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見證」從小點滴到無量數

「見證」從小點滴到無量數

E-mail 列印
「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從小點滴到無量數的匯集,看慈濟人平常所做的點滴是如何付出行動力?

2024年1月17日午后於臺中靜思堂,慈濟志工與證嚴上人的溫馨座談中,分享的主題為「弘法利生信願行」。來自南 投、草屯、埔里、大里等地慈濟人,心心念念謹記上人的心願,就是要翻轉佛陀的故鄉。

原本在2023年的歲末祝福的活動中,由慈濟志工洪啟芬及陳美惠等人,推出老式腳踏車載滿著朵朵心蓮,以緬懷精舍德慈師父,呈現克勤克儉的靜思家風。慈濟人一根扁擔挑兩擔,一擔兩人顧,彼此合和向前行。並以「弘法利生信願行,蔬食共善護大地」持法器來呈現給上人。

卻因為上人的法體微恙,無法親臨主持,空空的座椅,讓中區志工些許地失落,卻也很快地轉念,大家用更精進的道心,弘法利生不間斷來為上人集氣。

在草屯鎮上執醫的洪啟芬醫師,除了為人拔除病苦之外,與太太陳美惠竭盡心力帶動志工走進社區募愛心商店。集結大眾的愛心,重啟五毛錢的竹筒力量;同時也啟動朵朵心蓮,從一塊錢到一萬元,甚至是百萬元,將點滴的善款注入到功德海。

◎愛心商店 匯聚大眾的愛

前草屯炎峰國小校長許昆龍校長分享,他與陳美惠帶動社區走入人群,同時說慈濟話慈濟,把當年的慈濟克難功德會的五毛錢的竹筒歲月跟大眾分享。他說:「雖然只有五毛錢,還是能夠救人。」

從2023年的 9月起,大中區開始推動募集愛心店家。他們宣導愛心竹筒的意涵,獲得組員們熱烈的迴響,在短短的三個月當中,已有三百一十支的竹筒愛心商店加入陣容。沉甸甸的零錢善款,是一百多位的志工認養的成果。每周三的共修日,也是他們愛心零錢匯集日。為了讓大家避免每月的舟車勞頓,陳美惠自告奮勇的收集沉甸甸的零錢,載往臺中靜思堂的財務統一繳納。

陳美惠的熱誠服務,也深深地影響著志工的向心力,就連愛心商店也感受到這一分誠正信實的熱忱。

因為愛心竹筒的效應,帶動小天使幼兒園的師生想要了解五毛錢的故事,志工團隊走進去分享慈善的源頭,就是日存五毛錢救人的一念心。當下的感動,啟發一百五十多人投入愛心零錢。陳美惠高興地表示:「這樣的帶動,可以讓小小幼苗植入善根,是我們最歡喜的事。」

◎善款聲 震響心蓮朵朵

洪啟芬與陳美惠夫妻倆在2023年12月24日的歲末祝福的前夕,再啟動一波的愛心共善。他們挺身呼籲南投、草屯、大里、太平等九個社區,在短短八天集結一千多朵的心蓮共善。陳美惠講話直快人心,如同她做事的積極度。她與洪啟芬以身帶動的集眾人之力,常常在靜思堂響起銅板聲,也震出心中的喜悅,她說那是能救人的聲音,非常的美妙。從中,她也體悟出上人勉眾的道理:「一個人的一步就是一步,一千人的一步就是一千步。」

來自埔里區人醫會的慈濟志工黃聰敏醫師,做事一向低調,總是默默地付出。透過洪啟芬的力邀,希望師徒相約分享心得。黃醫師表示,自己退休後就做居家醫療,居家醫療讓他看見貧病相依的苦,也看見孤獨老人很多。還好有人醫團隊給予藥物治療,但並不能解決他的問題,其中包含環境打掃,也出動志工協助,而貧窮的問題就啟動慈善訪視。

黃聰敏說,慈濟真的是做到施醫、施藥、更施愛的團體。尤其是苦既拔予,復為說法。他說:「幾個病人雖然很窮,經過慈濟幫助而翻轉人生,變得很有智慧,充滿了笑容,不再對生命抱怨。」他感恩加入慈濟,能為貧苦的病人服務,他認為:「在大時代的時期,真的非常地需要慈濟。」

同是埔里區的慈濟志工曾麗玲,也起身讚歎黃聰敏醫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是上人的好弟子。黃醫師居家照顧的有四百戶之多,不僅醫病也醫心。除了捨得布施錢財之外,在社區的品書會當中,自掏腰包請購《無量義經》與會眾結緣,鼓勵大家多聞法。移民署的義診及法親關懷等,也都有黃聰敏醫師付出的足跡,他是大家所敬重的長者。

◎一家人的大願力

溫馨座談中不乏有一家三代,來給上人祝福,其中張明安是921地震之後,經營一家素食餐廳,生意非常好,為了回饋社會,陸續為一家人捐榮董,當天也為孫子植福。

張明安是921震出來的菩薩,他的兒子分享內心的感動:「還好我還有能力,施比受更有福。我有能力可以站在這邊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我們最慶幸的,也是要感謝師公上人有這個途徑,讓我們幫助更多的人。」

上人聽到年輕人的分享,立即稱讚地說:「很正確的想法,真正心中有正法。」

一家三代的還有營造廠的大老闆陳榮金一家人,洪啟芬介紹他進慈濟以後,不但是放下身段,而且是親力親為地做環保,也承擔草屯區的隊長。陳榮金說起進慈濟的因緣,是受洪啟芬的邀請參加花蓮靜思生活營,因為感動而開始捐款,也進一步的成為慈濟人。他覺得慈濟這條路是對的,所以發心立願,要把兄弟姊妹都度進慈濟,至少要十個以上,目前已經有九個受證成為慈濟人,並期許自己是百萬菩薩繼續走。

陳榮金的兒子陳易暄還沒有加入慈濟之前,不明白父親為何每年都要大筆捐款,後來加入慈濟之後,他明白慈濟是為苦難人的後盾,也義無反顧地加入助人的行列。

上人聽到大家踴躍的分享,非常開心,希望人人「弘法入心」,不是師父講經就是弘法,最好的弘法就是「見證」。你們自己來講,那麼多人互相來見證,聽到的人更扎實感,更加踏實感。這是南投、草屯、埔里等等,都是很多人在聽,這是最好的見證,這是一條菩薩道,只要人人來見證,人人來開路,總是菩薩招生。

圖左 :腳踏車載滿上人的期許,慈濟人發心立願,願擔起慈濟挑重擔,持續向前行,而且無怨無悔。[攝影者:曾富春]
圖右 :在草屯鎮上執醫的洪啟芬醫師(左一),是一名內科老人科的仁醫,除了為人拔除病苦之外,也竭盡心力擔起慈濟志業的重擔。[攝影者:洪素養]

圖左 :慈濟志工陳美惠從募心募愛中,體悟出上人勉眾的道理:「一個人的一步,就是一步。一千人的一步,就是一千步。」[攝影者:洪素養]
圖右 :黃聰敏醫師(中)舉凡財布施、移民署的義診、法親關懷等,都是默默付出,是大家所敬重的長者。[攝影者:洪素養]

圖左 :張明安一家三代,是從921地震之後,開了一家素食餐廳,生意非常好,陸續為家人捐款布施,回饋社會。[攝影者:洪素養]
圖右 :陳易暄(中)加入慈濟之後,明白慈濟是為苦難人的後盾,他也義無反顧加入助人的行列。[攝影者:洪素養]

圖左 :王玉鸞與先生在埔里種植水果維生,省吃儉用,將錢拿來布施,就是要幫助苦難人。[攝影者:留榮松]
圖右 :愛心竹筒的五毛錢救人的力量,影響小天使幼兒園的師生,啟發一百五十多人投入愛心零錢,讓小小幼苗植入善根。[攝影者:曾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