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環保家家酒 不一樣的兒童節

環保家家酒 不一樣的兒童節

E-mail 列印
「不打鐘、不背書包、不穿制服、沒有功課。」,這三「不」一「沒有」是今年臺中市政府送給小學生們的兒童節禮物。大雅區陽明國小的師長們在開會後,一致決定邀請慈濟大雅區 的大愛媽媽來協助規劃活動內容,在4月3日的兒童節前夕,為全校師生舉辦環保推廣活動,學習「樸實愛地球,大家一起GO!GO!GO!。」

慈濟志工謝佩佩說出她規劃本次活動內容的想法:「上人正在提倡『八分飽零廚餘』,所以我們想到,將活動分成「省水大作戰」、「新食器時代」、「八分飽二分助人好」三大站, 用攻站的方式,引導每個孩子懂得知福、惜福,更要將「零廚餘」的理念帶入校園,讓學童們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也很感恩學校以蔬食午餐來配合這次的活動。」

◎虛擬早餐造垃圾 腦力激盪思環保

相信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曾經玩過辦家家酒,在《新食器時代》這一站,大愛媽媽特地從環保站搬來許多回收的容器,以辦家家酒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從遊戲中來學習:由大愛媽媽扮演 的早餐店老闆,免費招待小朋友吃早餐,三明治、漢堡、豆漿……琳瑯滿目的「虛擬早餐」任君挑選。

點餐完畢後,大愛媽媽請每位學童計算自己所點的早餐,在沒有攜帶環保餐具的情況下製造出多少垃圾,孩子們在一番細數之後,才驚覺光是一份早餐至少就產生了兩種垃圾,甚至有 人高達七種,若集合大家這一餐所累積的垃圾量則更可觀。大家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讓垃圾減量?「攜帶環保餐具」、「資源回收再利用」、「垃圾清洗後再回收」…..,孩子們你一 言我一語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還承諾要愛護地球,做個環保小尖兵。

校園另外一角,志工在陰涼的菩提樹下,以淺顯易懂的環保十指口訣:「瓶瓶罐罐紙電一三五七」來教小朋友認識生活中各種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分類方法,同時建立環保精質化,清淨 在源頭的觀念。此外,大愛媽媽們也展示出由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利用回收資源所製造的行李箱、衣服、背心、圍巾等產品,孩子們在驚嘆之餘,仍忍不住要問:「真的嗎?真的嗎?」 就連老師們也都覺得不可思議!

◎珍惜水資源 撇步大公開

省水大作戰,是每一位地球公民都需要學習的功課。站主王文櫻、王利文及鄭秀枝三位志工將十一種如何省水、節水的題目,藉由丟骰子玩大富翁遊戲的方式讓小朋友們腦力激盪,提 出日常生活中的省水方法。

別看孩子們年紀小,對於如何節水,他們可都說得頭頭是道呢!廖于嬅說:「把水龍頭關緊,洗手的水集中起來可以拖地;拖地的水再拿去澆花。」林子翔同學也說:「洗米水用途很 多,可以去油污,而且洗米水具有黏性,可補鍋子破損的小洞。」他透露:健康教育課時,老師也曾在課程中教導環境保護的重要。

地球溫室效應,造成氣候乾旱,水荒嚴重,很多地方用水困難,我們身在台灣,有水當思無水之苦。鄭秀枝師姊與孩子們分享:「我每天都當作我只剩下一桶水可用,因為我們是個缺 水的國家。」她更補充了許多省水小撇步,如:淋浴比盆浴省水、手搓肥皂時關上水龍頭、馬桶水箱加裝省水裝置、使用有省水標章的洗衣機、刷牙的時候水不要一直開著……林林總 總的妙方,讓小朋友了解省水、惜水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而是人人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

◎飢荒影片不可置信 零廚餘觀念植心田

而在二樓的多媒體中心,「八分飽,兩分助人好」這一站也帶給這些幸福的孩子們一場心靈的震撼教育。在「廚餘桶的秘密」短片中,孩子們發現:當自己對著餐桌上豐盛的食物東挑 西揀後依舊食不下嚥時,在世界的另一端卻每五秒鐘就有兩名孩童餓死,自己平日隨手丟棄浪費的食物,經過換算每年竟能多養活四十二億的飢民。

更令孩子們無法置信的,是另一部紀錄短片:「一盤炸雞」。年輕貌美的小姐們在速食店用過餐後,剩餘的食物全進了廚餘桶。一名中年男子仔細在廚餘桶中翻尋,將部分廚餘裝進一 個小袋子裡,畫面一轉,袋子裡的廚餘成了男子家中餐桌上孩子們期待的佳餚……

「如果你們的爸爸帶著這樣的食物回家,你要吃嗎?」站主何曉玲師姊問。孩子們的頭搖得像波浪鼓似的,「才不要呢!」「那是廚餘耶!」「吃了會生病吧!」大家七嘴八舌的紛紛 發表自己的感言。站主也藉機告訴孩子們,地球資源在日益頻仍的天災中不斷耗損,因此每一種資源都更顯珍貴。平日用餐時八分飽最健康,另外兩分用來助人更好,而這也是知福、 惜福、再造福的最佳展現。

◎學童收穫滿滿 校長身教示範

五年級的廖信宇同學在活動後分享了滿滿的心得:「我對八分飽二分助人好的這一站印象最深刻,世界上每五秒就有兩個人因飢餓而死亡,我覺得他們很可憐!」「在省水大作戰的這 一站,我也學到可以用兩段式馬桶或是把寶特瓶放在馬桶裡面,這樣可以省很多水,也可以省金錢;而且洗蔬菜和洗澡的水也可以拿來沖馬桶和澆花,重複利用;我也學到買東西要自 備購物袋,出門要帶環保餐具。我們小朋友也可以省電、省水、不吃肉;只要少用一度電、少用一度水,就可以減少很多碳排量,這樣就會讓地球更好。」

聽到孩子們的分享,教務主任蕭翠惠女士說:「讓我最感動的是信宇,他在校是個比較需要讓老師花心思的孩子,但是他可以在剛剛的訪談中侃侃而談,包括節能小撇步,省水省電講 得那麼仔細,我覺得這樣就夠了,活動目的已經達到了。希望藉由他們身體力行,再去影響身旁的人,而不是一昧的只知道享受,這也是我們辦這個活動的主要目的。」

許建仁老師認為:「在兒童節前夕,學校安排這樣的活動對小朋友的意義非常重大,他們從活動及影片當中知道整個地球資源在逐漸消失枯竭,更可貴的是,他們知道往後可以怎麼回 收,從自己本身做起,善用資源,為地球付出一點心力。」

在活動的尾聲,黃建通校長除了感恩大愛媽媽指導小朋友節能減碳愛地球的方法之外,也和小朋友分享他環保愛地球的方法:「校長不用免洗餐具,不管是外出做客或是到小吃店買飯 菜,我總是自己帶碗筷,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少用一個免洗餐具,我們的地球就更乾淨一點。在家裡,洗菜洗碗的水我會用來澆花,希望大家也都能從日常生活做起,節能減碳愛地球, 讓地球的未來更美好。」

圖左 : 站主爸爸蘇學正以淺顯易懂的環保十指口訣,教小朋友學習環保分類,同時建立了環保精質化,清淨在源頭的觀念。[攝影者:林銀珍]
圖右 : 「八分飽,兩分助人好」這一站帶給這些幸福的孩子們一場心靈的震撼教育。[攝影者:林銀珍]
圖 : 校長黃建通希望大家,從日常生活節能減碳愛地球,讓地球未來更美好。[攝影者:陳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