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卓蘭偏鄉義診 送溫暖又顧健康

卓蘭偏鄉義診 送溫暖又顧健康

E-mail 列印
人生至苦,莫過於身體上的病苦,犧牲假期走入偏鄉,只想為病者緩解身體疼痛,膚慰病苦者心靈,一群默默付出的仁醫,每個月與長者一會,持續送關懷到偏鄉。

2023年11月12日慈濟人醫會的醫師、護理師、藥師 及志工們,早上七點鐘在慈濟臺中民權聯絡處集合出發,前往苗栗縣卓蘭鎮,進行每月一次的偏鄉關懷義診及往診活動。歷經一個多小時,沿路欣賞著田野風光及滿山遍野的果樹,長長的車龍,終於來到這個純樸的小鎮,加上卓蘭坪林當地人醫會及慈濟志工,約莫六十多位志工參與義診。大夥兒一抵達,就有不少民眾排隊,期待的眼神像似見到家人蒞臨般殷切。

◎悠揚樂音相伴 義診活動熱鬧非凡

眾人齊心虔誠合掌,在〈誠心祈三願〉的唱誦聲中拉開序幕,適逢當地有二百年歷史的三山國王出巡,銅鑼喧天,一起把這寧靜的山區點綴得熱鬧非凡。另個角落,由黃銘昌率領的「昌哥老來薩」樂團,吹奏音韻悠揚的薩克斯風,更讓整個活動現場氣氛活絡起來。

現年六十八歲的昌哥,六十一歲時才開始學習薩克斯風,短短四年就取得街頭藝人的證照,受到李國正醫師與志工詹麗娟賢伉儷引荐到慈濟來,只要是有人打賞都會全數捐助國際脤災,例如東非、叙利亞、土耳其都曾經援助過。看到慈濟志工有系統、有愛心及一直堅持的勇氣與毅力,黃銘昌說:「這是讓我繼續不斷堅持的力量,從第一場開始到現在的第八十五場公益演出,未來要無限場次的做下去,一直做到不能做為止」。

◎身退心不退 退而不休的銀髮醫師

九十歲的邱振煥醫師,精神奕奕地與病患用當地客語交談,他與患者就像老朋友一樣話家常,這裡的病患與慈濟志工,對邱振煥醫師都非常熟稔,也很感佩他的精神、毅力還有耐心,同時也請教邱醫師健康長壽祕訣。邱醫師說:「除了體質外,因為從小粗食淡飯的習慣,家族的人都很長壽,哥哥有一百多歲了!家庭和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還有隨遇而安的心,有病就去接受它。」。

來自北屯的社區志工曾秋燕,從事美髮業,第一次跟著慈濟人醫會到卓蘭參與義剪,她笑瞇瞇地說:「醫師是拿手術刀,我是拿剪刀的。」今天第一個到場的民眾就是來剪髮的,張春美女士七十四歲,每個月都會來剪個清爽的頭髮,非常滿意高興的回家。曾秋燕不只一次參加義剪,只要是有公益團體需要,就會儘量抽空配合,有機會就會付出。

三十幾年來都是自己剪頭髮的邱振煥醫師,在志工曾秋燕的熱情邀請下,欣然答應讓曾秋燕成為邱醫師三十幾年來的第一次。疫情三年多沒有出來義剪,難得有這樣的好因緣,曾秋燕很開心與邱醫師結下如此好緣,內心法喜充滿。

◎山路崎嶇 難行能行堅定不移

往診團隊兵分二路,驅車前往,順著蜿蜒曲折山路,愈來狹小的道路僅只能有一部車輛可通行,幸好寧靜純樸的卓蘭小鎮並無太多往來車輛,道路兩旁時有雜草比人還高,又時可看見一片片農民種植的水梨、葡萄樹及綠黃相間即將可採收的椪柑。偏鄉地區,年輕人都到外地工作,漸漸地剩下年邁的長輩繼續農作,若身體上有病痛,就醫相當不便,行動可自理的老人家,尚可每周搭乘接駁車到臺中慈濟醫院就醫,行動不便者,只能等待家人或居家服務員協助打理或陪同就醫。

「一、二、三、四、五,手向前,慢慢身體再向前,慢慢用力拉繩……」「手抬高、要扶好、站好喔!再來把腳踢一踢,再換腳……」,曾景新醫師耐心地指導曾經中風的彭阿嬤和他車禍受傷的兒子一起做復健,護理師許天羽則細心地為他們量測血壓。第一次參與往診的許天羽感觸甚深地說:「看到這樣的病苦,我們真的很幸福。」彭阿嬤和孫先生感恩慈濟人的關懷,還主動拿出現金投入竹筒,期望自己也能盡一分心力一起來幫助需要的人。

褚先生也是一位中風患者,女兒白天要上班,他一個人在家透過輔具尚可緩慢地移動步伐,紀邦杰醫師這次帶來蘋果、太陽餅和月曆,親切地關懷問候病況,褚先生開心笑得合不攏嘴。除了護理師量測血壓、曾景新醫師教導復健方式,訓練四肢力量,更不忘逐一確認心臟和血壓用藥時間和頻率,或是藥品的適應度,並仔細將病況紀錄在病歷本,絲毫不能馬虎。

◎生命的末班車 病苦常纏於身

車剛停妥,紀邦杰醫師立刻快步向前,門沒鎖,貼心地紀醫師刻意先敲敲門,再喊著鄧阿公的名字,就怕直接衝進客廳會嚇到鄧阿公。

一推開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厚厚的一層灰塵及神龕上的蜘蛛網,看來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未曾清理。長年臥床的鄧阿公,長子外出工作不在家,平時則仰賴居家服務員前來打理兩餐,假日時居服員休息,則無人照料。

房間內的兩張板凳也都是厚厚的灰塵,紀醫師卻毫不猶豫地直接坐下來,對著鄧阿公噓寒問暖。看到紀醫師來到,鄧阿公開懷笑得眼睛瞇了起來,「早餐吃了嗎?身體有哪邊不太舒服?腳有力氣嗎?」紀醫師親切地關心著。聽到鄧阿公還沒吃早餐,趕快拿出帶來的太陽餅,一口口親自餵著鄧阿公吃,曾醫師則快步到廚房裡找到刨刀,親自為鄧阿公削蘋果。視病猶親、醫者仁心,這一幕幕的感動不禁令人淚水盈眶。

視線劃過窗戶灑進的陽光再移動到牆壁上,眼前這一幕真是令人震撼不已,「黃金牆」這個名詞一點也不優美,若不是無法自理,鄧阿公也不願如此;若不是大慈大悲的願力,「視病猶親」的這個形容詞似乎很難實現,但紀邦杰醫師、曾景新醫師、護理師張天羽三人似乎完全不受眼前這一幕影響,只有繼續不斷關懷鄧阿公的小腿萎縮狀況,此時心中更是由衷敬佩到醫護人員的偉大。

◎德醫雙馨 無微不至的照顧

「來,腳出力喔,手握住握好……」李國正醫師細心的引導謝阿嬷從椅子上透過助行器用力站起來,李醫師將手伸過去扶著阿嬤的手和腳,慢慢移步到客廳門檻處,來回移動練習跨過門檻進入客廳,再跨過門檻走到戶外,就這樣反覆幾次練習,阿嬷漸漸地越來越熟練。謝阿嬤今年八十三歲,耳朵輕微重聽,慈濟志工細心地在一旁幫忙李醫師用客語說明,平時如何增強自己的大腿肌耐力,如何坐著也能復健。

四十六歲正值壯年的阿強,因為從水泥攪拌車上摔下來,導致下半身癱瘓,沒有領到職災補償金,一直靠著自己復健,每兩小時自行翻身一次,李醫師教導阿強自己兩手互相拉筋復健,加強上肢肌力強度,避免萎縮,護理師協助量測血壓,一旁的志工也不忘關心膚慰阿強年邁的父母親。

慈濟人醫會裏的白衣大士定期每月前往卓蘭義診,關懷當地長者,雖說年輕人漸漸搬離偏鄉出外打拚,多年來關懷的長者也逐漸離世。長者越來越少,但人醫會們仍然不輕易放棄每一位需要被關懷的長者,無論個案家中環境多麼惡劣,大醫王們仍然彎下腰放下身段,把握每一次義診機會,看到阿公阿嬤們開心的笑容,再辛苦都值得。

圖左 :九十歲的邱振煥醫師(右一),精神奕奕地與病患用當地客語交談,他與病患就像老朋友一樣話家常。[攝影者:楊美春]
圖右 :眾人齊心虔誠合掌,在〈誠心祈三願〉的唱誦聲中拉開了序幕。[攝影者:楊美春]

圖左 :黃銘昌率領的「昌哥老來薩」樂團,吹奏音韻悠揚的薩克斯風,更讓整個活動現場氣氛活絡起來。[攝影者:楊美春]
圖右 :曾秋燕不只一次參加義剪,只要是有公益團體需要,就會儘量抽空配合,有機會就會付出。[攝影者:楊美春]

圖左 :曾景新醫師(右)耐心地指導曾經中風的彭阿嬤和她車禍受傷的兒子一起做復健。[攝影者:楊凱誠]
圖右 :護理師為褚阿公量測血壓、曾景新醫師更不忘逐一確認心臟和血壓用藥時間和頻率,確認用藥的正確性,並詳記在病歷本上。[攝影者:楊凱誠]
圖左 :紀邦杰醫師聽到鄧阿公還沒吃早餐,趕快拿出帶來的太陽餅,一口口親自餵鄧阿公吃。[攝影者:楊凱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