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管好情緒 讓自己成為自在的玫瑰

管好情緒 讓自己成為自在的玫瑰

E-mail 列印
「中醫非常相信身體跟環境是共振的,所以臺北人、南部人、中部人或是東部人,其實都不一樣。」6月8日,於臺中市清水靜思堂舉辦2024經典人文講座「草葉集」。邀請臺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沈邑穎分享「身心共 振的和諧之道」,志工、會眾共有二百多人一起聆聽。

沈邑穎秉持「救人之事,不必保密」的理念,以貼近現代生活的方式,向大家推廣中醫,著重於身心和諧,以提升自我的保健意識。今天(6/8)是她上半年第四場講座,沈醫師說:「《12經絡人格解密身心共振的中醫之道》這本書,有很多臨床上癌友的故事。」她時常想,如果跟他們早一點相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所以發願要全臺走透透,跟大家解說中醫觀念。

◎防老守住「肝、心、脾、肺、腎」

沈醫師跟年輕的病友分享,如果看到爸爸、媽媽有心血管問題,或可能有帕金森,他們出現症狀的時間,是在你這個年紀的二十年以後,你就要開始思考現在能做些什麼?中醫的角度,男女生的生理高峰期不同,男生四十歲,女生三十五歲,之後慢慢走下坡。如果在這個年紀開始把自己照顧好,就可以改變你的人生軌道,避免老而衰。雖然不能避免老,但可以避免衰。

「我們從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五個階段,以中醫來講,整個退化第一個從『肝』開始,肝、心、脾、肺、腎。四十幾歲眼睛模糊,就是肝不好。再來『心』,因為女生五十歲開始更年期,心臟會出問題,女性荷爾蒙不能保護心臟,臉潮熱、流汗後心悸等症狀。」沈醫師進一步說,皮膚不好、肌肉流失,發現吃很多東西,肌肉長不起來,沒有力氣,反而變胖。

再來就是「脾」,因脾掌管思慮,脾經這條經絡就是媽媽經,變得很操煩,孩子已經很好了,仍然擔心不完。接下來是「肺」,皮膚變得粗糙、皺紋變多了,容易喘、呼吸不順。沈醫師提到,九十歲後,腎功能變得很差,腎管腦髓、骨頭、膀胱,腦部嚴重退化,記憶力變差、失智的情形,發現老人家同樣的話一而再、再而三不斷重複地問。

你們想一想,肝、心、脾、肺、腎五臟一個一個老化,如果你可以守住肝,就能守住心……沈醫師強調,不管你幾歲,現在就可以開始防老,你就會越活越開心。

◎管好情緒 讓自己成為自在的玫瑰

聲稱自己是完美主義者的會眾李芸安說:「今天(6/8)聽了沈邑穎中醫師的演講後,提醒自己,在工作上除了要調整心中的標準外;更時時要保持好心念及好心情,因為一切的疾病都是來自於不好的心念而起。」

李芸安表示,凡事追求快節奏的社會型態,讓許多人的情緒無法得到宣洩的管道,所以利用閒暇在家種植簡單的園藝,多接近大自然的療癒方式更顯重要。轉變心境,就可以遠離病痛,說來簡單,卻不見得人人都懂的道理,一定要與家人及同事分享。

「沈邑穎醫師每天出門要上班時,抱著愉快的心情,祝福自己及祝福病人的心念,因為不知道今天會遇到什麼樣的患者?」志工柯秀英提及,沈醫師在問診過程中,臨床診間有一位罹癌患者分享,若有一顆「利他」的心,癌症指數會不斷地下降並歸零。抱著感恩及無所求的心態付出,身體細胞就會充滿正能量,將癌細胞擊退。

「醫病要先醫心」,百病由氣而起,氣不通就會生病,此氣會影響身體的健康。「正念」可以讓身體健康。柯秀英說,要從愛自己做起,很多事情都需要時間,要學會等待。

會眾蔡美真平常很喜歡聽醫療講座,今天邀請好朋友蔡壁芸一起來。她說:「沈醫師從中醫的角度談到了心、肝、脾、肺、腎五臟,和人身體的關係。尤其是得各種癌症的關聯,真是太受用了。原來不在意的負面情緒累積,也是得癌症的原因。以後一定要對自己好一點,當有人對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要學會拒絕。如沈醫師說的:女人應該『讓自己成為自在的玫瑰』。」

之前,會眾蔡依純看過沈醫師在YouTube的演講,還有看過她的書,她跟先生一起來。她覺得中醫很生活化,自己看書,其實也有吸收。可是現場聽沈醫師演講,更清楚可以怎麼做?發現很多養生的動作,在生活中都可以試著做做看。

家住清水的林美君離清水靜思堂很近,她常來參加聽演講這樣的活動。她覺得慈濟很好,都會舉辦很多講座,幫助大家,這次特別邀她的朋友一起來聽沈邑穎中醫師演講。聽完後,讓她覺得要善待自己,也學到很多的中醫療法,透過經絡的按摩可以改善身體。重點要身心靈健康,主要是心理跟自己過得去。

第一次來到清水靜思堂的謝婷婷,聽完演講,感覺沈醫師有大愛的精神,教大家一些日常生活的保養。就是不藏私,這個氛圍很好。

七十五歲的會眾顏美華在「大愛學漢醫」節目看到沈醫師演講。平時,一星期四天在環保站煮飯,中午休息,又到長照關懷站打太鼓、畫畫、做體適能保養自己。自己要照顧好自己,歡喜做甘願受,要活就要動,要走出去做跟人家結好緣,頭腦才不會痴呆。

來自桃園的蔡淑芬,剛好回來探親,與姊妹一起來聆聽演講。沈醫師說,人生如果有味道「酸、甜、苦、辣」,選擇權在自己,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蔡淑芬聽完演講後,警覺情緒管理很重要,不要喚醒癌細胞,所以一切唯心造,要保持內心的平衡,生活上要「知足」,才能從內心感受「感恩、善解、包容。」

沈醫師勉勵大家,面對人生變局良方,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開啟善的循環。所以健康不必遠求,透過各種活動調氣、調息、好好呼吸,放開糾結的心念,退一步海闊天空。氣順了,人也會健康,這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法。

圖左 :會眾顏美華(右一)說:「今年七十五歲了,自己的身體要照顧好,要活就要動,走出去跟人家結善緣。」[攝影者:陳榮照]
圖右 :會眾蔡美真(右)、蔡壁芸(左)兩人相約來聽講座,才了解原來平日不在意的負面情緒累積,也是得癌症的原因。以後一定要對自己好一點,當有人對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要學會拒絕。[攝影者:陳榮照]

圖左 :會眾李芸安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聽完演講後,提醒自己,在工作上除了要調整心中的標準外,更要保持好心念及好心情;因為一切的疾病,來自不好的心念而起。[攝影者:陳榮照]
圖右 :志工柯秀英(左)說:「正念,可以讓身體健康,我們要從愛自己做起,很多事情需要時間,不要急,們要學會等待。」[攝影者:陳榮照]

圖左 :中醫師沈邑穎(站立者)說:「0403花蓮地震後,有些人出現血壓不穩、頭暈現象,可以勾耳屏、按壓合谷、太衝、養老穴來保健。」[攝影者:陳榮照]
圖右 :會眾林美君(左)、謝婷婷(右)與朋友一起來聽講座。學會善待自己,透過經絡按摩可以改善身體,身心靈要健康,心理要能夠跟自己過得去。[攝影者:張均榮]

圖左 :會眾蔡依純(前排左)跟先生一起來聽講座,發現原來中醫很生活化,來現場聽,更清楚可以怎麼做。很多養生的動作,在生活中都可以試著做做看。[攝影者:張均榮]
圖右 :中醫師沈邑穎(站立者)說:「身體與情緒會彼此影響,相互共振。當情緒過度累積,就會沿著經絡循行路線尋找出口。每個人都有十二經絡人格,它們就像身心共振地圖的導航系統,為我們解密情緒和健康的關係。」[攝影者:張均榮]
圖左 :會眾蔡淑芬(前排左一)說:「管理好情緒,保持內心平衡,才不會喚醒癌細胞。」[攝影者:張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