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懺悔法門如淨水 洗淨垢穢見藍天

懺悔法門如淨水 洗淨垢穢見藍天

E-mail 列印
「貧窮就會讓人瞧不起!」台中大雅區的慈濟志工陳淑芬,年幼時經常聽到媽媽這樣告誡她。由於家境貧困,時常遭受鄰居欺侮和輕視,讓淑芬小小年紀就立下志願要當個小太妹,以 「你兇,我要比你更兇!」的心態來捍衛家庭。

◎無明束縛難解脫 行入經藏解迷茫

這樣的成長背景,造就了淑芬孤僻、自卑的性格,也使她在婚後與婆婆的關係經常處於不調和的狀態。淑芬慢慢變得不愛說話,甚至出現幻聽現象。她說:「當時看到的天空都是灰色 的,心中非常痛苦,所以常將所有瞋恨、忿怒不平,都發洩在先生的身上。」身心已被憂鬱症束縛的她,經常獨自佇立在家中樓頂發呆,想一躍而下的衝動也時常盤旋在她的腦海中。

慈濟志工張貴珠師姊是淑芬的親阿姨,擔憂外甥女的偏激思想會傷害到自己,因此多年來貴珠不斷的給予關懷,也經常用上人的法語來引導她。「個性是妳自己養成的,妳能養成它, 就有辦法改變它。」這句話點醒了迷茫的淑芬。

在貴珠的引介下,淑芬進入慈濟大愛媽媽團隊,每星期進入校園為小朋友說故事,也因此和同為大愛媽媽的林素菊結下深厚的友誼。素菊本身也曾受憂鬱症所苦,對淑芬不安的情緒最 能感同身受,於是她邀約淑芬一同參加社區《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而貴珠也鼓勵淑芬把握入經藏的機會,藉由大懺悔,才有化解累生累世惡因惡緣的機會,並且去除心中的煩 惱。

◎懺文滌心垢 悔教家人承壓力

讀書會共修時,當淑芬唱誦著懺文裡「暴躁習性常傷人…」時,過去的無明習氣、嗔恨心,一幕幕在腦海中重現。她驚覺自己暴躁的脾氣,不只傷害自己,更嚇壞了身邊最親近的人。 尤其是想到就讀國中二年級的獨子黃奕誠,自小就承受著媽媽病發時的壓力,更讓淑芬內咎得淚流滿面。

回想自己過去對週遭的一切總是抱持負面、悲觀的想法,淑芬忽然發現,一個不快樂的媽媽,要如何教出一個正常的孩子?為了孩子,她決定要勇敢走出來。藉由這次經藏演繹的因 緣,淑芬帶著兒子一起加入排演的行列,希望孩子能與大眾廣結善緣。

其實早在入經藏前,奕誠在學校就以午餐訂素食便當的具體行動來愛護地球,培養慈悲心。如今母子倆一同入經藏,行齋戒,先生還提議全家一起吃素來護持淑芬,令她感動萬分,深 覺今後更要扮演好妻子和媽媽的角色。

◎不畏艱難勤排練 母子同享法喜

頻繁的經藏演繹排練是幸福,也是辛苦。C組妙音種子王建國擔心奕誠的課業受影響,原打算安排他到「輕安區」唱誦弘法。奕誠知道後難過地哭了,因為他認為入經藏能像媽媽一樣 為大家付出一份力量,很有意義,況且學習妙音演繹的過程也很開心,現在要他中途放棄實在不捨。

奕誠表示:懺文歌詞白話易懂,入經藏後,經過多次的彩排,已經能熟記經文。而且以前上課時,只要身旁一有雜音就會馬上分心,現在則比較有專注力,不容易被外界吸引了。

瞭解奕誠想繼續留在C組妙音的決心後,淑芬便和王建國師兄商量,讓奕誠繼續留在妙音組,她叮嚀奕誠要以嚴謹和恭敬的心來面對經藏演繹,才能通過菩薩的考驗。

其實淑芬與奕誠的親子關係也曾陷入無法溝通的窘境,沒想到入經藏後,奕誠做錯事不但會自我反省,還會對她懺悔:「媽媽,我脾氣不好,跟媽媽頂撞,對不起。」孩子在短時間內 成長這麼多,變得這麼懂事,讓淑芬非常訝異。

上人曾說:「懺是洗滌我們的心,洗淨錯誤的人生。」淑芬從經藏演繹中,讓經文妙法洗去心中的無明煩惱,而志工不斷的鼓勵,也讓她的負面情緒逐漸減少,每當她的心情又陷入低 潮時,就會聆聽上人的法語,讓自己的心情沉澱、放鬆下來。而對淑芬的轉變最感開心的莫過於她的先生了,因為他不需再時時刻刻擔心太太發脾氣或想不開了。

◎蛻變 舞向藍天

曾經,淑芬聽著王建國師兄鼓勵大家說:「當我們改變自己的習氣後,就能蛻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時,心中充滿懷疑:「我真的能改變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嗎?」而現在,淑芬臉上 充滿自信的笑容,她不但要認真做慈濟,對未來更充滿著希望。

「遠處的天空不再灰暗,而是漂亮的淺藍色。」在淑芬堅定的語氣中,彷彿看見一隻蛻變後的蝴蝶翩翩飛舞人間。 .

圖左 : 黃亦誠﹝前﹞入經藏後,經過多次的彩排,已經能熟記經文。而且以前上課時,只要身旁一有雜音就會馬上分心,現在則比較有專注力,不容易被外界吸引了。[攝影者:陳榮豐]
圖右 : 陳淑芬﹝右﹞從經藏演繹中,讓經文妙法洗去心中的無明煩惱,也讓她的負面情緒逐漸減少。[攝影者:陳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