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塑膠袋回收防水患 環保實作妙方法

塑膠袋回收防水患 環保實作妙方法

E-mail 列印
近日因為太平洋高壓、西南氣流和梅雨鋒面各種勢力相互影響,連日豪雨,造成大臺北地區,高雄、屏東各地淹水災情,環保局清潔人員,清理水溝時發現,溝渠內都是塑膠袋、電線 及垃圾堵塞,造成排水不良,上人慈示,塑膠袋回收不值錢,但是慈濟人為了大地,與居家安全就要回收塑膠袋。

有鑒於此次災情,6月15日下午三點,臺中北區慈濟志工和社區民眾,一起學習塑膠袋分類,環保幹事羅美蓉師姊,將各種塑膠袋按照製造成分分類成四種,詳細為大家說明:「平 時在超商花錢購買的購物袋是屬於環保袋,由石灰和聚乙烯製成;輕便雨衣、花袋、水果袋等是由聚乙烯製成;衛生紙袋及水果套子、襯衫袋等是由聚丙烯製成,以上三類都是可回收 的塑膠袋,另外有些肉品類的包裝袋、餅乾袋等,成分為聚氯乙烯,在高溫下的燃燒過程會是放出有毒氣體,所以是不可回收的塑膠袋。」

聽完美蓉的講解,大家有初步概念後,開始把回收回來的塑膠袋做分類,大家在做的過程中,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美蓉師姊都會一再的教導。在飯店擔任副總的李昱臻,這幾個星期 到福音環保教育站做環保後,覺得心情變輕鬆,她表示:「在工作之餘,能做環保為所居住的地球盡一份力,覺得很高興,很感謝老闆疼惜我們的心,也謝謝張江素師姊的接引,我們 才有機會跟慈濟人一起學習。」

平常不懂得垃圾分類的湯蓓雯,家中的垃圾都直接放到一般垃圾車,因為副總和總經理的邀約,本著來做做看的心境跟來,幾次之後,她分享說:「我學會分類各種瓶子和塑膠袋,以 前我都不做垃圾分類,實在很慚愧,現在我會教家人如何做分類了,家人也覺得做分類減少垃圾量,讓物資再利用很好。」蓓雯和同事們把清洗乾淨的寶特瓶,踩扁後,一一裝入袋, 越做越歡喜。

複合式災難起緣於人的貪欲,濫砍伐山林,山坡地的大量開發,當豪雨來臨,就會造成土石流,生命、財產受毀傷。上人開示:「最重要,就是要撫平人心,唯有人心這一股力量,可 以緩和天地之間的災難,總而言之,我們要時時戒慎虔誠,來祈禱天下無災無難。」

面對資源耗竭,物價上漲時期,希望人人回歸簡樸生活,臺中北區慈濟志工,持續在社區及各公司行號呼籲「素食八分飽 兩分助人好」,在飯店擔任總廚的李秀甘聽過張江素師姊的 分享,了解到素食的料理也可以做得很美味可口,在公司開始推廣素食,不儘獲得副總及總經理的支持外,越來越多的房客也認同,她很高興的說:「認識你們,我學為如何做素食料 理,做環保不但學會垃圾分類,還學到零廚餘概念,在公司我會盡力做到零廚餘,非常感謝你們。」李秀甘用心做素食料理,現在公司同仁一日最少一餐素食。

防範災情發生,人人有責,唯有從日常生活克勤、克儉,敬天愛地護生靈,以愛建構心靈堡壘,遠離貪、瞋、癡,才能防災止惡,聚福緣。

圖左 : 聽完環保幹事的講解,社區里民有初步概念後,開始把回收回來的塑膠袋、寶特瓶做分類。[攝影者:洪素琴]
圖右 : 湯蓓雯(左一)和同事們把清洗乾淨的寶特瓶踩扁後,一一裝入袋,越做越歡喜。[攝影者:洪素琴]

圖左 : 在飯店擔任總廚的李秀甘(左二)說:「認識慈濟我學會如何做素食料理、學會垃圾分類,還學到零廚餘概念,在公司我會盡力做到零廚餘。」 [攝影者:洪素琴]
圖右 : 在飯店擔任副總的李昱臻(右一)說在工作之餘能做環保,為所居住的地球盡一份力,覺得很高興,知道如何分類更懂得要惜福。[攝影者:洪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