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9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志工接受考驗  呈現浴佛主題

志工接受考驗  呈現浴佛主題

E-mail 列印
為了迎接五月九日,中區慈濟戶外浴佛大典,五月三日慈濟志工進駐「台中市惠中路一段七期夏綠地」活動預定地,緊鑼密鼓進行場地整理規劃和設定地標的前置作業。負責窗口沈國福表示,時間雖然緊迫,但願意克服突破所有現場可能遇到的狀況。志工勇於承擔,圓滿殊勝活動,將佛法的美好傳遞出去,凝聚大家的善心與善行。

測量中志工一手拉線、一手拉捲尺,才能讓定點位子的距離、寬度和長度更準確。[攝影者:劉本介 ]
報答佛恩、親恩和眾生恩,全球慈濟人於五月九日同步展開二○一○年浴佛慶典大會。中區戶外浴佛大典預訂於上午九點到十點半,在「台中市惠中路一段七期夏綠地」舉行,預計將 有萬人蒞臨會場共襄盛舉。

承擔場地布置窗口沈國福表示,半個月前才決定今年要顯現的圖騰,慈濟蓮花LOGO和菩提葉;「菩提大道直」是今年主題,又說,時間逼緊,只有短短的兩星期,要重新歸零,重 新改變和規劃,確實是「考驗」。

從丈量到釘設所有標兵位置,預計用四個工作天完成。五月七日浴佛台送至現場裝設,五月八日各相關功能團隊進行現場、花卉、音效等布置擺設,如此緊鑼密鼓用心布置,期待隆重 莊嚴的浴佛節慶祝大典在五月九日順利舉行。

每天預定七十位男眾志工,共同承擔場地規劃和設置。今天(五月三日)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除了六十二位男眾志工開始進駐浴佛場地,進行四大區塊之釘設地標工作,另外分別有 西屯區和中西區香積志工準備茶點和中餐之補給。

沈國福再表示,半個月前勘查現場時,先在中心點設定記號,但是今天怎麼突然不見了,一群人在現場,怎麼找就是看不到。原先的標記在那裡?時間三十分鐘過了,沈國福心想: 「這樣不對,今天才要開始,還要面對五月九日大活動,這是馬虎不得的。」

「吃水果拜樹頭」,沈國福看見男眾志工陸續報到現場,心中即時起了念頭,帶領大家用最虔誠的心問候:「感恩大地,成就志工為接引眾生,在此敲打做前置工作。」並以最虔誠心 合掌祈禱:「祈求十方諸佛菩薩保佑,讓五月九日浴佛大慶典順暢圓滿。」

「禮」敬諸佛、一切眾生,果然心誠則靈,不到幾分鐘後,「中心點」很明顯被看到了。現場不約而同「哇!」一聲,大家鬆了一口氣,有人心中感覺納悶、有人沈默思索著、有 人……。

大場地的規劃和布置,不是幾個人可以完成的,也不是有人參與就好。從二○○八年五月十日,慈濟臺中新會所動土暨戶外浴佛慶典至今已經第四年,參與所有統籌規劃和場地布置, 沈國福總是承擔重任。他說,人員務必要提前邀約,才能讓大家在時間上做安排和配合。最好平時就有儲備固定班底,比如有經驗曾經參與者、時間上可以配合者,這些都要做到事前 的考量及邀約。倘若每天進出工作人員都不同,在時間、進度及默契,將大大影響現場工作進度。

參與志工有來自藥劑師、水泥工、企業老闆、土木技術師等等。眼看大家不怕累,一次次反覆拉線測量,從中心點的長度和距離,蓮花、菩提葉的寬度、和長度。從前面第一位到三十 位,尤其中間第十五和第十六位是主要標位。若位置不準所有圖騰也變樣,旁邊第一位到十九位測量歪斜隊形也將走樣。

志工們,先用不同顏色的塑膠帶綁住約十公分左右的鐵釘,再打三個固定的結成為標釘。志工們,一邊測量一邊將標釘往草地上釘下標示位置,讓彩排工作人員在走位的進退都能很明 顯而且順暢。這種細膩又煩瑣的布置施工,也讓參與者能彼此從中建立了配合的共識和默契。

志工蘇文暉表示,早在幾天前就接受沈國福的邀約,內心感動受到團隊的重視。從事空調工作的他,知道事情的急迫和重要性,立即向老闆請假。老闆二話不說,特別准予「無數天」 休假,讓蘇文暉全心全力「配合到底」。蘇文暉以連續幾年來參與經驗,將帶著其他志工每天投入,圓滿現場相關前置作業。

從事夜間郵務工作的志工莊昌盛,則利用每天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投入會場工作。莊昌盛說,晚上下班回到家的時間約十二點,這時間還沒上床休息大有人在,根本不會影響睡眠和休 息,何況在慈濟的活動需要投入如此龐大人力一年中並不多。平時除了上班就是忙於志業,只要白天有勤務或活動,莊昌盛幾乎可以配合,並守住他專長的音控工作。

距離活動時間還有時日,但是志工們如臨莊嚴法會般,謹慎用心在每一環節,期許圓滿莊嚴的浴佛大典,將佛法的美好傳遞出去,凝聚大家的善心與善行。

圖左 : 惠中路一段、市政北三路口七期夏綠地,未布置前的場地。[攝影者:劉本介 ]
圖右 : 承擔場地布置和規劃窗口沈國福師兄(中),正與夥伴們在商討今天工作的細節。[攝影者:劉本介 ]

圖左 : 用往年回收的鐵釘重新使用,幾位志工正忙碌著綁標釘的工作。[攝影者:劉本介 ]
圖右 : 連續幾年參與布置經驗的蘇文暉(右)和莊昌盛(左),兩人用過去的經驗在做切磋。[攝影者:劉本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