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幸福一念間 我願意

幸福一念間 我願意

E-mail 列印
快樂、幸福是什麼?資深慈濟志工羅明憲在2024年6月23日的「大愛人間 幸福人生」講座中說:「世界上任何一件快樂的事,都是因為希望別人快樂;世界上任何一件痛苦的事,都只希望自己快樂。」

自1992年 第一次參加外蒙古賑災的羅明憲,三十三年來,國際賑災幾乎和他的名字畫上等號。他說,人生八大苦中,最苦的莫過於「求不得苦」,「但當你轉個念,心裡想的都是利他的時候,一定一路順暢。」

◎人生的轉折在外蒙古

1992年,民權路的臺中分會(現今的民權聯絡處)修建中,上人行腳來臺中,在分會對面的二樓與慈濟人座談。上人滿臉愁容地開示,外蒙古饑荒嚴重,希望到外蒙古賑災,但那兒天寒地凍,氣溫零下三十幾度,上人擔心,他在臺灣的弟子,能夠承受這樣的低溫嗎?

當時,羅明憲剛受證,自告奮勇地舉手,「報告師父,在座的師兄、師姊大概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低溫,我曾經歷過零下三十幾度的洗禮。」羅明憲一向體魄羸瘦,不太像可以承受此低溫的強壯之人。上人看看他,問,「零下三十幾度?」

羅明憲說,他自幼家貧,高中畢業後,家裡沒有足夠經濟能力供他繼續升學,於是服完兵役,就開始找工作,但是看遍所有徵人啟事都須有工作經驗,最後才看到一則不顯眼的小方塊,上面寫著,「徵外籍船員,無經驗可」,他喜出望外。

當年臺灣還未開放觀光,可以到世界各國去,是求之不得的事。羅明憲參加考試通過,再經過三個月受訓,不久就接到通知要上船,他好興奮。不過一上船,他就知道這是一場騙局,每天在船板上工作二十四小時,不論刮風下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毫無休假日。

這當中他們的船隻也曾到過零下三十八度的阿拉斯加,羅明憲告訴上人,「我不知道您今天要提外蒙古零下三十幾度的事,不然我就會帶一張照片讓您看看。」因為在甲板上工作,從船頭到船尾都要綁著纜繩,厚重的衣服不適合,所以他只穿了兩件衣服而已,一件是阿兵哥的大外套,一件是牛仔背心。

「師父,我曾經經過零下三十八度的洗禮,外蒙古零下三十度,我應該承受得起吧?」

上人看看他,沒有馬上回應,羅明憲有些落寞,默默地坐下來。不到一周,精舍師父來電問,「羅居士,你有沒有時間到外蒙古去走一趟啊?」那一刻的感覺,開心又興奮,永生難忘的歡喜,想像自己可以馳騁在外蒙古大草原上,如當年成吉思汗的英勇雄武。

飛機飛行了四千多公里,到了烏蘭巴托機場,冰天雪地,飛機、車子都須穿上衣服。他們一下飛機,分秒不空過,與外蒙古的志工展開打包工作,直到隔天清晨五點,休息到七點,開始發放。

「那短短的睡眠,是我這一生當中睡得最沉、最香甜、最安穩的一次。」羅明憲說,室內外的溫差、還有空氣的稀薄,沒有人喊累,每個人的臉上充滿法喜。

當年蘇聯剛解體,所有工廠和設備全撤離外蒙古,獨留些廢墟的廠房。也因為當地氣候寒凍,靠火力發電,空氣污染嚴重,所以年輕人早逝,留下許多孤兒寡母。

在訪視過程裡,他們去到一家廢墟工廠,玻璃破損、空無一物,一個婦人帶著兩個小娃兒,沒有棉被、也沒有任何禦寒的衣物,就只有一張折疊的塑膠躺椅,令人感到心酸,欲哭無淚。

「這一生當中,我從未看過這種場景!」自己家裡的小孩,天氣冷時,有十六、十八斤的棉被,鵝毛被、鵝毛毯、電毯不夠還有電暖器,出門上學有車子接送,下雨天父母就拿著傘在校門口等,深怕孩子淋到雨,而外蒙古的這些苦難孩子卻過著這樣的日子?

「零下三十度,他們的冬天要怎麼過啊?」羅明憲當下發了一個願,「我願意當上人的手、當上人的腳,只要我腳走得到,我願意!」

果然有願就有力,自此之後,羅明憲與慈濟國際賑災緊密相連,這個願帶著他在國際間如中國大陸、北朝鮮、柬埔寨、中東的阿富汗、伊朗等地賑災,二十幾年間為苦難的眾生挹注心力與願力。他說,「因為有慈濟,有上人,讓我有機會到外蒙古去,從此改變我的生命,也是我生命很好的轉變。」

羅明憲對大家說,「所以發好願很重要,當你心裡想的都是在為別人時,自己也會順心如意。在慈濟,我找到了幸福。」

◎無常在瞬間 巴姆古城應聲倒

2003年12月26日伊朗發生6.6級的大地震,根據報導,巴姆古城(Bam)十二萬人口,有一半的人口,不是死就是傷,災情慘重。

當時羅明憲正在中國大陸賑災,回到臺灣剛放下行李,就接到通知,「羅居士,您把證件趕快交來,要辦去伊朗的手續。」他不敢告訴太太張美麗。

自從他加入慈濟投入國際賑災後,有時一個月二十幾天都在海外賑災,家裡老小都由太太一手承擔。當時已快過農曆年了,剛回來若再出門,有些說不過去。

一直到證件辦妥,他才跟太太說,「報告師姊,上人說要我去伊朗一趟!」「什麼?你要去伊朗,那就沒在家過年了,再四天就過年了!」

羅明憲還回說,「單單來和去就不只四天了啊!」張美麗曾對上人說,「師父,我把師兄捐給您,您要如何利用就盡量用吧!」在此關鍵時刻,她再次成全羅明憲。

抵達伊朗機場,他們搭巴士,然後走路進巴姆城,沿路所看到的路樹、電線桿,都完好無缺。「奇怪了,為何屋子都倒了呢?」經勘查,原來是建築結構的問題。土磚屋、鋼筋鐵條太細,鋼骨只是稍微點焊,難怪屋子會倒。

地震發生的前一晚,一位民宿的老闆和幾位住店的旅客,在飯後茶點敘談中,有位倫敦的旅客突發一語,「如果這裡發生地震,該怎麼辦?」

老闆指著巴姆城說,「2000多年來它依然存在,不太可能啦!」

誰知隔天清晨六點多左右,一場天搖地動,6.6級的地震,不僅讓巴姆城毀於一旦,奪走這麼多條人命,連這位英國的旅客也客死異鄉。

「生命就是如此無常,但人們總是無知無覺。這位老闆怎麼樣也想不到遠自英國的朋友,是來警告他們,無常會在瞬間來到。」

◎一念悲心 巴姆城的佛教殿堂

臺灣有了九二一賑災和興建「希望工程」的經驗,慈濟本打算為伊朗建造四百間組合教室。羅明憲心想,在臺灣興建的大愛屋,兩、三年後拆掉的建材還可善加利用在環保站或會所,但是在伊朗,恐怕這些拆下來的板材將來會成為另一堆廢物。

羅明憲深知上人心,「要給就給最好、最適合的!」他相信上人會想給他們一間堅固、永續的教育殿堂。

於是,他與當地教育機構官員溝通協調,多日走訪大街小巷、交通要道、男女學校、高中、小學,收集資料帶回臺灣向上人報告學校的地點和位置,最後成就了五所鋼筋水泥的永久學校。

羅明憲說:「師兄、師姊,如果你有一天到伊朗去,看到在穆斯林有佛教的學校、佛教的建築屹立在巴姆城,你會感動、掉眼淚的!」

慈濟人第二趟來到伊朗時,準備發放兩千五百噸的物資和義診,來之前,慈濟和當地官員已簽下發放協議。不料,大批人馬興高采烈、浩浩蕩蕩抵達,這位官員卻避而不見,以忙碌推辭,「我交代一個官員,你去跟他溝通就對了!」

一去見面,這位官員拍胸脯說,「你找我就對了!」不過一切須重頭來。不管哪一個官員都說同樣的話,「你找我就對了!」但依然一個推過一個,無法給一個正確的答案。

經過兩、三天,醫療團隊只好先行折返臺灣,留下羅明憲和兩、三位慈濟人再次與他們溝通協調。此時,他想到上人的殷殷叮嚀,「要時時抱著感恩心。」

「對啊,一場世紀強震,所有建築物倒塌,所有要承辦的工作,須重新找資料,談何容易,我們要將心比心啊!」心念一轉,團隊帶著感恩心,謙卑地不斷與對方溝通,有一天,伊朗官員終於同意了。

志工聽到可以發放了,每個人歡天喜地,精神百倍、生龍活虎,雖然剩下不到四人,還好有陳秋華和胡光中的鼎力協助。他們自己搬物資、自己發放。鞠躬九十度,展現慈濟人的感恩、尊重、愛。有人來之前剛病癒也不喊苦,法喜布滿每個人臉龐,圓滿了一場場的發放。

慈濟人為了眾生,盡全力,只要有任務就全力以赴。疼惜眾生的心,在身形當中表露無遺。羅明憲說:「我們何其有幸,有一位明師在前面引導,一切都在幸福中。」

◎享福消福 做個有價值人生

上人在講座後開示道,「有人心裡感覺,國際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其實國際與我們有關係,同樣在地球上,我們地球平安,我們就平安。地球的角落不平安,我們就要提高警覺。佛陀來人間說法,就是要讓大家有覺悟。」

慈濟五十多年來,從國際救災中,可以看到天下災難偏多、人心混亂,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相爭,國與國之間相爭,造成多少難民?造成多少災民?上人說,「所以我們要時時打開心胸,用愛培養智慧,看見人間疾苦,我們要發心去見苦,我們用力去拯救眾生。」

今年(2024)年1月1日發生在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的地震,災情嚴重,日本的慈濟人冒著寒冷的天氣供應熱食,然後發放「見舞金」。上人提及,慈濟人的付出,恭敬的彎腰,做到尊重與感恩的行禮,總是比來領的人姿態更低。

上人說:「我們給的金額不是意思意思,要給他有感覺,(地震)過去三、四個月了,雖然是很堅強,但是可以感受到了很艱鉅、很辛苦。所以我們給他的分量有感覺。」

慈濟幾十年來所做的,哪裡有災,「藍天白雲」就出現在那裡去付出、去投入。「所以把握這個因緣,我們大家的愛心共同,所以力量投入,讓大家眼睛看到、耳朵聽到、心感受到了,這叫做慈濟。慈濟人間菩薩這樣付出,所以師父感恩。」

上人要人人盤點生命的價值,「生命空過了,沒有價值。師父都會再告訴大家,享福消福,不要只想要坐著享受,享福享久也會盡。我們生活要生活得好,所以我們要發心立願,要造福,為人間多造福。」

圖左 :2024年6月23日在臺中靜思堂舉辦的「大愛人間 幸福人生」講座,共有五千人參加,講經堂座無虛席,連國議廳也滿座。[攝影者:陳麗雪]
圖右 :2024年6月23日在臺中靜思堂舉辦的「大愛人間 幸福人生」講座,連一樓福慧廳都坐滿人潮,全球共有兩千五百多條線,十六個國家地區線上聆聽。[攝影者:陳麗雪]
圖左 :羅明憲說,「因為有慈濟,有上人,讓我有機會到外蒙古去,從此改變我的生命,也是我生命很好的轉變。」[攝影者:楊凱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