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歲末回首港灣年華 梧棲慈濟人在地安老

歲末回首港灣年華 梧棲慈濟人在地安老

E-mail 列印
2023年慈濟年度盛事「社區歲末祝福」於各地展開,12月17日臺中市清水靜思堂舉辦二場歲末祝福。下午場次邀請「輝太郎陶笛樂團、美樂地陶笛樂團、紀老師小提琴及南簡社區舞蹈班」表演,除了有音樂饗宴,還有蔬 食市集,共五百四十二人參與。

慈濟志工與臺中市梧棲區大庄社區的長者、在地志工們,互動六年多來,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今年(2023年)11月4日團隊還至彰化靜思堂,參加阿公阿嬤說故事比賽,演出《港灣年華》得到最佳創意獎。12月17日,原班人馬再到清水靜思堂演出。

◎港灣年華 生命的故事

臺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長照2.0著重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長照服務體系,讓需要長照服務的家庭,可以在自己居住的村或里獲得照護服務,落實「在地老化」為目標。2017年11月成立梧棲大庄社區關懷據點,而慈濟志工早在同年5月19日開始,就於每週五早上在大庄活動中心開課,由許綉琴承擔窗口,安排慈濟人承擔司儀、音控、講師,同時也帶動社區在地志工,一起來為長者服務。

舞臺上表演的《港灣年華》,是志工卓淑姿編導的故事劇,敘述梧棲大庄於臺灣清治未期為一鄰近港邊的街庄,196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許多人因嫁娶及工作需求搬遷至此,當時的人們為求生計、養育子女,甚至為了脫離兒時貧困之景,不分男女皆拼命工作。幸隨臺中港於1976年10月31日正式啟用通航,創造繁榮盛景發展無限。日復一日的辛勞,日日奮鬥的男男女女,也正在歷經老化、年邁及親人離世等,而此時據點的成立,也成為長者生活的重心,最好的陪伴。

在《港灣年華》故事劇,扮演新娘的施錦寶,藉由這次戲劇表演,邀約先生何國忠加入據點活動。先生也感受到志工的熱情和用心,內心充滿歡喜。

今年(2023年)七十三歲的林昆燁,每週一、三、五都會來據點活動。因為週五有慈濟的志工來帶動課程,聽聞「地球已受傷暖化了,大家要愛護這個地球。」她在家裡都會教導小孩要做垃圾分類,為愛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七十八歲的王碧霜,則是每週一、四、五會來據點上課,她說:「週五慈濟人帶領大家運動,讓我們身體健康,過得很快樂,很感謝慈濟疼惜我們這些老人家。」同樣因為志工們親切地照顧,很喜歡上慈濟課程的,還有六十八歲的顏秀嫻。

志工許綉琴說:「很感恩有因緣可以陪伴社區長者在地安老,陪著他們運動,動動腦來延緩老化,多一個健康的老人,就多一個快樂的家庭。鼓勵每位長者,不論天氣冷熱,都要來這裡上課,能走、能跑勝過黃金萬斗;如果不走、不跑,就會常常跌倒;能站就不要坐,能坐就不要躺,要活就要動。」

步入老年,除了外在相貌改變外,心態更是重要。調整正確的健康心態,提早做好準備,來據點或環保站,有志工陪伴關懷,也有老老相伴的認同感,心不孤寂,又能動手動腦發揮良能。

圖左 :每年歲末,社區鄰里鄉親齊聚清水靜思堂集福來祝福,點燃心燈、燈燈相續,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攝影者:顏添慶]
圖右 :在「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號聲中,靜思精舍德恕師父(右)與德江師父(左),帶領大家為歲末祝福拉開序曲。[攝影者:顏添慶]

圖左 :八十五歲陳顯德(前左一)的老年生活,就是每天都到環保站去做環保。[攝影者:顏添慶]
圖右 :會眾蔡依庭(中)貼心地牽著奶奶(左)的手,由志工引領入場。因為阿嬤有年紀了、走路比較慢,她牽著阿嬤的手一起走,阿嬤可以走得更安穩。[攝影者:顏啟烒]

圖左 :經常在長照據點上課的陳麗今老師,帶大家一起律動,伸展肢體動一動。[攝影者:顏啟烒]
圖右 :在《港灣年華》故事劇中,演出「年邁」橋段的王碧霜(右)說:「辛苦一輩子,現在身體越來越懶,感嘆什麼都做不了。」[攝影者:顏啟烒]

圖左 :《港灣年華》故事劇,第一次當編導的卓淑姿(右二),用感恩心承擔與學習,感恩團隊相互補位。[攝影者:楊鈞荏]
圖右 :孫女(左)問阿嬤蔡淑華(右):「紅包上的紀念幣,為什麼是五十八?」蔡淑華耐心地跟阿孫介紹福慧紅包的意涵。[攝影者:楊鈞荏]
圖左 :在《港灣年華》演出新娘的施錦寶(左),鼓勵先生何國忠(右)參加戲劇演出,走進莊嚴的靜思堂,感受慈濟人文與精神,祝福自己也祝福他人。[攝影者:楊鈞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