松]

圖左 :高日美的環保精神讓鄰里為之讚歎,連隔壁棟大樓的管理員也加入資源回收行列。[攝影者:留榮松]
圖右 :高日美將處理好的回收物品暫時放置大樓的頂樓,一星期二次固定時間,環保志工將回收物品載回環保站。[攝影者:留榮松]

圖左 :對高日美來說,環保已經不再只是一項義務,它已經成為社區的一部分,成為一個連接鄰居們的紐帶。[攝影者:留榮松]
圖右 :高日美曾夢見上人和自己一起在漢口路走著,一直對著自己微笑,夢醒後才知是夢境,內心向上人發願,祈願自己身體健康,要做到不能做的那一天為止。[攝影者:留榮松]

圖左 :從賭博、酗酒、壞脾氣,轉變為環保志工,高日美的人生轉折是一場奇蹟。[攝影者:留榮松]
圖右 :2023年,高日美(中)雖已年近八十歲,仍耳聰目明,身體健朗,鄰居都讚美她比以前更年輕、更莊嚴。[攝影者:黃靖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