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廢棄安全帽變成花盆 「荒城」環保展生機

廢棄安全帽變成花盆 「荒城」環保展生機

E-mail 列印
台中大里社區兒童親子成長班一百五十三位親子和志工,11月21日上午到台中縣大肚鄉蔗廍村立全社區參訪,該社區從幾近荒蕪的廢墟,經居民齊心做環保,從當初只有七位環保志工,現今已有八十九位,社區內的佈置有廢棄安全帽變成花盆、寶特瓶化身風車等,可見居民用心打造溫馨又環保的「模範社區」!

在台中縣大肚鄉立全社區,頂頂廢棄安全帽變成花盆,開出美麗朵朵花妝點街道。[攝影者:徐金生]
早冬的暖陽,照得大里社區兒童親子成長班一百五十三位親子和志工個個精神奕奕,11月21日深度化的戶外教學,上午見證台中縣大肚鄉蔗廍村立全社區,從幾近荒蕪的廢墟,經 居民齊心做「環保」,打造「模範社區」,下午至慈濟東大園區,親子體驗環保實做,尋找園區回收布置之美。

◎轉東北季風為能源 營造「風車之鄉」

「一鄉一特色」,立全社區位於大肚山上,秋冬季節東北季風強盛,「風」成了可利用資源,經學者專家的指導,將廢棄物回收再造風車,利用風力發電,社區居民營造「風車之 鄉」。

三十年前,建商蓋了一半的社區倒閉,社區淹沒在雜草裡像座荒城。慈濟志工陳達成也是社區住戶,二十年前成立環保義工隊。他憶及:「證嚴法師推動慈濟志工落實社區,當時覺得 這髒亂的社區實在可惜,於是帶入慈濟人文,環境結合環保,人人齊心,社區煥然一新,當初只有七位環保志工,現今也一生無量增至八十九位。」

四輛遊覽車魚貫轉入田間巷道,映入眼簾的是居民用廢棄瓷磚拼貼創作出來的景觀牆,一段又一段總長百來米,圖案包括當地紅土產出的甘蔗、番薯,有夫妻同展心心相印的宣示,有 孩子童趣BB彈的流星圖……一方磚盡如扉頁經典豐富不已。在陳文程、陳達成兄弟及王文君小姐的引導下步入街道,人人驚喜於頂頂廢棄安全帽變成花盆,開出美麗朵朵花妝點街 道。寶特瓶化身風車,迎風轉,歡迎到訪的嘉賓。

回收的打包帶和吸管再利用。親子們認真聽著當地志工洪淑玲講解,跟隨步驟仔細剪著、穿著,一隻隻打包帶製成的熱帶魚、吸管做成的章魚鮮活了起來。穿梭在其中協助陳威序與陳 威全兄弟,是淑玲的兒子、目前國一的威序,他善體人意的表示:「媽媽最大場曾教六百人,做志工服務,不會耽誤功課,反而是件快樂的事。」淑玲說:「小飾品大家都喜歡,透過 環保回收物DIY教學,可以跟十方大德結好緣,何樂而不為?」

「哇!涼亭燈亮了,太酷了!」踩著發電腳踏車的勇氣三陳沛聞與林宗儒,驚呼連連。課堂搬至田園裡,家庭廢水集中處理再利用,讓缺水的立全社區有了一畝畝良田。廚餘菜渣化腐 朽為神奇成為有機液肥和堆肥,滋養了株株菜苗果樹,茄子、A菜、長年菜、草莓、蘿蔔……餐桌上的佳餚還原本來的樣貌,孩子們不由自主地由口感轉為觸感。學習熱情的林芳如 說:「吃到有機的蕃茄又香又甜。」

遠方如釘床般支支倒插於田中的植物更是吸睛,陳文程帶大夥一解疑惑,「是黑芝麻,好香喔!」社區居民看見大家臉上的驚奇,拔起三株贈送家長,大自然的體驗讓親子收穫滿滿。 毅力二張天馨口齒清晰的說著:「社區居民動頭腦做美化,讓原本經濟不好的社區進步了。」吳秋萍媽媽感動的說:「看到立全社區居民用心的經營環境,真是感動。每天吃黑芝麻, 現在才認識它,今天幸運得到一株,希望成熟時能和大家分享。」

◎到「慈濟後花園」 學習回收布置美 

伴隨著芝麻香、泥香,來到了素有「慈濟後花園」之稱的東大園區,午齋後,志工洪美麗和詹玉英帶領大家尋找東大之美。

和風陣陣吹,錦屏藤氣根隨風搖擺,一雙雙輕撫氣根的手也隨之擺動,走在文化走廊饒富詩意。洪美麗說明園區內八成的建築材料是九二一大愛屋拆解回收所組合,但處處見巧思,如 文化走廊加長屋簷,風可對流,坐在佛堂中不吹風扇,即可感受清風吹拂,雅緻的竹子與梨樹枝取代鋼硬的鐵架,回收的竹簾成了書軒天花板,更顯與自然結合的人文特質。

「捐的人造福,買的人植福」,玉英師姊智慧語。只見「大愛惜福百貨公司」回收物品琳瑯滿目,美麗師姊拿著一件件未拆價格牌子的衣服問孩子:「買東西時,是想要才買,還是需 要才買?看看這件衣服,主人連牌子都沒拆,因此只是想要,而非需要,就變浪費了。」師姊提醒孩子們,下次買玩具時務必想清楚是需要才購買。

靜思書軒值班志工邱金梅談到:「東大園區不僅回收物品,還回收『人』,像我肢體障礙,未走入慈濟前,最大作用就是打牌,贏錢沒事,輸錢就想辦法跟先生吵架;如今在書軒值 班,化無用為有用,為不打砸慈濟招牌,回家對先生皆笑顏以對,先生刮目相看,也受證了。」

來到環保站中,戴上口罩、手套,親子體驗環保實做。「茶、果汁類,要清洗!」「你分錯了!」「這瓶怎麼發霉了,好髒喔!」孩子們相互提醒要用心;一旁「嗶嗶啵啵」萬馬奔騰 般的聲響,是眾孩童高興踩著寶特瓶,連家長也不落人後。

林芳如說:「飲料喝完了,可加水唰唰再喝下去,也要提醒媽媽,醬油等調味料亦可加水唰唰炒菜,如此瓶子就乾淨了。」常喝飲料的楊月雲說出她的秘訣:「忍不住想喝飲料時,還 是會去買,但我都自己帶瓶子去,除了做環保,也可省錢。」

笑稱是「老外(三餐老是在外)」的黃冠豪爸爸談到:「自己平時就有把寶特瓶壓扁的習慣,但更要帶動家人一起做,如此能減輕環保志工的負擔,效益更大。」志工蔡春蘭分享一位 醫師的「竹筒減重法」即:「當有購買慾望時,將錢投入竹筒,如此一來,不但不增胖,還能做善事。」

一天的體驗,透過彼此分享,令人更加深刻,運用智慧的立全社區居民及東大園區志工,對人、對事、對大地虔誠以待,「能源自給,資源永續,環境親和」,造就出令人意想不到的 非凡社區。 .

圖左 : 在台中縣大肚鄉立全社區,當地志工洪淑玲環保DIY教學,以打包帶製成熱帶魚、吸管做成章魚。[攝影者:徐金生]
圖右 : 在慈濟東大園區,志工詹玉英介紹「穀倉」猶如現代冰箱,存放食物不易潮溼,可防止老鼠入內偷吃,足見先民的智慧。[攝影者:許竹宜]

圖左 : 在台中縣大肚鄉立全社區,田中的植物吸睛,大家驚訝說:「原來是黑芝麻,好香喔![攝影者:許竹宜]
圖右 : 在慈濟東大園區,一旁「嗶嗶啵啵」高興踩著扁寶特瓶,蕭媄云認真數著五十支為一籃。[攝影者:許竹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