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志同道合勤精進 有愛相隨慈濟路

志同道合勤精進 有愛相隨慈濟路

E-mail 列印
南屯二區二十一位培訓委員慈誠,7月8日午後,於俊美永春共修處二樓,舉行2012年茶敘座談會。其中三位都因2011年參與《水懺》因緣,共同發願行走慈濟人間路。並學 習靜心思考,除習氣、去我執,化阻力為助力。學習做中學學中覺,體悟上人的法,為群眾付出。

賴明坤師兄上臺分享著,記得小時候,因貪吃而偷拿了媽媽的一百元,除了罰跪外,另加一頓竹筍炒肉絲,從此不敢逾矩。父母用嚴厲的懲罰,戒除了他的貪念。

從知道慈濟以來,一直非常認同。在太太邀約下,一起加入行善的行列不遲疑。2011年參與入經藏之後,真正體會到因果循環。賴明坤認為等遇到無常再做,就來不及了。

培訓到現在,收穫最多的就是「感恩與感動。」尤其訪視中,他看到關懷戶有因病而貧、因貧而困苦。賴明坤體會自己是很幸福的人。他此後將自我鞭策「見苦知福、惜福更要造 福。」

年輕氣盛開車貪快,常常忘了遵守交通規則,是自己最該要改進的地方。每一個言行舉止都代表著慈濟,不能不謹慎啊!賴明坤發願恪守慈濟人的戒律。

有家人的支持,然而,事業、家業、志業該如何取得平衡,是他目前最需要學習的,慈濟路步步踏實分秒不空過,更是賴明坤的願力。

郭春美師姊,每憶起父親往生告別式當天,慈濟人親切藹然的對待家屬。那種莊嚴的道氣、溫暖與慈悲的眼神、雙手合十恭敬虔誠的態度,讓她永刻銘心。郭春美當下發願要成為慈濟 人,希望有緣為群生付出。

因投入環保,而走入慈濟的郭春美,家中有媽媽、弟弟、弟媳,都因環保而不缺席。更因2011年,參與《水懺》經藏演繹之後,了解經文的意義。唯有參與培訓拉近距離,才能更 進一步深入慈濟,了解上人的法,將法入己心、法入於行。

慈濟四大志業:慈善、教育、醫療、人文。郭春美常頂著大太陽除草、扛著重重的水桶與茶桶跑上跑下服務人群;當醫療志工幫忙送檢體、推病患、膚慰關懷,她藉由每一個當下投入 體會。

郭春美慶幸自己是有福報的人,一路走來有家人的支持與相伴。她珍惜與慈濟的因緣,佛法難聞今已聞,名師難得今已得。遠離妄想與執著,讓心燈明亮,慧命就增長,她自我期許 著。

媽媽是環保志工、妹妹是人文真善美志工。湯智筠師姊常聽妹妹分享參與志工的點滴及當下付出無所求又充滿法喜。2011年參與經藏妙音組後,就決心要行走慈濟委員培訓之路 了。

原本認為慈濟只是一個慈善團體,捐捐錢就好。深入慈濟之後,才了解慈濟立足臺灣,卻是宏觀天下,哪裡有災難慈濟人就出現在那裡。

過程中,更深入慈濟志業,越做心就越歡喜,感受到原來付出之後,真正受益的人是自己。遇到逆境時湯智筠善用上人的法:「處順境時用無常觀,處逆境時用因緣觀,轉念、善解是 最好的排解方法;在慈濟過於平順就不算是修行,凡事能解開心懷,挑戰逆境才能增上緣。」

茶會中每位學員都認同,旣得人身聞佛法,就該把握當下,恆持剎那,鞭策自己,懂得放下才能結更多的善緣,讓自己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決定它 的寬度。成為別人的貴人,讓有限的生命做無限的延伸,生命因為在慈濟付出而彰顯價值。

合心關懷組長呂清音師姊,期許培訓委員和慈誠們,要像僧人求法「一缽行千里。」每個人都是一顆善的種子,要讓它發芽、成長、茁壯,慈濟十戒是護身符、保護膜,時時警惕自 己、愛惜自己。

圖左 : 合心關懷組長呂清音師姊,期許培訓委員和慈誠們,每個人都是一顆善的種子,要讓它發芽、成長、茁壯,慈濟十戒是護身符、保護膜,時時警惕自己、愛惜自己。[攝影者:許載福]
圖右 : 培訓慈誠賴明坤表示,從培訓到現在,收穫最多的就是「感恩與感動。」體會到自己是很幸福的人,他此後將自我鞭策「知福、惜福,更要造福。」[攝影者:許載福]