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枯枝落葉玩拼圖 親子樂與自然共生息

枯枝落葉玩拼圖 親子樂與自然共生息

E-mail 列印
「我好喜歡大自然,大自然真的好奇妙!」11月27日是選舉的日子,台中市東南區親子成長班一行三百多人,遠離喧囂吵雜的都市,來到苗栗三義慈濟茶園,進行活潑的分站活動,靜心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觀察落葉的形狀,如何與昆蟲相處,玩「大自然拼圖」遊戲,讓小朋友大呼過癮!

善解隊學員玩「大地拼圖」遊戲,就地取材認真合心協力創造出「保護老樹」為主題的作品。[攝影者:吳麗玲]
慈濟茶園親子班戶外教學活動結束的隔天,志工分享她國小二年級的女兒在日記的結尾寫著:「……我好喜歡大自然,大自然真的好奇妙!」

11月27日是選舉的日子,台中市東南區親子成長班一行三百多人,遠離喧囂吵雜的都市,來到苗栗三義慈濟茶園,藉此洗滌多日來,經歷選戰鞭炮及高音喇叭吵雜而疲憊不堪的心 靈。

慈濟山海拔四百九十五公尺,沿著木板鋪設的階梯步道,兩旁盡是油桐與相思樹,盡頭則是一片佔地廣達三十公頃的茶園及樹林。沒有農藥的汙染、沒有人為的破壞,生態物種相當的 豐富。

◎天地是孩子們的大課堂

一下遊覽車,大家被耀眼的陽光照得睜不開眼睛;踩著柏油路往上走,經過兩旁整齊的商店,此時人聲鼎沸,親子班的隊伍也在人群中被打亂,隨即來到一片平坦的廣場稍作休息。

眼前的廣場是熱鬧與寧靜的臨界點;跨出水泥地,腳下踩的是泥土與落葉,頭頂上陽光已被兩旁濃密的樹葉篩成零碎的光點。

親子班十五個小隊有一百三十四個學員,加上家長、老師及工作人員共三百二十七人;大家井然有序地走在步道上不發一語,原來,一踏入步道就是課程的開始──闖進「入山禁語」 第一關,不講話才能靜心地觀察周遭環境與聆聽大自然的音籟。

行到轉彎處,佘玫霓老師在第二站的「用心聽」等候學員:「剛剛上山的途中聽到甚麼聲音?」佘老師笑容滿面地問。孩子們難掩興奮地回答:「鳥叫聲!」「樹葉聲!」「走路 聲!」……平常很內向也很少開口的智慧隊林弈萱,平日都是要媽媽代言,今天她顯得特別開心地回答:「聽到師姑的心跳聲!」讓在旁的志工及家長好感動!

弈萱的媽媽蔡松靜,看到親子班的孩子與女兒良善的互動時,感動地說:「弈萱學習及表達能力較弱,別人說的話她無法理解,她講的話都是片斷的,需要耐心去聽、組合起來才知道 她要表達的意思;在學校跟同學互動不好,常被排擠,我覺得親子班的同學較有愛心跟耐心,希望她來成長營能跟同學培養良好的互動,因為在這裡有些知識是學校學不到的。親子班 的孩子會帶她一起做活動,像剛才活動結束時要搬椅子,就有一個較高大的小女孩幫忙拿,看了真的很感動!」

「在弈萱的成長過程中,我必須一直陪在她身邊,做她的代言人,來此希望女兒自己能夠學習成長獨立。」松靜滿懷希望地表示。

孩子們已按捺不住好動好奇的本性,邊跑邊發出驚叫聲:「你看有好多蕨類!」隨著大人越來越大的喘息聲,雀躍的同學們腳步愈踩越快,往第三關飛奔。站主郭美芳給學員三分鐘的 時間,就地尋找三種以上不同的落葉,孩子們用雙手努力地在泥土與落葉間搜尋各式各樣的葉子。

「這片尖尖地跟針一樣」、「這片是圓的」,孩子們圍繞在站主美芳的身旁興奮地展示自己找到的葉子;一片片不起眼的落葉,頓時成了孩子們闖關的寶物,此時童稚天真的笑聲在林 間迴盪飄揚著……

◎精力充沛如出籠的小鳥

在相思樹林下輕鬆地用完午餐,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四處探索。木製的溜滑梯上,孩子開心地玩著「鬼抓人」遊戲;無數的蚱蜢隨著孩子划過草叢的腳步,驚得四處流竄,一隻躲在枯草 叢裡的茶色大蚱蜢,雖然有了保護色,仍逃不過孩子的視線,一旁的志工隨機逗教,提醒孩子不要傷害昆蟲。

茶山的後方除了大片茶樹、生態池外,還有無患子的樹苗穿插其間,豐富的生態讓孩子捨不得離開。喜捨隊的學員張祐銨、馬鈺棋、紀佑儒都是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在親子班成了莫逆 之交,也常被身旁的小昆蟲吸引而跟不上隊伍。

生態導覽時,進入後方茶園不遠處,一隻茶色的大螳螂停在無患子的樹梢,引起了學員及家長圍觀,隨後到達的鈺棋驚呼:「很難得看到茶色的大螳螂!」慎重地對著螳螂說:「你要 等我一下哦!」徵得隊輔媽媽的同意,馬上跑回休息處拿相機幫大螳螂拍了好多張特寫照片。鈺棋滿足地說:「我很喜歡昆蟲,這些照片都是要珍藏的寶貝。」

祐銨隨身帶著筆記本,三義的慈濟志工彭廣銘師兄進行生態導覽時,祐銨用心地聽講做筆記。馬鈺棋接過張祐銨的筆記本,畫上生態池邊茶樹上結網的彩色大蜘蛛,以及茶樹間自由自 在跳動的蚱蜢。紀祐儒則在同本筆記畫上茶樹的葉子及不知名的昆蟲,孩子們學習用自己的方法探索大自然,同儕間更成了彼此的善知識。

有了對自然的認識還不夠,要讓孩子親身體驗──大自然對人類的重要。郭美芳老師帶學員玩「大自然拼圖」的遊戲;各隊先討論設計圖形,然後就地取材以掉落的樹皮、葉子、樹枝 等為素材,不能摘取活的植物,共同完成一幅圖畫。

孩子們用心認真,合心協力的情形,美得像一幅畫;即使褲子、鞋子沾滿了黃土也沒人在意。孩子的想像力也在無拘無束的空間獲得釋放;不管是用樹葉、樹枝拼成的獨角仙,或是用 樹皮、落葉組合成的梅花鹿、房子,都是孩子們純真的寫照。

慈濟教聯會老師們用心巧思;以天地為教室,以萬物為教材,讓孩子學習與大自然共生息,更從遊戲中體驗感受萬物存在的價值! .

圖左 : 11月27日,台中市東南區親子班來到慈濟三義茶園,教聯會老師們用心巧思,以天地為教室,以萬物為教材,讓孩子學習與大自然共生息。[攝影者:劉建汎 ]
圖右 : 闖關進攻山頂的「用心做」關卡,合心隊隊輔媽媽柯秀珠(右一)與童美貞(右二)在通關前再次示範複習,希望順利通過關卡。[攝影者:吳麗玲]

圖左 : 教學組佘玫霓老師(左二)在第二站的「用心聽」等候學員:「剛剛上山的途中聽到甚麼聲音?」並請學員與家長靜心聆聽大地之聲,說出聽到的十種不同的聲音。[攝影者:蔡素玲 ]
圖右 : 東南社區親子成長班前往苗栗三義慈濟茶園,進行戶外教學活動,當地志工彭廣銘師兄(圖左中)作生態導覽及茶園介紹。[攝影者:劉建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