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活成一道光 當下即淨土

活成一道光 當下即淨土

E-mail 列印
春寒料峭2024年02月18日,年味延伸到東大園區,人文薈萃的志玄文教基金會(簡稱臺中社教),立春之際,在人人心中種下滿園馨香。在野地花團錦簇滿眼翠綠中,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新春團拜聯誼。

◎新春相聚 歡喜自在

一期一會,與佛相遇!在歡喜的歌聲中,由司儀陳芳吟流暢的介紹,揭開今天精彩可期的序幕。「佛欲說是經 菩薩歡喜心 平等歡喜緣 皆由一念心 佛欲說是經 度脫無量眾 不生懈怠心……自在歡喜心。」在歡喜菩薩心輕快悅耳的歌聲中,當區志工與社教志工代表黃麗珍、黃慧如、王秀吟、吳月品、鐘萍英、李素珠及總召洪美麗等舞著龍的圖騰,配著清亮明快的樂音,歡喜送祝福。

歡喜聲中延伸祝福,接續由東大靜思堂資深志工,耕耘野地花園的特攻隊成員陳滿志工,給參加大眾許一座美麗花園,澆灌心靈的家。

細探野地花園初衷,感恩社教陳建輝老師協助澆灌而成,透過一群熱愛環境的夥伴,四處尋幽探訪,調查了解土壤和植物特性採集種植……將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撒播在近一百七十坪的土地上,讓來到這裡的每個人,都感受到土地的豐盛回饋,與大自然美好的深情款待。

◎野地花園 工法分享

花園結合自然與美學設計特色,志工陳滿聲稱:「這座會呼吸的花園,在野地裡埋設近兩百隻的透氣竹管。是利用科學方法,模擬並創造出一隻『超級大蚯蚓』的功能,竹管是中空的,可以讓土壤更透氣與透水。」她更分享工法奧秘:「就是有利於根系向下導引,根系健康維養降低,竹管旁埋設十五公分厚的小碎石,所有的水就會全部吸收到土壤裏,不會積在地面。」

野地花園的植物,綻放搖曳在春、夏、秋、冬四季,循著節氣各自美麗,與您一起相會,春有百花、夏有涼風的美好時節更迭。「植物樣態因應時序與特質延展,在自然生存法則中演繹生、住、異、滅……應驗《法華經 藥草喻品》一草一木皆有所用」。聽法千遍,走訪美麗花園,向大自然取經。

接著,社教課務團隊安排與自然共舞。在野地特攻隊分組帶領下,認識近百種的野生植物。花園站主陳滿、沈明霞、謝寶春、毛鐶諺、楊淑卿、陳淑秦、王月嬋、孔令芬及萬花叢中一點綠的男眾王文志,帶領走訪野地花園的超級任務。令人期待的是,尋覓下午手作地瓜包的主角月桃葉,踏著由石頭鋪滿的小徑,循著花香越過滿眼蒼翠,尋覓桃花源的豐盛之旅、探訪月桃葉的由來。

◎四心五感 觀想美好

社教總召洪美麗,年年有新意。總是要給社教志工家人們最盛情的款待,有溫度的誠與情,溫暖每一顆心。簡報呈現2024年「一個人的朝聖之旅」,接著是「路要自己走 福要自己造」,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美麗分享用朝聖的心~挑戰自己的路。遊戲規則,條件:不語、內觀,手捧水杯。時間:二十分種左右。地點:圓形步道……

「一個人的朝聖之路,是品孤獨,但不寂寞」洪美麗分享如何用朝聖的心,去細細品味孤獨之旅。要有四心:「耐心、細心、盡心、赤子心」。五感:「舒適感、尊榮感、安全感、愉悅感、尊重感」。開啟六覺:「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知覺。」

「水灑出最少,走得又穩又好,心地風光無限好!」洪美麗要人人用心去感受。大家懷著神聖恭敬的心來到朝聖起點,一組八人,參賽者在胸前貼上出發時間,手捧幾乎滿杯的水,盛放在盤子上,哨聲一響,GO GO GO!通過者都是有獎賞的菁英。

沿途中有眾多的考驗,要摒除雜念專一心思,還不忘欣賞腳下美景與心靈風光。「原本要用『沈思步行』走這一段路,後來配合大家的步調,感覺很好。課務用心籌劃,讓我得以享受一段很特別的生命旅程。」社教瑜珈老師黃素美分享心地的美好。

同時分享:沿路風光實在太美妙,看到總召美麗對其他夥伴的逗趣舉動,走了心。水就波了出來,心中難免得失波動,好在調整心態之後,便能坦然繼續平靜的向前行。

觸探另一位滴水不漏的嚴淑貞朝聖心光,她說:「在啟程的時候對著杯水說,我會努力做到一心不亂,你也要努力做到滴水不漏,我們一起加油!」一個人的朝聖之路,品孤獨,賞心光。淨土;在當下,在腳下,在心間。

◎幸福滋味 感恩付出

轉了心靈的法輪,中午轉食輪,暖了胃,身心也滿溢正能量。感恩圓滿事情,努力付出的幸福足跡,野地花園拔除野草特工隊、遍灑甘露水的天使,還有手作地瓜包背後付出的歡喜。從拔蘿蔔、切絲及餡料配製重重繁複手法,以及月桃葉採摘洗滌,地瓜清洗削皮,和著樹薯粉加水揉捻,再蒸煮。

當分組坐在圓桌旁時,地瓜餡皮及夾雜著香菇、蘿蔔絲等等的餡料,還有剛剛長在野地花園裡芳香的月桃葉,已靜候著大家,展開手作之旅。

「首先將皮在手心轉開成橢圓,中間厚一些,把餡料放入,再逐一捏皮往中間收攏,直到包妥餡料,最後將接合處那面放在月桃葉上。」陳滿帶著在地志工,分組坐定後,教導如何將陷料包進地瓜皮裡。看似平凡無奇小小的地瓜包是費工的,也是無數人的愛心付出。

當一顆顆金黃誘人的地瓜包放進蒸籠……氤氳的熱氣,圍繞在蒸籠上香氣四溢的地瓜包,令人食指大動,蒸熟後拿起咬下地瓜包的瞬間口齒留香,還有溢於言表的感動。

◎開心開眼 養生之道

下午是古法易筋經的張玫芝老師,頌缽音療吟唱共振;她用中醫的五行相生剋圖理論,木、火、土、金、水對應肝、心、脾、肺、腎與藏醫的五元素,空間(心)、風_(肺)、水_(腎)、火_(肝)、土_(脾)。將頌缽吟唱五元素淨化咒,應用在以上的元素間,將身體放鬆、心放空,意念鬆開讓意識主導空間呈現,人法地~地法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養生之道。

在優雅靜謐的頌缽聲音裡,空氣中流淌著靜美與寂定。總召洪美麗送給每一個人的朝聖之禮,有閃黃光綠光及白光的燈泡,裏頭種著日本的竹柏。她祝福期許著「每一個人都是發光體,會發光發亮,不要小看自己」。

美麗的祝福與泰戈爾《用生命影響生命》,有異曲同工之妙;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願每個人都能活成一道光,綻放著所有的美好!在陽光眷戀的地方。

圖左 :一起做點心[月桃葉地瓜包]-廚藝精湛的陳滿(左三)帶領著西屯區在地的志工,細說手做地瓜包的製作過程。[攝影者:王秀吟]
圖右 :沿路風光實在太美妙,看到總召美麗對其他夥伴的逗趣舉動,走了心。水就波了出來,心中難免得失波動,好在調整心態之後,便能坦然繼續平靜的向前行。[攝影者:王秀吟]

圖左 :社教總召洪美麗,給社教志工家人們最深情滿滿正能量的款待。
「用朝聖的心,打開五感四心⋯⋯品孤獨卻不寂寞之旅」[攝影者:王秀吟]

圖右 :野地花園寬心解題,在深耕野地花園的站主帶領下,尋找手中的葵花寶典的植物種子。[攝影者:王秀吟]

圖左 :從拔蘿蔔到切絲及餡料配製還有月桃葉的採摘洗滌,地瓜清洗削皮,揉捻……再蒸煮。[攝影者:王秀吟]
圖右 :一顆小小的地瓜包,費工的手法,是無數人的愛心付出![攝影者:王秀吟]

圖左 :在歡喜菩薩心,輕快悅耳的歌聲中,一群本地志工與社教課務的志工,舞著今年的吉祥物龍的圖騰,歡喜送祝福。[攝影者:王秀吟]
圖右 :一期一會,與佛相遇!在歡喜的歌聲中,由司儀陳芳吟流暢的介紹,揭開今天精彩可期的序幕。[攝影者:王秀吟]
圖左 :花園站主陳滿、沈明霞、謝寶春、毛鐶諺、楊淑卿、陳淑秦、王月嬋、孔令芬及萬花叢中一點綠的男眾王文志,帶領走訪野地花園的超級任務。[攝影者:王秀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